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论威篇》有一段关于法令威严的议论,原文如下: “古之至兵,民之重令也。重乎天下,贵乎天子。其藏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不可摇荡,物莫之能动。” 从本段文意来看,“深痛”二字分别承接前二句。“深”是说“藏于民心”的程度,“痛”则言“捷于肌肤”的感受。正因为藏之深、捷之痛,所以能执守坚固(即“执固”)。这几句话的意思大约可晓,但“捷”字之义颇为费解。东汉高诱的注说:“捷,养也”。在古书旧注中,训“捷”为“养”的,除高氏此注外,再也找不到第二例,此外,“养”跟肌肤之痛也没有逻辑联系,所以,高注显然是有问题的。因此,自清代以来,校理《吕氏春秋》的学者,针对“捷于肌肤”的“捷”字,作出了各种不同的解释。由于这些解释,或曲为高注辩解,而显理隔义乖;或置“痛”意不顾,终觉难为的诂。于是,特撰此文以作更进一步的研究,以期得到一个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 为了便于讨论,本文分成两个部分。第一部分转述清代以来对此“捷”字所作的几种重要解释,并稍加评说。第二部分则首先提出本文的看法,并从音、义等角度,结合文献资料进行论证。 一、清代以来诸家解释述评 因为陈奇猷先生的《吕氏春秋校释》搜集材料极为赡富,每有重要说解大都详为引录,为了方便读者查对,本文所述的各家说法,主要转引自《校释》一书,只在个别地方作了必要的补充。 1.1.“捷”读为“浃”。 此说首倡于清代的毕沅。毕氏《吕氏春秋校正》说:“(高)注疑未是。捷或当为浃。”其后杨树达亦同意此说(详后“1.2.2.”)。 1.2.“捷”读为“接”。 持此说者主要有5家,而对“接”的解释则又有不同。 1.2.1.“接”释为“接续”。 洪颐煊《读书丛录》说:“捷,古字通作接。《尔雅·释诂》:‘接,捷也’。郭璞注:‘捷谓相接续也’。《荀子·解蔽篇》:‘虽亿万已不足以浃万物之变’。杨倞注:‘浃。或为接’。其义亦通。”按,洪说既以“接续”为释,又据《荀子》注所引异文认为“接”与“浃”义也相通,是不以毕沅说为非。 1.2.2.“接”释为“达”。 此说见于孙诒让《墨子间诂》[①]。《墨子·修身篇》:“畅之四支,接之肌肤”。孙诒让注说:“《小尔雅·广诂》云:‘接,达也。’亦与挟通,《仪礼·乡射礼》郑注云:‘古文挟皆作接。’俗作浃,义并同。《吕氏春秋·论威篇》云:‘其藏于民心,捷于肌肤也,深痛执固。’高注:‘捷,养也。’案,捷、接字亦通,高失其义。”按,孙氏之意,以捷、接、挟古字皆通,俗字又作浃,并释为达。杨树达所说略同,他说:“高训捷为养,义隔不顺。毕沅读为浃,洪颐煊读为接,皆是也。近孙诒让《墨子间诂·修身篇》注引此文,亦读为浃,谓高氏失其义”。按,杨氏谓孙诒让读捷为浃,未尽是,说己见前。 1.2.3.“接”释为“接气”。 吴承仕《吕氏春秋旧注校理》说:“毕校非也。捷、接声近义通。《内则》:‘接以太牢。’接读为捷。捷,胜也。谓食其母使补虚强气也。又《谁南·精神篇》:‘食足以接气补虚。’接气与‘养’义为近,高注读捷为接,故以养释之。毕疑为浃,失之远矣。”按,吴所谓“接气”,即续补精气之意,其说既增字为释,又迂曲太甚。杨树达批评他说:“吴检斋(承仕)欲为高回护,似可不必。” 1.2.4.“接”释为“接触使痛痒”。 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说:“捷、接通。捷于肌肤谓接于其肌肤为其所感觉,详《论人》[注二三]。”又于《论人篇》:“言无遗者,集肌肤,不可革也。”注云:“集、接、捷三字音近通假。此作‘集’,《论威》作‘捷’,《墨子》作‘接’,义均同。‘集于肌肤’者,谓接于人之肌肤为人所感觉而知之也。《管子》云:‘集于颜色,知于肌肤’,字既作‘知’,而又以‘集’、‘知’对举,尤为‘集’字有知义之明证。”陈氏又说:“高注‘养’盖即‘痒’字。……高氏之意盖谓接于其肌肤使其肌肤感于痛痒,则高氏正读捷为接也。《圜道》:‘人之有形体四枝,其能使之也,为其感而必知也’,高注云:‘感者,痛恙也,手足必知其处所。’感即接触所生之感觉。四枝接触所生之感觉而高以痛痒释之,故此接触于肌肤高亦以痛痒为解。二者比较,则高氏之意尤为明显。诸家不知养之即痒,而以高注为误,失之。”按,陈氏之说,尤不可依信。第一,《论人篇》的“感而必知”中,“感”为因,“知”为果,感是有所感,而“痛恙”则是所感者,故高注以此为释。而本篇中,“捷”是因,“痛”是果,若以“接触肌肤使其痛痒”为释,则下“痛”无所承接,徒使文理阻滞,而又破碎其辞。第二,强为高注辩解,故迂曲其说,误与吴承仕相似。第三,引误本《管子》为证,且《管子》中“知”、“集”二义绝不相同。(说详下文2.4.) 1.3.“捷”读如字,释为“疾速”、“迅捷”。 范耕研《吕氏春秋补注》说:“高注固未是,毕校亦非。此言肌肤痛痒,其感受甚捷,喻令行之速也。”按,“迅疾”于肌肤既不成辞,亦无由致其疼痛。其说亦非。 1.4.“捷”读为“集”,释为“丛聚”。 谭戒甫《校吕遗谊》说:“注养字无义,疑‘籑’字之误。籑同纂,均可训集。捷即集之音假也。《论人篇》:‘言无遗者,集于(原脱‘于’字)肌肤。’《管子·白心篇》:‘集于颜色,知于肌肤’(王引之校作‘集于肌肤,知于颜色’)。捷又通接,《尔雅·释诂》:‘接,捷也。’故《墨子·修身篇》云:‘畅之四支,接之肌肤。’然则集于肌肤,乃晚周人常语也。集有丛聚之义,盖即沦肌浃髓意耳。”按,比说集、接、捷音通及“捷于肌肤”、有沦肌浃髓之意近是,而以“捷”为“集”之借字则不然。因集聚绝无致痛之理,所谓“晚周人常语”倒难免强辞为说之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