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现实困境与路径选择

作 者:

作者简介:
车树林(1991- ),男,江苏连云港人,南京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研究生,南京财经大学经济学院讲师。江苏 南京 210093;研究方向为文化产业经济学;王琼(1993- ),女,江苏泰州人,供职于交通银行泰州分行。江苏 泰州 225310;研究方向为文化金融政策。

原文出处:
南京财经大学学报

内容提要:

文化产业是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具有鲜明的演进特征。当前,中国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文化产权制度不够明晰、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现行文化产业管理体制不顺、财政政策支持文化产业力度不足等问题。“新常态”下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需要积极应对并妥善处理文化产业市场主体的培育、文化产业供给制度的创新、政府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多元化文化产业投融资体系的构建等关键问题。为此,应该努力探寻文化产业制度创新路径,具体包括加强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顶层设计、采取自下而上的文化产业制度创新方式、明晰文化产业制度创新的实施主体、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法规体系、构建统一开放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建立健全文化产业投融资体制机制等。


期刊代号:G01
分类名称:文化创意产业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049(2018)03-0101-08

       作为推动城市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型的新动力,文化产业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的增长点。政府在“十三五”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到2020年,文化产业要成长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而据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教授的测算,要想实现此目标,文化产业每年的增长率至少要达到15%以上。从图1可以看出,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为3.08万亿元,比2015年增长13.03%,低于上一时期的13.40%,且增速还有进一步下滑的趋势,加之中国现在已进入了以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为基本特征的“新常态”,在这样的情形下,文化产业要想以超常态方式来发展,实现每年15%的增速目标,根据经济学中的内生增长理论,除了需要依靠创意、技术进步和资本积累之外,还必须有完善的制度环境、有效的制度安排和实施机制。只有建立并不断完善文化产业制度,大力推动文化产业制度变迁和创新,才能为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

      

       图1 2008-2016年中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及增长率

       一、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演进历程

       与人力、资本、技术等要素一样,制度也是经济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1]。健全的文化产业制度是推动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重要支撑和保障。而作为一种重要的制度安排,文化产业制度的发展演变也必然遵循制度变迁的一般原理。改革开放后,中国开始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文化产业体制改革也随之推进。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过程曲折,历经了多个阶段,借鉴蒋冬青[2]、王克明[3]的研究成果,本文将其概括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萌芽阶段(1978至1992年)

       1978至1992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萌芽阶段。在该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制度供给整体较为滞后,政府没有充分认识到文化的产业属性,忽略了其经济功能,而过于强调其意识形态功能,所以,管制是该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主要基调。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随后提出“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调节为辅”的经济发展方针,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逐渐转向市场经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带动下,文化体制改革也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纲的文化范式。而中国文化产业开始萌芽的正式标志是1979年广州第一家音乐茶座的开设,在此之后,各种类型的经营性文化场所在中国各大城市竞相涌现,基层文化单位也纷纷加入了改革探索的道路中。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开始转型,并遵循着先“从下至上”,再“从上至下”的路径选择。1988年,“文化市场”的概念在《关于加强文化市场管理工作的通知》文件中第一次被文化部明确提出,1989年,国务院又批准设立文化市场管理局。但直到1992年,“文化产业”一词才逐渐被中国政府主管部门所认可和接受,进而在国内普及开来。

       (二)起步阶段(1993至2001年)

       1993至2001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起步阶段。在该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建设步入了规范化发展阶段,政府开始主动地运用制度来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1992年党的十四大召开,将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推进一个新的阶段。通过改革的不断深化,对外开放的持续扩大,为中国文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并充分激发中国文化产业发展的活力,一定程度上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起到了良好推动作用。1996年党的十四届六中全会针对文化体制改革提出了适合文化发展的任务和方针,同时强调改革要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积极作用,提高国民对文化体制改革的认知水平。1998年,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理和服务,文化部在政府机构改革中设置文化产业司。2000年10月,十五届五中全会对“文化产业”概念的首次提出,反映了文化具有的产业属性,标志着中国对文化产业及其地位的认可,推动文化体制改革向纵深拓展。这段时期,虽然我国文化产业制度建设取得了较快进步,但是仍明显受到传统文化管理体制的制约。

       (三)发展阶段(2002至2008年)

       2002至2008年,是中国文化产业的发展阶段。2002年,对于文化产业发展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党的十六大报告首次对“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进行了划分,并要求必须始终把发展先进文化贯彻落实到发展文化事业以及文化产业的具体行动中,要始终坚持社会效益为主、经济效益为辅的原则,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新时代。为此,党中央在2003年还专门成立了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专门负责文化体制改革试点的相关工作。2005年中共中央及国务院确立文化产业“两个体系、两个格局”的发展目标,对中国文化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提出了相应意见,并细化了文化体制的相关政策。2007年,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被明确提出。这一时期,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既带来了改革实践的重大突破,也完善了文化体制改革的理论体系。此外,文化产业法制建设在这一阶段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正好迎合了文化体制改革的需求。

       (四)深化阶段(2009年至今)

       2009年至今,是中国文化产业的深化阶段。扶持是该阶段中国文化产业制度变迁的主要基调,为此,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扶持文化产业的发展。2009年7月,《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的出台,标志着文化产业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性产业,它是中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的专项规划。2010年10月,推动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在十二五规划中被首次提出。2013年9月,随着《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在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通过,建立健全现代文化市场体系逐渐成为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的主题。这一阶段,为了有效配合文化产业成为支柱性产业的目标,中国的文化产业立法和文化产业政策不断走向深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