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80年代末开始,我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关于语言和文化等问题的学术讨论,吸引了众多的学者和读者,推动了学术研究的进步和提高。在这场讨论中,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语言理论教研室的伍铁平教授摆事实、讲道理,立场鲜明,从维护学术、坚持真理出发,发表了不少文章,成为这场学术讨论的主角之一。本篇综述力求客观、公正、较全面地展示这场讨论的焦点,以飨读者。 一、语言同文化的关系及文德和学风问题——与申小龙同志的讨论 伍铁平《论语言的比较和文化的比较》[1]指出,申小龙将语言同文化相结合的研究方向“值得鼓励”,但他的著述存在下述缺点:(1)误以为文化语言学是从他那儿诞生的,并不恰当地将他的研究自封为“二十世纪中国语言学的历史转折”;(2)错误地将语言描写同文化语言学对立;(3)错误地提出汉语区别于其他语言的地方是汉语具有所谓“人文性”这一特点;文章指出:人文性通常指的是一种意识形态;语言作为一种表达思想的手段没有阶级性,汉语也无例外,它既可以表达人文性的思想,也可以表达奴隶主的思想、封建思想等一切反人文性的思想,因此说“汉语从形式到表达都浸润着浓厚的人文性”很不科学;申小龙有时将“人文性”解释为“主体意识很强”,伍文详尽地批评了申的这一观点;(4)在进行中外语言和文化的比较时,其大前提是必须澄清,究竟哪些是汉语和汉族文化的特点;伍文指出,申所谈的某些所谓的汉语特点,其实是别的某些语言所共有的。 伍铁平、范俊军《评申小龙部分著述中的若干问题》[2]针对申小龙《中国文化语言学》(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版)等著述,提出了4点意见:(1)反对申“语言决定文化”的观点,认为:“在构成文化的诸要素中,语言并不是最重要、最根本的起决定作用的因素”,“社会实践才是文化形成、发展的根本动因”;“从语言是文化的一个要素的角度来看,文化和语言具有包容关系;从语言表现文化内容的角度来看,语言和文化之间具有形式和内容的关系;因此,不能把语言与文化的关系理解为单向的因果关系或决定与被决定关系”;文章还批评了申的“汉语语流中单位实体的弹性,使人很容易联想到中国毛笔的弹性,……中国筷子的弹性”,“贯通于(汉语)语词、毛笔、筷子的一种文化精神”等说法,指出这种生拉硬曳的论断带有庸俗社会学的性质;(2)申的“文化语言学”的另一缺点是无限制地夸大了中西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差异。申把“具象思维”作为汉民族特有的“思维性格”,同他所说的西方人的抽象思维的“思维性格”对立起来,是不对的;(3)反对申“几乎把所有语言学科乃至某些人文领域的学科和流派都统摄到他的文化语言学之下”;(4)指出申著“引用别人的材料有时不注明出处”,不严格区分语言和文字等缺点和错误;但文章仍“寄厚望于申”,希望他能“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伍铁平《80年以来我国理论语言学的回顾和反思》[3]指出申《语言的文化阐释》(上海知识出版社,1992年)中的严重抄袭行为和“他的不少著述大同小异,甚至整章、整节地从一本书搬到另一本书”;还指出申“肯定性地引用两个青年对他的吹捧:‘我们为拥有马建忠而骄傲,我们也必将为拥有申小龙而骄傲”。该文还批评申认为主题句是他提出来的,并指出,“主题句绝非汉语特有的句型”。 伍铁平《要注意学术研究中的文德和学风问题》[4]根据大量实例,进一步指出《语言的文化阐释》的严重抄袭行为(连错误也照抄)和肆意窜改被他抄袭的著作的行为;文章呼吁“学术研究来不得半点虚假”,要“对学术负责,对读者负责”。 伍铁平、王化鹏《对读者要高度负责——再评申小龙的〈语言的文化阐释〉等著述》[5]列举大量事实,进一步批评申抄袭了38个人(包括伍)的著述和译作(均未注出处),还肆意窜改原作,而且对所引著作不求甚解,将他自己的语言决定论观点强加于他人。文章指出:“申所宣扬的语言决定论的观点完全颠倒了事物的因果关系”。文章还批评了申写作态度极不严肃、乱下结论等错误。 伍铁平《反对在学术著作中弄虚作假》[6]用三万余字的长篇幅全面分析了申小龙的《文化语言学》(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年版)等几本书的重新组装和剽窃行为,指出被剽窃者达40人之多,连被剽窃的著述中的错误也照抄不误。此文引起了学术界和新闻界的重视。《光明日报》主办的《文摘报》1996年6月20日加了小标题“学术界的‘文抄公’可以休矣!”,发表了伍文的摘要。 二、21世纪西方文化是否将让位于东方文化——与季羡林先生的商榷 季羡林《再谈东方文化》[7]认为,“西方形而上学的分析已经快走到穷途末路了,它的对立面东方的寻求整体的综合,必将取而代之”;“以分析为基础的西方文化也将随之衰微,代之而起的必然是以综合为基础的东方文化”,“到了21世纪,三十年河西的西方文化就将逐步让位于三十年河东的东方文化”,“这是不以人们的主观愿望为转移的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文章“续补”部分引用了申小龙《关于中西语言句型文化差异的讨论》[8],认为“文中的一些意见颇符合我对中西文化分歧的看法”。 伍铁平和范俊军在上引《评申小龙部分著述中的若干问题》认为:“西方的语言学著述比中国要多得多,语言研究队伍也强大得多,除开对汉语和中国境内的少数民族语言的研究外,我国的语言科学比西方落后”。申小龙的“当代语言学的钟摆正摆向东方的”观点,“同国内有人说‘到了21世纪,……西方文化将逐步让位于……东方文化’一样,反映了一种大国或者叫做大东方沙文主义思想。我们万万不可因批判要将中国全盘西化的观点错误就提倡将世界全盘东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