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产生原因和理论意义

作者简介:
杨晋毅(执笔) 孙永庆 潘桂英 杨晋毅 河南洛阳工学院中国语文教研室 讲师 471039 孙永庆 河南洛阳工学院工商学院 副教授 471039 潘桂英 河南洛阳工学院德育教研室 副教授 471039

原文出处:
语文研究

内容提要:

洛阳市50年代以来形成的方言区、混合区、普通话区三大城区并立的现象,是中国现代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文化形态的缩影。本文在长期实地观察和大量调查的基础上,研究了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产生背景和具体过程,揭示了新兴工业区产生(或不产生)普通话形态的根本原因。提出了解释东方计划经济国家工业化过程中的语言扩散特点和规律的“跳跃说”和“语言岛屿”理论,分析了洛阳市的五种语言岛屿现象。提出了“跳跃说”和“语言岛屿”理论的六个基本定理。本理论对认识语言发展规律尤其是普通话的发展规律有一定意义。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导言: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典型性

      1.中国20世纪下半叶向现代化前进的过程中,与许多现代民族类似地,出现了一个重要的语言现象:民族标准语——普通话的正式确立和逐步推广。经过近半个世纪的演变,中国逐渐形成了三类语言文化区:①方言区。包括绝大多数县城和广大农村,少数中等城市和大城市的部分城区。②混合区。绝大多数大中城市,都处于普通话和方言混合使用的状态之中。近半个世纪以来,普通话由少到多或由无到有,逐渐渗透到大中城市的大部分城区和各个阶层,并正在取得自己的优势的地位。③普通话区。一部分新兴城市和一些大中城市的个别城区,出现了一些普通话占绝对优势的城区。其主要标志是第二代人或年轻人几乎全部使用普通话作为主要交际语言。大部分年轻人不说或不会说当地方言,总人口中讲当地方言的比例也较低(一般不超过30%)[1]。

      虽然方言在农村将长期存在,但中国城市的整体趋势处在由①→②→③的发展过程中。这一趋势近10年来明显地加快了。

      2.由于洛阳市特殊的地理背景和经济文化因素,上述三类语言文化区50年代以来在洛阳市的三个城区中各自完整而相对独立地生成:①以洛阳方言为主的带有较明显的传统文化特点的老城区;②以普通话为主的带有较明显的现代工业文化特点的涧西区;③处在两城区之间的两类语言文化交相融合的西工区。这三个城区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三类语言文化区的缩影。这三种类型在一个中等城市中各自完整地生成与存在,在全国城市中是罕见的现象。研究这三个城区的语言文化形态及其形成的原因和转变的趋势,对研究中国现代化进程中语言、文化转变的规律,对探索普通话的发展、演变特点,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3.为了研究洛阳市的语言文化形态,我们在1990、1992年两次调查的基础上,于1995年7—9月进行了两个半月的语言文化调查。包括:①20所中小学调查。共调查了40个班级1867名学生,并采用旁听、问路、问事等方法,记录了20所学校校园内学生语言使用情况,每校记录10组累计200组。②洛阳市1‰人口语言文化形态调查。共抽查了20个居民区200户居民。并在每个居民点采用旁听、问路、问事等方法,记录20组居民的自然语言形态,累计记录370组。③三大城区居民籍贯、文化程度调查。通过18个派出所的户籍微机管理系统,统计了52万5947人的籍贯、文化程度等情况,占三城区居民总数的90%以上[2]。④九大厂矿调查。搜集了洛阳市九大厂矿(涧西七大厂、西工棉纺织厂和玻璃厂)以及机车工厂、五七一五厂的厂志、厂史资料,访谈数百人,并通过五个工厂(河南柴油机厂、第一拖拉机厂、洛阳热电厂、棉纺织厂、五七一五厂)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统计了57,608名职工的籍贯、文化程度等情况。⑤三大城区调查。搜集了洛阳市三大城区的区志、文史资料、统计年鉴以及湹河区、郊区的区志和文史资料,洛阳市统计资料、文史资料,访谈数十人。⑥商场、集贸市场、电汽车调查。记录了500余组(人)的语言使用情况。通过这些调查,基本摸清了洛阳市普通话和方言的分布状态。调查结果表明,老城区中小学生河南方言的使用比例高达93%,而涧西区学生则相反,普通话比例高达95.23%;老城区成年人河南方言比例在家中高达97.5%,在社会上则为100%,而涧西区成年人则分别为30%和41%,普通话使用比例高达58.75%和49%(另有10%左右用外省方言)。西工区的比例处在两城区之间,表现出语言混合区的突出特点[3]。

      二、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形成背景和原因

      4.<1>地理背景 洛阳三个城区不同的语言文化形态的形成,与三个城区的地理分布有一定关系。洛阳属带状城市而非团状城市,三大城区由西向东像糖葫芦一样被一条15公里长的中州大道串起。涧西被河床很深(深达10—20米的深沟式U型河床)的涧河隔离在城市西部,仅凭中州桥与西工、老城相通,联系受到很大限制。50年代末在西工建设棉纺织厂,主要考虑之一是解决涧西各大厂职工的婚姻问题,但由于涧河阻隔等因素,这一良好愿望基本未能实现。由于这种地理背景,使涧西区成为独立性很强的一个城区。再加上西工区的隔离作用,涧西工业区与老城区的交互影响很小,使两区的独特个性得以较完整地保存下来。

      <2>经济背景 洛阳市工业区是在中央计划经济背景下利用国家的力量建设起来的国营工业区。第一个五年计划中苏联援建的156个大中型项目,有5个建在洛阳工业区(第一拖拉机厂、轴承厂、矿山机器厂、铜加工厂、柴油机厂)加上热电厂、耐火材料厂,俗称涧西七大厂。1994年发展到29.8万居民,11万产业工人。西工区中央投资建设的大型工厂只有两个(玻璃厂、棉纺织厂),职工2.3万人[4]。其余多为市属的中小型工厂和党政机关。老城区没有中央投资的企业,市属的工厂也极少。洛阳工业区的中央计划经济背景,反映了全中国近半个世纪来工业化建设的重要特点,与欧美、日本各国的市场经济背景下的工业化过程迥然不同。这是产生洛阳市现代语言形态的重要因素。

      5.老城区语言文化形态完整保存的其它因素 由于洛阳市解放后新城区的建设远离老城,工厂大都建在涧西,机关则大都在西工,而使老城区原有的居民成分、文化传统乃至语言形态得以比较完整地保存下来,成为研究传统语言文化的“活化石”,而未像郑州那样因大量机关、工厂、学校的挤插、渗透而发生较大变异。此外,洛阳作为九朝古都,有着较为深厚的文化传统和人文意识,使老城居民能够较顽强地抵御外来语言、文化的侵袭。

      6.西工区语言文化形态形成的原因 西工区处在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文化区的中间,自然而然地形成了两类语言文化交相融合的形态。西工区有两个比较显著的特点:①各种语言形态共生并存,水乳交融、犬牙交错,是三大城区中最为复杂的;有许多有研究价值的“语言岛屿”,是解剖过渡时期语言文化形态的“活标本”;②在传统与现代、方言与普通话相碰撞、相交流、相融合之中,从语言文化的角度看,西工区有一个明显的“此消彼长”的趋势。从60年代到90年代,逐渐由洛阳方言占优势转变为普通话占优势。这是中国现代语言文化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