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汉语中的名物,非随心所欲加之。而是名之于实,各有义类,应用之器,亦各有指归。因此,本文通过对刘熙《释名》中探源术语、词族面貌及其声训概况三个方面进行例析与归纳,旨在展现该书在中国语言学史上的独特价值。 关键词 语源学 探源术语 词族面貌 声训概况 “一种观念的发生必伴以另一种与它相似的或相反的观念发生,或伴以另一种在过去经验中曾经与它一道出现的观念的发生”[①]。借用来说明语言现象,那就是新词的出现,必然会借助于已有的全民语言,具体地说,是借助于原初语词(即基本词汇中的根词部分)。因此,前世名是后世名产生的基础,后世名必须以前世名为凭借。人们在最初命名时,也必有心理文化上的凭借,这一点先秦的荀子在他的《正名篇》中早有论述[②],只不过被后来的人们忽视了。为什么人们将未理之玉与未屠之鼠皆称为璞[③]这说明人们命名时往往忽略对象本身的某些特性,而主要依据主体的感觉体验,感觉相通,其命名也就相同或相近,在汉语词汇中,很多同名的两种事物本质上是没有相同之处的,而是人们的心灵体验把它们联系到一起,因此作为一种客观事物见之于主观认识的东西——名物是有源可寻的。 季汉刘熙运用声训对“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的名物作了深入的探究,写成了中国语言学史上第一部名物探源性质的专著,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其功不可灭。他在自序中宣称:“名之于实,各有义类,百姓日称而不知其所以之意,故撰天地、阴阳、四时、邦国、都鄙、车服、丧纪、下及民庶应用之器,论叙指归”[④]。在对1502事的名物进行得名之由来的探索中形成了一套专门的探源术语,从这些术语中我们可以窥见先民的一些命名原则;对他全书1547条声训中的同训、互训、递训作声训系联,能揭示出大量的词族关系。由此可见《释名》在中国语言学史上具有特殊的价值。 一、《释名》探源术语的归纳分析 1、言……,……之言,例: 三日不生,生者成服曰縗,縗,摧也,言伤摧也:(二十七) 奏,邹也,邹,狭小之言也。(十九) 此类术语指出释词与被释词音义相通所在。在全书中运用最广,除了一些需要特别指明得名的凭借条件和原因外,一般多采用这类术语。 2、“因以名之”,“故以为名”,“故因以为名”,“故曰……”例: 并州,并,兼并也,其州或并或设,故因以为名也。(七) 履,以足履之,因以名之也。(九) 南阳,在中国之南而居阳地,故以为名也。(七) 此类术语旨在说明“得名有因”,或因历史缘故,或因凭借条件,或因地理位置。…… 3、“取×以为名”,“取名于此”,“取其××之义也”例: 兖州,取兖水以为名也。(七) (长妇)植长,禾苗先生曰植,取名于此也。(十一) (城上垣)或名堞,取其重叠之义也。(十七) 此类术语一是指地名命名的凭借,二是指出名称的语象来源,多带有联想,譬况的特征。 4、“随形言之”,“因形而名之”,“就形名之”,“象×之形,因名之”例: 牙,樝楂牙也,随形言之也。(八) 膝头,,团也,因形团而名之也。(八) (铒)兖豫曰溏浃,就形名之也。(十三) 钗,叉也,象叉之形,因名之也。(十五)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物之形状特征,其用例较广,且所释大多信而可征。 5、“以×为之,因以为名”,“以×为之,故曰×”,“因所用为名也”例: 纚,以纚为之,因以为名。(十六) (笙)以匏为之,故曰匏也。(二十二) (盾)以犀皮作之曰犀盾,以木作之曰木盾,皆因所用为名也。(二十三)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构制该物的材料,联想到今天的电灯有别于油灯,钢丝床有别于木床,皆因构制成分之不同而“异名以指异实”[⑤]。 6、“以其饰名之也”,“随所以饰名之也”,例: 翣,有黻,有画,各以其饰名之也。(二十) 金路,玉路,以金玉饰车也,象路,草路,木路各随所以为饰名之也。(二十四) 此类术语,说明物名得名于该物的装饰,有什么样的装饰,就有什么样的名称,对一些兼名说来,大抵如此。 7、“随时用作名也”,“以事名之也”例: 封刀,绞刀,削刀,皆随时用作名也(二十三) (导)或曰栎鬓,以事名之也。(十五)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它的功用,物名得名于功用是古今通行的一种命名原则。 8、“本造者之意”例: (绮)有长命,言长命者:服之使人命长,本造者之意也。(十四) 此类术语指出物名得名于制作者的意愿(实际上是迎合消费者的心理嗜好),在商品经济社会中,制造商广泛利用这一命名原则为自己的商品命名以作广告,如“青春宝”,“百事可乐”、盖与此同类。 9、“以所驾名之也”例: 骡车,羊车,各以所驾名之也。(二十三) 此类术言所指范围较小,然因所驾而命名的原则,在车辆类名词里古今常用,现代的汽车火车之命名类此。 10、“以其色所象言之”例: 缥有碧缥、有天缥、有骨缥,各以色所象言之也。(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