[中图分类号]K0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332(2018)02-0025-14 辽金元史学,古今学人独重金。清代学者赵翼说:“金记注官最得职。”①现有研究成果曾论及金代史官,并对各类史官作了统计。然重新检核、梳理文献,发现有关统计多遗漏,②金代史官类品、才学、德性与思想等情况还未明了。金代修史机构有三:国史院、记注院和著作局。史官系统有二:纂修与记注。国史纂修官有:国史监修、修国史、同修国史、国史院编修官、修《辽史》刊修官、国史院书写、检阅官等;记注官则有:修起居注、修日历之著作官,即著作郎、著作佐郎等。本文将对金朝史官加以分类考出,按时间排列,对史官群体作出清理与总结,以观察有金一代史官制度前后之变化,寻绎金代史学何以兴盛之根本原因。 一、国史监修制度之强化 大臣监修始于北魏,至北齐产生宰相监修。宰相监修与史馆修史相伴而生,至唐代形成定制。唐宋宰相监修多为副相,金代沿承唐宋监修制度,然监修者多为首相,大都是皇帝特别信任的近亲近支皇族、贵要。监修对皇帝皆忠贞不二,忠实贯彻皇帝意志,把修史与皇权紧密联系在一起。金代监修,通常情况为一人,特殊时期才有两位宰相“同监修国史”的现象。史籍所见国史监修十五人: 完颜宗干 女真族,太祖子,海陵王之父。天眷二年(1139),进太师,封梁宋国王,监修国史,③金代首位监修。 萧仲恭 契丹族。“性恭谨,动有礼节。”天眷二年(1139),帮助熙宗挫败政敌,巩固了皇位。“皇统初,封兰陵郡王,授世袭猛安,进拜平章政事,同监修国史,封济王。”④ 完颜宗弼 女真族,太祖第四子,名兀术,即《说岳全传》所称“金兀术”。皇统二年(1142),兼监修国史。⑤宗弼以尚书左丞相、兼侍中、太保、都元帅的身份监修国史,皇统八年(1148)进《太祖实录》二十卷。 完颜宗贤 女真族。皇统四年(1141),“进拜太保、左丞相,监修国史……进太师,领三省事,兼都元帅,监修国史。”⑥ 完颜勖 女真族,穆宗第五子。“好学问,国人呼为秀才。”宗翰等陷汴梁,受宋帝降。勖奉旨劳军,“宗翰等问其所欲。曰:‘惟好书耳。’载数车而还。”皇统元年(1138)进呈所撰《祖宗实录》三卷。“俄同监修国史,进拜平章政事。”“能以契丹字为诗文,凡游宴有可言者,辄作诗以见意。”七年(1147),“进拜左丞相,兼侍中,监修如故。八年,奏上《太祖实录》二十卷。”“海陵篡立……封秦汉国王,领三省、监修如故。”⑦ 萧裕 奚族。因帮助海陵谋篡受宠幸,天德二年(1150)七月,“为平章政事、监修国史。旧制,首相监修国史,海陵以命裕,谓裕曰:‘太祖以神武受命,丰功茂烈光于四海,恐史官有遗逸,故以命卿。’”⑧实欲借国史修纂使其篡立合法化。 纥石烈良弼 女真族,本名娄室,完颜希尹学生,“学希尹之业者,称为第一。”“时人为之语曰:‘前有谷神,后有娄室。’”谷神为完颜希尹之本名。世宗大定六年(1166)十一月,“进拜右丞相,监修国史。世宗谓良弼曰:‘海陵时,记注皆不完。人君善恶,为万世劝戒,记注遗逸,后世何观?其令史官旁求书之。”良弼监修,进呈《太宗实录》。大定八年(1168)“进拜右丞相,监修国史如故。”⑨又进《睿宗实录》,监修《世宗起居注》。 完颜守道 女真族,完颜希尹之孙。“以祖谷神功,擢应奉翰林文字。”⑩大定十四年(1174)“十二月戊寅,以平章政事完颜守道为右丞相。”(11)《金史》本传曰:“迁右丞相,监修国史……(大定)二十年,修《熙宗实录》成,帝因谓曰:‘卿祖谷神,行事有未当者,尚不为隐,见卿直笔也。’”自大定十四年至二十年,守道监修国史。 徒单克宁 女真族,完颜希尹之外孙,“善骑射,有勇略,通女真、契丹字。”大定二十七年(1187)四月,“以(左)丞相监修国史。上问史事,奏曰:‘臣闻古者人君不观史,愿陛下勿观。’上曰:‘朕岂欲观此?深知史事不详,故问之耳。’”(12) 夹谷清臣 女真族。明昌四月(1193)正月“辛未,以平章政事夹谷清臣为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八月“辛亥,国史院进《世宗实录》。”六年四月“庚辰,以尚书右丞相夹谷清臣为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密国公。”(13) 完颜襄 女真族。承安元年(1196)九月“辛巳,以右丞相襄为左丞相,监修国史,封常山郡王。”三年“十一月丁酉,枢密使兼平章政事襄至自军,癸卯,以为尚书左丞相,监修国史。”(14)至四年,职如故。其监修自承安元年至四年。 徒单镒 女真族。“颖悟绝伦,甫七岁,习女真字……通契丹大小字及汉字,该习经史。”大定十三年(1173)八月,以首届女真进士科及第。历国子助教、国史院编修官、兼修起居注、翰林待制、右司员外郎等官。明昌元年(1190),“拜参知政事,兼修国史。”二年,“进尚书右丞,修史如故。”大安三年(1211)十一月,“征拜尚书右丞相,监修国史。”(15) 纥石烈执中 女真族,本名胡沙虎。崇庆二年(1213)八月,发动兵变,杀卫绍王,立宣宗。九月,宣宗即位,“拜执中太师、尚书令、都元帅、监修国史,封泽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