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从钱钟书先生“比喻多边”、“每举一而不及余”的观点出发,先以汉英两种语言中的例句分析同一喻体可能具有的多义性及读者应以立喻者之心为心的必要性;后指出比喻中喻义可能具有的歧义性及其消极和积极的两重作用;最后论述汉民族在“边”的选取上的保守性及其根源,以及改革开放以来比喻思维的日渐开拓。 关键词 比喻,喻体,喻义,改革开放思维 钱钟书先生在《周易正义·归妹》一文中提出了“比喻多边”的命题,他说比喻“复具多边。盖事物一而已,然非止一性一能,遂不限于一功一效,取譬者用心有别,着眼因殊,指同而旨则异……立喻者各取所需,每举一而不及余。”[①] 这里所指的“多边”即指:在比喻的辞格中,喻体虽然相同,但取以为喻的相似点却可以不同。每一个相似点就是喻体的一“边”。不过笔者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钱先生这一定义仅指比喻,但也应当包括“借代”辞格。借代与比喻的相同点是二者均是艺术性的言语引为[②];不同的是:借代中有代无喻,本体与代体相关而不相似;而在比喻中,本体与喻体必须有相似点,至少有相似的氛围[③]。下文把比喻和借代放在一起分析,就是因为它们都具有多边——“每举一而不及余”的特点。比喻(及借代)这种多边性,一可指喻体(或代体)的多义性;二可指喻义(或借代义)的歧义性;三要求作者在立喻或借代时要有独创性。 一、多义性 英汉两大语言都因其喻(代)体的多边性呈现出喻义或借代义的多姿多采性。以水——water为例: 例1.“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他当官的前十几年,是一清如水,可现在,唉!”(葛云:《误区》) 例2.“她对丈夫真可说是情柔似水!”(葛云:《误区》) 例3.She is weak as water.(划线部分为英文成语,例4、5及7亦同) 例4.Her husband is unstable as water. 例5.My sorrow is deep as water. 例6.流光似水。 例7.He spends money as water. 例8.Your tears are all water. 例9.人血不是水。 例10.血浓于水。 例11.当了四十年弥勒佛,没断过香火供奉,又何必突发奇想,当什么包青天?可话又说回来,群众是怎么评论你这纪检委员的?整天拿人家的口水洗脸,你不觉羞杀得慌?倒像抹美容膏一样滋润!告诉你吧,群众的口水早晚得把你淹死!(葛云:《误区》) 以上是同一物质“水”在喻指或代指不同本体时所纷呈的不同异彩:例1是取水的清沏性一“边”;例2所取的是水的柔和性一“边”;例3是取其柔弱性一“边”;例4是取其不稳定一“边”;例5是取其深不可及一“边”;例6着眼的是水的流动迅速;例7着眼的是水价值低廉,勿需珍视,因此整句话深层意义是挥金如土;例8和例9与例7着眼点大同小异;例8的深层意义是你流的眼泪一文不值,因此不值得同情;例9则指人的生命不像水那么不值得珍视——不要滥杀无辜!值得一提的是“人血”是借代“水”,是比喻。短短的5个字竟溶进两个辞格。例10是英语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的汉译,现已为中国人广为使用,指的是同一血统的人总是亲过非同一血统的普通人,可以简化成“亲人总是亲人”、“远亲胜过近客”、“同胞情深”等。“血”字亦是借代,代指同一血统的人;而“水”则同例9中的“水”一样是比喻,喻指关系清淡的普通人。例11两处使用的“口水”与任何东西都谈不上相似点,因此不是比喻而是以“口水”借代唾骂(唾骂时流口水,是以现象代本质)。顺便说一下,“弥勒佛”这一喻体亦有多“边”:常用的包括:(1)胖;(2)笑口常开,没有原则。此处指的显然是后者,与后文的坚持原则,执法如山的“包青天”恰相对照。 按照钱先生的定义,以上11个例子中,同一喻(代)体“水”,有不同的“性”、“能”、“功”、“效”,立喻(代)者从中“各取所需”,从相同的所“指”——喻(代)体——之中生发出不同的“旨”——喻义或借代义。于是,相同的水呈现出“清”、“柔”、“弱”、“不稳定”、“深”、“迅疾”、“廉价”、“清淡”、“唾骂”等多种喻义或借代义。但是,语言的复杂性不限于此。钱钟书先生还谈到比喻多边的极端情况:“比喻之二柄”。他说:“同此事物,援以为喻,或以褒,或以贬,或以喜,或以恶,词气迥异。”[④]其实,不必援用别的例子,仅从上述例中便可看到:例1的“清”,例2的“柔”即昭示出使用者对水的“喜”,是明显的褒义;而例8的“水”喻指一文不值,便显示出立喻者“恶”之的态度,只要稍一思索就能体会出其中的贬义。 但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看到,喻(代)体中的各“边”和“柄”所包含语义的明晰程度又确有参差。有的一望而知,有的则需玩味体会,思而得之。原因何在呢? 20世纪英国文论家瑞查滋在其名著《修辞哲学》中指出:“当我们用突然的、惊人的方式把两个完全不同的东西(这里指的是喻体和本体;如果是借代,则指代体和本体——引者注)放在一起时,最重要的事是努力把这两者结合起来。正因为缺少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所以我们读解时,就必须放进一个关系,这就是诗的力量的主要来源。”(着重号为引者所加)。比喻(或借代)的语义明晰程度有大有小,全依赖是否有“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例1到例5各有“清”、“柔”、weak、unstable、deep这些清晰陈述的中间环节,因此喻体“水”的语义让人一望而知,这是比喻的下乘。这类比喻在西方称为“死喻”(dead metaphor/simile),被人们鄙夷不屑地喻为“吮光了汁水的桔子”(sucked orange)。而例6中的“流光似水”及例7的“花钱如流水”在中国和西方都用得俗滥,毫无创新之意,但因其没有上述“中间环节”,故较前5个比喻略好。例8到例11均不是直露的表述,需要人们在读解时“放进一个关系”,思而得之,显然又优于例5和例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