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智强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通讯地址:100015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原文出处:
外语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提要:音节在描写音系现象和揭示音系过程的音理方面有重要的作用,它已成为SPE以后生成音系学的主要对象之一。本文首先介绍音节理论地位的确立和关于音节结构的各种观点,然后分析并比较有序规则说和连续模板映射说两种音节组构理论,最后讨论决定音节组构的因素,如响度顺序原则和韵律允准原则,以及它们同音节组构理论的关系。

      关键词:音节,生成音系学

      0.引言

      音节是一种重要的语音描写单位,生成音系学以前的各种音系学理论对音节在语音分析中的作用都给予充分肯定(见Anderson 1985;Fischer-Jφrgensen 1995)。1968年,Chomsky和Halle合著的《英语音系》(The Sound Pattern of English,简称SPE)刊行于世,它全面阐述了生成音系学的经典理论。可是,SPE的理论体系不承认音节是音系结构的表达单位,认为它在音系过程中的作用可以由音段(segment)取代。SPE对音节的这种处理主要是为了在描写充分的基础上求得体系的简洁。然而,一些语言学家立即指出其不足之处(如Fudge 1969;Hooper 1972等)。生成派的音系学家经过后来的研究也逐渐认识到音节是理解音系结构必不可少的基本概念。

      不过,要对音节的本质作出科学的解释并非易事。语音学家曾经试图从不同的角度给音节下定义,皆因反例的存在而不能令人满意,因此目前尚无一致意见(Ladefoged 1982)。音节的概念不易把握,恐怕主要有以下三点原因:第一,音节结构不是一个具体的声音,它是用来表征一种语音系统的韵律结构的一个抽象单位,所以很难找到跟音节有直接对应关系的语音相关物;第二,每个语言都有自己特有的音节结构,不同语言音节的语音形式差别很大,这一点只需比较一下英语和汉语的音节结构就很清楚;第三,把音段序列组合成音节的过程可能会发生在比较抽象的音系底层,一些表层现象常常会干扰对底层结构的认识(Kenstowicz 1994)。

      音系学家并不深究音节的语音性质,而是更重视它的音系功能。音系学家普遍认为,音节是根据语音的响度(sonority)组织音段成分的音系单位(Blevins 1995:207)。

      1.音节的理论地位的确立

      音节在生成音系学中理论地位的确立,首先应归功于D.Kahn 1976年在MIT所作的博士论文。他以英语为例,从三个方面论述了音节在描写音系过程中的作用。

      (1)音节是许多音系规则和语音配列制约条件(phonotactic constraints)的作用域。例如,A[t[?]]lantic中的前一个[t]和a[t[h]]rocious中的[t]发音方法并不一样,前者带喉塞动作,后者要送气。借助音节的概念很容易解释二者的差异:atrocious中的[tr]是合格的音节首音(onset),在音节划分时归入首音;而Atlantic中[tl]不能充当音节首音,[tl]不可能同属一个音节,音节的界限必然落在[tl]中间,[t]属于前音节的尾音(coda),[l]属于后音节的首音。两个词的音节划分是[At.lan.tic]和[a.tro.cious]。对它们分别施用首音送气和尾音喉塞规则就可以派生出[t]的两个变体。从音节划分的角度看,位于词中的[tr]和[tl]的不同在词首亦有反映:以#tr为词首音丛的词汇项是合格的,以#tl为词首音丛的词汇项是不存在的。假如[tl]不在词首出现仅仅被视为一条词形制约条件,那么就无法说明词首音丛的分布情况和词中音丛的语音变化之间有什么联系。

      (2)引入音节能够增强音系规则的概括力,同时简化规则的表述。上例表明,有了音节的概念,表面上似乎毫不相干的分别涉及词首和词中音丛的音系过程得到了统一的解释,从而使描述这一过程的音系规则的理论概括力大大加强,表述形式也得到简化。

      (3)有些音系过程的发生实际上是为了保证音段序列能够全部被组合进音节结构。以增音现象为例。

      因此,没有音节的概念,很难理解音系规则为什么会把本不存在的元音插进音段序列的某个特定位置。

      另外,韵律规则的制定也往往以音节为基础,英语的词重音交替模式就是根据音节数目和音节类型(轻音节还是重音节)确定的。

      Kahn的论文(1976)令原先对音节抱怀疑态度的人也不得不承认它在音系理论中的地位(Goldsmith 1990:104)。进入80年代以后,生成音系学的音节理论逐步确立起来,先后提出了很多分析音节结构的新概念和新方法,这些概念和方法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发展之中。

      2.音节结构

      Kahn(1976)把自主音段音系学提出的音段特征和声调特征分属不同音层(tier)的思想(Goldsmith 1976)用于分析音节结构。他认为音节并非如早期音系学理论所说的(e.g.Hooper 1972)是包含在音节界限之间的音段序列,而是独立于音段的自主单位,音节序列和音段序列按自主音段的方式联结起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