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语言学家奥斯订提出的言语行为理论把言语的过程分为表述、施为、成事[①]三个阶段,指出了使用语言的目的和话语对受话人产生的影响与效果。言语行为还可以从是否直接显露行为目的分为直接言语行为和间接言语行为。[②]直接说出一种言语行为要达到的目的或者用直接方式来表达意义就是直接言语行为,如果用一种言语行为来达到另一种言语行为的目的就是间接言语行为。如“她很美。”与“她是一枝鲜花。”二者赞美(表情性行为)的言语目的是相同的,而前句为直接说出,后一句是间接说出(以表述行为达到表情行为目的)。 间接言语行为包括的言语现象十分丰富,因此首先有必要对它的类型作适当的概括。同时它又是由一种言语行为来完成另一种言语行为,这便造成话语语表与语里两层意义的产生,受话人必须由虚没的语表找到实在的语里及其行为目的,才能真正理解发话人的言语用意。因此讨论间接言语行为也很有必要对受话人如何通过语表推求语里的方法作适当归纳。 1.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 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是通过积极修辞方式——辞格形成的,而且它们都是以意义立格的修辞格:比喻、比拟、借代、移就、拈连、夸张等。按言语行为的理论,一切话语都可看作言语行为,因此构成辞格的语句也不例外。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是以辞格句代替非辞格句而形成。辞格句为语表,非辞格句为语里,它以辞格句的变异方式间接说出了非辞格句的常规语义,以非陈述性行为替代了陈述性行为。 ①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刘禹锡《竹枝词》) ②虎寅挽挽裤腿……腰一弓,猴儿似的,哧溜溜!一眨眼爬上了树梢,伸手能摘下天上的星星。(刘绍棠《地火》) ③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 例①两句分别是比喻辞格。“郎意”比喻为容易衰败的桃花,这是语表,而实际语里则是郎君负心,薄情多变;“侬愁”比喻为无限的流水,而实际语里则是说愁思绵长,悠悠无尽。例②划线处是不真实的夸张语表,而实际语里则是说那树非常之高,虎寅爬树实在快,实在了不得。例③将嗅觉感知的荷花清香,移到听觉感知,说成“清香”如“歌声”,这是通感辞格,而实际语里则是说清香美妙,令人陶醉。可见,三例都是将抽象的语里意义描绘为形象可感的语表,以描绘性言语行为完成陈述性言语行为而形成间接言语行为的。 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使话语离开平铺直叙的表达,进入了生动形象的境界,创造了美的意蕴和意境。但也因为这样的转换,陈述转用描绘表达,表情转用表述表达等等造成了它语表的不真实。不过我们深入分析却仍可看到其语表的不真实不是随意的,而是自身创造了一定条件使其不真实具有了语境中的相对合理性,这才获得了人们认可。如例①显然利用了“郎意”与“桃花”均有容易变化的相似属性,利用了“愁”与“流水”都有绵长不尽的相似属性。例②也显然是利用了人视觉相对性的特点。例③则利用了人各种感觉的互通性特点。所以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实质上是言语运用外在的不合理性与内在的合理性达到相对平衡的产物,外在不合理性可由内在合理性来解释的现象。这也是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的构成规律。 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语里的推求,是与其构成逆向而行的,整个过程也就是矛盾的言语形式得到合理解释的过程。首先其不真实的语表造成描绘与描绘对象的矛盾,而同时这矛盾不真实的语表又有生动形象,新奇独特的词语连接形式,因而促使受话者思考探求其矛盾中的合理性。具体而言其推求过程就是:抛开词语不合理的语形,列出描绘词语的某些属性,然后按相似性或相关性的联系,把其中某个与描绘对象相适应的属性与描绘对象对接起来,这样便可看出其真正的语里及相应行为目的。如:优美的散文和一曲清歌。
语里:散文给人美的享受通过分析喻体“清歌”的有关属性,可见属性③与“散文”有相似性,而把这一属性用于陈述“散文”就得到了原比喻的语里,可知原句以描绘性言语行为完成了陈述性言语行为。又如:她为我钉上一颗小小的钮扣,也钉上一颗滚烫的心。
语里:也使两颗心紧紧相连通过分析粘连动词“钉”的有关属性,可见特征②与“心”有相关性联系,这样也可得到原句真实的语里。 总之辞格式间接言语行为都有一个真实的语里和一个不真实的描绘性语表。寻找其真实的语里是接受这种间接言语行为的第一步,而后我们才可能品味其中的审美信息。 2.置换关系式间接言语行为 置换关系式间接言语行为也同样有不合理的语表。它的语表常常把客观现实中的事物关系加以改换或扭曲,造成言语的语义组合关系与客观现实关系不相符。因此受话者在接受这反常然而却十分新奇的词语连接造成的不合理语表时,必须通过一定的事理推导,得出与之相应的合理语里,才能正确地把握它的语义和言语行为目的。这样其语里的言语行为间接地通过语表来实施,因而成为间接言语行为。 ④阿妈早借炊烟的热忱,炖香了黄昏,现在又温深了夜色,还不见回来吃饭的人影。(《散文世界》1989年2期《田乡十月》) ⑤春天的堤岸好细好长哟!……(它)伸进油菜花开暖了的原野,纺织娘喝青了的草地……(《散文》1989年12期《江边,我在寻觅》) ⑥坐在筏上,你才能真正体味那般“飘”的滋味。天在水里,云在水里,翱翔的山鹰在的水里。(《散文》1989年1期《飘来的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