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与由字母线性排列拼写语词的拼音文字不同,汉字由笔画、偏旁等构件平面组合构成方块式的字形,构字部件在横向和纵向两个坐标上以左右、上下、内外等方式组成二维的图形。因而构件的部位是组字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区别字形的重要手段。就现行规范汉字而言,每个字的构件部位(作为其基本属性之一)是固定的,不容随意改变。 按照第一级构件分析,现行汉字的部位关系可以归纳为左右、上下、包围、框架四种基本类型。[1]据《汉字信息字典》对7785个正字所做的统计,左右结构占64.93%,上下结构占21.17%,包围结构占9.18%,嵌套(框架)结构占0.63%。由此可见,汉字的构件部位有着很强的系统性,左右结构是最主要的组合方式。 现行汉字的部位系统是在历史的演变中形成的,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历时的角度,依据造字法的原则分析汉字的偏旁(除森磊等少数会意字外绝大多数二分),合体字的偏旁部位主要取决于四个因素: 1.偏旁的职能。按照职能,偏旁可以分为形旁和声旁两种。会意字由两个(或以上)形旁组成,形声字由形旁与声旁组成。偏旁的职能决定着它在组成形声字时的取位。同一个偏旁作形旁与作声旁时其部位不同。 土:地堆场坑(作形旁)——吐肚杜牡(作声旁) 足:路跟踢距(作形旁)——促捉浞龊(作声旁) 2.构形习整的要求。汉字构形的特点决定着偏旁的组合要保持字形匀称、整齐、美观。一个偏旁的取位往往受到其自身以及另一个偏旁笔形特征的制约。 3.字形的别异。同样的两个偏旁以不同的部位可以组成不同的字,这时,偏旁的取位主要用以区别字形。 吟——含 怡——怠 羍——美 旰——旱 忡——忠 忘——忙 諅——諆 袌——袍 拲——拱 4.图形理据。在古文字阶段,许多会意字靠图形或偏旁的位置关系显示字义,偏旁的部位取决于构成图形的需要。到了隶楷阶段,这种部位有的得以继承和延续。如“采”字甲骨文中以爪(手)在木上之形表示采摘,“益”字甲骨文以器皿中盛满水之形表示满溢,“杲”以日出在木上表示明亮,“杳”以日落在木下表示幽暗等。后造的会意字如“尖”偏旁部位也反映事物的位置关系。 在上述四个因素中,第三个只对少数字起作用,不是决定偏旁部位的主要因素。第四个因素对图形式会意字的偏旁部位有较大影响。 对会意字来说,除了这个因素之外,其偏旁部位也受到构形匀整的制约。如三个相同偏旁组成的字大都构成“品”字形(森淼磊),以保持字形的平衡、稳重。多数会意字与形声字的部位系统一致,并对形声字的部位产生影响。如“伐”字甲骨文以戈架在人的脖子上之形表示杀伐之义,是图形式的会意字。到战国的简书、盟书中图形分开,变成“人”“戈”两个偏旁,“人”居左、“戈”居右,这与这两个偏旁在形声字中的部位是一致的。“即”字所从的像人跪坐之形的“卩”在《甲骨文编》中31例居右,只有1例居左,小篆统一居右。而在形声字中,“卩”旁绝大多数也居右边(卻卸厀),这不能不说受到会意字的影响。再如会意字“劓”“掃”也分别与“刀”“手”在形声字中的取位一致。本文主要探讨形声字的偏旁部位,对会意字不再涉及。 作为汉字主体的形声字,其偏旁部位主要是前两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 偏旁的职能对部位的决定性影响表现在左形右声是汉字偏旁部位定型统一过程中的主流倾向,成为汉字部位系统的主体。这一系统形成于小篆时期。 在商周古文字里,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非常普遍,形声字尤其如此。在甲骨文中,一个偏旁构字时往往正反相同,左右无别,上下均可。这是人们早已熟知的事实。从西周到春秋战国时期,这种现象虽有所减少,但总体上偏旁部位的变动不居并未根本改变。 小篆在统一字体的同时,也把傍旁部位统一、定型了。原来各种不同的位置组合到小篆中基本上确定为一种。尽管《说文》内部、《说文》与碑刻篆文比较还存在着部位不定的现象(如“和”有“口”居左、居右两种写法,“徒”中“止”可居左下、也可居右下),但这只是局部的,少量的,总体上可以说小篆完成了偏旁部位定型化的进程,从此,汉字建立起相对稳定的部位系统。 偏旁部位的统一主要遵循“左形右声”的原则。原来形旁居上、居下、居右的,到小篆中大都统一于居左。只要翻开《古文字类编》或《汉语古文字字形表》之类的书看一看,这种演变的轨迹便一目了然。如《古文学类编》中“女”部的“妃妹始姓姻嫔婢娥”等37字,在商、周到春秋、战国的各期文字材料中,“女”旁居左、右、上、下不定,在小篆中这些字全部统一为左形右声。“木”部的“杞杜杠松柳柞柏桐格”等也经历了同样的演变历程。 据笔者粗略统计,《说文》形声字中左形右声的有4836个,若按朱骏声《六书爻列》的形声字总数8057个来计算,所占比例为60.01%,在各种部位中具有绝对优势。许多偏旁构成形声字时左形右声的取位占有极高的比例。如“言”部有237个形声字,其中左形右声的有213个。“人”部的229个形声字中,有227个是左形右声。“口”部构成179个形声字,左形右声的有145个。声旁“尞”构成19个形声字,全部是左形右声。声旁“青”构成形声字16个,左形右声的13个。从“召”声的形声字有21个,“召”居右的有20个。 这样,在小篆中,左形右声成为形声字最主要的部位系统。 左右结构符合从左到右的书写习惯,因此成为汉字结构中最主要的一种。而左形右声的取位则与汉字的认识特点有关。 人的视觉范围可分为左右两个视区。左视区受大脑右半球控制,右视区受大脑左半球控制。据国外学者的实验表明,拼音文字(如英文、日文假名)的识别由大脑左半球职掌,即右视区占优势,而汉字的识别主要由大脑的右半球职掌,视觉优势在左视区,象形字和形声字都是如此。[2]可见在认读文字时,左视区主要识别形象的表义字符,右视区主要识别抽象的表音符号。形声字的形旁显示字义的类别,由形及义;声旁揭示字的读音,由形及音。形旁居左、声旁居右正好与左右视区的分工相一致。(因为形声字的声旁本身也是表意的符号,并不等同于拼音的字母,所以形声字同象形字一样也是左视区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