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针对人的思想“只有在语言的材料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的观点,从三个方面提出质疑:一是它对大量现象无法解释。如聋哑人没有语言,但不能说他们没有思维。二是在理论上也是说不通。三是本身自相矛盾。如果没有语言就没有思维,恐怕世界至今仍是一无所知。本文认为思维先于语言。 关键词 语言 思维 幼儿 聋哑人 中图分类号 H0 语言是由词汇和语法构成的系统。思维是一种高级、复杂的认识活动,是人脑对客观现实进行间接和概括的反映。对于二者的关系,学界一直看法不一。斯大林说过:“不论人的头脑中会产生什么样的思想,以及这些思想在什么时候产生,它们只有在语言的材料的基础上、在语言的术语和词句的基础上才能产生和存在。”(斯大林《论语言学的几个问题》)这就是说,一个正常的人,不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可能脱离语言材料进行思维。自从斯大林这样规定了语言和思维的关系后,在国际语言学论坛上大都沿用这种说法。还有人说:“没有思维就没有语言,没有语言,思维也不存在”(朱星《语言学概括论》)。我认为上述说法颇有不妥,在此谈一点看法。 首先,这种说法与事实相悖。 婴儿在发展语言之前,智慧、思维就已发展起来。“儿童先有意识、思想,然后有语言。在儿童学会语言前已经开始用手势、面部表情、哭声等表达许多要求。”(杨智《思维与语言谁先谁后》)科学实验证明,儿童在没有掌握甚至根本不理解物体的名称前,就能将图片上的各种衣服、植物或器具等按其类别归类。这种依据事物本质特征进行的概括是没有借助语言来进行的。 聋哑人没有语言,但不能说他们没有思维。从小就聋者长大定哑,因为其获得语言的自然通道受阻,陷入不能说话的境地。他们虽然没有语言,但“具有和一般人同样的大脑,并且进行着生活和社会活动。在一定程度上,他们大脑皮质中的第二信号系统也在逐渐形成而不失掉,他们的思维并不局限在第一信号系统范围以内,他们的大脑还是能发挥作用的。”(许威汉《论聋哑人的语言与思维》)这就是聋哑人具有思维的道理。在日常生活中观察聋哑人,可发现许多进行思维活动的例子。如看到天阴了,即可作出将会下雨的判断;看到夜里刮北风,也能推知明天气温会下降;做了好事或错事心里也会感到高兴或痛苦……这些都是聋哑人具有思维活动的表现。任铁平先生谈到聋哑人思维问题时说:“没有受过聋哑教育的聋哑人能同正常人一样从事劳动,还知道多劳多得,可知是具备理性认识的,如果聋哑人没有理性认识,譬如说不知道对形状不同的无数种树进行抽象概括,他们就不可能会表达‘树’这个概念的某种符号。”有人认为聋哑人只可以建立具体事物的概念,而要建立抽象概念就很难了。既然能建立具体事物的概念,就能建立抽象的概念,因抽象概念与具体事物概念之间并没有绝对的鸿沟,具体概念的获得也必须经过抽象概括。由此看来,我们不能否认聋哑人具有抽象思维。 沉思默想时的思维,一般说来是有语言参与的,人们把这时的语言称为“无声语言”,但是,并非在默想时一刻也不能离开语言。如人们入睡前总爱回忆一下一天的工作,称之为“过电影”。这种“过电影”过的是否全是词句和术语而没有直观形象呢?当回忆事物时,脑海里先显现出所忆事物的直观形象,然后才能忆起事物的名称等。譬如,白天读了一本书,回忆时是先想起所读书的直观形状——颜色、封面图案、厚薄、新旧等,然后才能忆起书的名称及内容。既然如此,如果我们认为思维一刻也不能离开语言,我们就无法解释在脑海的荧光屏上映现的种种人物风貌、样样景物的色彩,还有那电灯石火般稍纵即逝的难以形容的细节。 艺术家的思维(指形象思维)与沉思默想时的思维是相似的。过去有人认为根本不存在形象思维,今天看来,这显然是不对的。如果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处处用语言思维,那么,像《文赋》中描写的“精鹜八极,心游万仞”的现象是难以理解的。科学证明:人的大脑左半球掌握抽象思维,右半球掌握感性思维,在正常情况下两半球是密切配合的,它们的配合正如人的左、右手配合工作一样。这就给没有语言的思维提供了理论根据。艺术家的创作实践也反映了思维和语言脱节的现象。如古人写作寻词觅句时常是“用笔不灵看燕舞,行句无序赏花开”(李商隐《闲游》),就连大诗人陶渊明也会“欲辩已忘言”!假使思维一刻也不能脱离语言,那么,语言和思维就会一对一地配合得好,写作时就不会出现搜索枯肠、面壁苦吟的局面了。思想、感情在找到最恰当的词句表达前,存在于头脑中的正是那种没有定形的东西——时隐时现的模糊不清的东西,要想恰当地把它们用语言表达出来,要选择合适的词句是需要下一番苦功夫的。 另外,日常生活中也有许多思维与语言脱节的例子。如久别重逢的朋友,往往因为丰富的情感在刹那间不能用语言表达而相视无言。再如,当看了一本小说后,感到写得很好。可是,要让你讲讲好在什么地方,往往不能把体会圆满地用语言表达出来。诸如此类的例子很多。 其次,关于语言和思维不能脱离的说法在理论上也是讲不通的。 在语言产生以前人类就具有思维了。人类的祖先类人猿起初是在丛林中生活的,由于环境的改变,后来就挪到平地上居住下来。为了适应新的环境,就开始了创造生活的劳动。由于这种劳动,各个社会成员之间相处的机会增多了,彼此就产生了复杂的感情。在劳动过程中也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知识,这些知识需要交流,直到彼此之间有什么东西非说不可的时候,就产生了语言。恩格斯曾经说过:“首先是劳动,然后是同劳动一起产生的语言。”由上述可知,语言产生前确实已开始了劳动。劳动是人类利用工具进行的有意志有目的的活动。人们在从事劳动之前不可能不知道劳动干什么,会得到什么好处。当他们撒种子时就能想象到将有多倍的收获,否则,他们是不会拿能吃的东西扔在地下的。这说明劳动时人们是具有了相当高的意识能力,亦即有了思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