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序说 编插句式是一种平面网络式的句法结构样式。由于它超越了在语法研究领域一贯占据支配地位的线性结构观念,所以至今还没有哪一种语法体系能够把它包纳进去。我们通过对古代文献语例和现代口语交际的调查,确认这种句式是把至少两个句法同构的短语、单句或者复句作为下位原句同步切分成等数的小节,把每一组同位异形的小节聚合成一个编插层次,把每一组同位同形的小节省略归并成一个合用成分,最后用合用成分(如果有的话)把各个层次串连而成的一个混编的句法结构。在这种混编的句法结构中,处于同一层次上的各个编插小节并不一律跟相邻层次上的每个编插小节都发生结构关系,它们都具有结构上的排他性和回归性,它们只能跟与自己本来属于同一下位原句的处在其他层次上的小节重新组合成线性的原句,而整个编插语句的语义内容则是各个下位原句的语义内容的总和。结构关系在语流形式中的脱节,下位原句的穿插编织,决定了这种句法结构样式的平面网络性质。 这种结构样式的平面网络性质,可以采用独特的记写方式直观地显现出来。顺应任何一个编插语句的语流顺序,把每一个编插层次的各个小切横向排开并且用纵线间隔,把每一个合用成分(如果有的话)单独记写为一行,遇有同一层次的小节换位就用双箭头连线勾倒,遇有衬字就用括号删除,所形成的矩形平面就是该语句的图解形式:逐层逐行连续这个矩形图内的文字而不计删除与勾倒的符号标志,仍是这个语句的语流形式;删除衬字,归正换位,用合用成分(如果有的话)把分布在不同层次上的纵向对位的小节联缀起来,即可获得一个个线性的下位原句。我们已经从对历时的和共时的众多的编插语例的解析与还原中归纳出这种句式的规则系统。它包括编插小节的对称性、合用成分的随遇性、编插的序位性这三条基本规则,以及合用、换位、参差、衬字等四项辅助规则。以规则系统为理论依据的图解方法可用以解析一切编插语句,是对编插句式的运用与解读进行检验与校正的有效手段。 编插句式的发现,是具有几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汉语语法事实对单一的线性结构观念的局限性的否定。传世的最古老的汉语文献即已不乏编插语例,这类语句也早就有古代学者做出过恰如其分的训释。例如《尚书·舜典》:“三载考绩,三考,黜陟幽明。”三国王肃注解说:“三年有成,故以考功。九岁能否幽明有别,黜退其幽者,升进其明者。”又如《诗经·卷阿》:“凤皇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雍雍喈喈。”西汉毛亨《诗传》为“菶菶萋萋,雍雍喈喈”作注说:“梧桐盛也,凤皇鸣也。”都是实证。依王肃、毛亨注说,这两条语例可图解如下: 三考,凤皇鸣矣|梧桐生矣, 黜|陟于彼高冈|于彼朝阳, 幽|明菶菶萋萋←………|………→雍雍喈喈。 前例“三考”以下是一个以“三考”为合用的条件状语的编插曲,它的下位原句是平行的两个动宾短语句:“三考,黜幽;三考,陟明。”后例第二层的两个小切换位,归正之后还原出来的两个下位原句是:“凤皇鸣矣,于彼高冈,雍雍喈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菶菶萋萋。”可见,编插句式是有确定的结构关系可考、有清晰的语义脉络可循的一种句法结构模式。它是汉语语法高度的综合性与严密的分析性的集中体现,而上文所引的注解,所反映的正是这方面的语法知识。 我国古代学者并未把他们关于这种句式的知识概括成书面的规则系统,他们对前代语例的注解只能起到有限的示范作用,并不具有强制的规范效力。编插句式在汉语社会中沿用至今,靠的不是语法著作的指导和语言学家的提倡,而是人人都有的把线性句式与平面句式相互转化的语言能力和建立在这种语言能力基础之上的社会契约。由于这个社会契约没有文本的规定和形式化的标识,它的实现完全依赖言语接受者在语言能力的发挥上与言语行为者心照不宣的互相适应,而一个人的语言能力的发挥有时会受环境和条件的影响,不一定永远是全值的,这就难免偶尔有对古代文献中的编插句式辨认不清或者理解不到位的情况发生。本文对古书及古书注解中关于编插句式的历史疑案分类举例,直接运用图解演示的方法重新论证,希望为古籍整理工作的理论建设,为传统的训诂学从经验走向科学,提供一条新的思路。 二 分论 1、前人不曾把关于编插句式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以致历来学者对古书中被窜乱了的编插语句所做的校与注多带个人经验的色彩而很难彻底地解决问题。运用编插句式的系统理论和图解方法,可以摆脱个人经验的局限,确定问题的症结,有助于提高校注工作的客观性和结论的可靠性。 《论语·季氏》:“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这是从汉代传授下来的孔子的一句治国名言,但却语意不顺,是一个窜乱了的编插句。宋代邢昺《论语疏》觉察到了这个问题,指出:“此应云‘均无寡,安无贫’,而此乃云‘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者,欲见政教均平又须上下和睦,然后国富民多而社稷不倾危,故衍其文耳。”清代俞樾《古书疑义举例·上下两句互误例》则说:“按:‘贫’‘寡’二字传写互易,此本作‘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贫’以财言,‘不均’亦以财言,不均则不如无财矣,故‘不患贫而患不均’也;‘寡’以人言,‘不安’亦以人言,不安则不如无人矣,故‘不患寡而患不安’也。《春秋繁露·度制篇》引孔子曰‘不患贫而患不均’,可据以订正。”俞氏之说如今已被奉为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