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音与古音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新魁 中山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学术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粤语是一支历史比较久远的方言。它从古代汉语分化出来的年代相当早。汉魏时代,粤方言已经开始从中原汉语、从楚方言的“母体”中分化出来,逐渐形成自己的方言特点。唐宋时期,粤语已经形成,成为一支不同于中原汉语或楚方言的汉语方言。但是,中古之时,随着中原地区强大的政治势力的进入,许多封建王朝的官吏或军队被派遣(或流放)到岭南地区来,加之岭南的士人到中原地区做官,参加科举考试,原本操粤语的岭南人,其方言受到中原汉语共同语更加强大的影响,特别是接受共同语读书音的影响,使粤语的语音面貌表现出与中古汉语语十分接近的现象。因此,粤音与古音的相互参照,可以为彼此的研究提供十分重要的佐证。

      一 粤语音系与《广韵》音系

      中古的韵书《切韵》以及据《切韵》修编而成的《广韵》,是反映中古汉语语音系统的重要资料依据。但是,《切韵》或《广韵》的语音,并不是粤语的直接“祖先”。粤方言的分化较隋唐宋时的《切韵》、《唐韵》以至《广韵》等韵书出现的年代为早。《切韵》一系韵书表现了中古时流行于中原地区洛阳、开封以及金陵(南京)一带的共同语语音。不过,这些韵书并不是反映一时一地之音,其中有反映古音(隋唐时代以前的语音)的成分,有吸收河洛地区以外的其他方言音类之处。由于《切韵》的撰作贯彻“论南北是非、古今通塞”的原则,采取各地语音,“有分者从其分”的做法,所以《切韵》难免有“韵同音异”的现象,即一书所分列的音类(通过分韵和反切表现出来)不一定是当时的中原共同语本身所存在的,不是用当时的共同语语音读来都是有区别的。其中某些音类的划分,是根据古音(传统承用下来的韵书反切)及方音的不同而加以分类的。我在《中古音》一书(商务印书馆1991)中,除把《切韵》及《广韵》作为探究中古音系的主要依据外,还参照其他语音材料来订定中古时期的语音系统。因此,我们在拿粤音与《广韵》音作比较时,不应把后者看作是一个单一的音系。当然由于《切韵》及《广韵》的音类从总体上说既反映了当时的共同语语音系统,还包含了某些重要的方言的音类,可以说它是对于中古语音(不只是共同语语音)的一个具有较大包容性(不是无所不包)的音韵投影,可以从中窥见当时的共同语及一些方言音类的具体划分。所以,把它作为研究现代方言的一个重要参照点,以考查一种方言从中古(甚至中古以前的魏晋时代)以来的变化和发展,比证其与古音的异同,还是相当合适的。

      通过将粤语的代表点广州话的音系与《广韵》音系进行比较研究,我们可以看到:粤音与《广韵》音在音类的划分上有相当大的一致性。下面,我们约略概括一下粤音与中古语音的异同情况。

      ⒈相当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

      拿粤音与《广韵》音系作一比较,可以看到它们之间存在相当严整的语音对应规律。当然也有少量的例外,下文将另作分析。

      (1)声母方面

      《广韵》的塞音、塞擦音全清声纽在粤

      

      概括两者比较明显的差异,主要是:中古的全浊音在粤语中发生了清化;粤语把中古的知、庄、章、精等组声母混为一读(有的地区精组独立);微纽仍与明纽合一;日纽失去本来的声母;疑纽字处于变化的中途;溪、晓纽字有擦化及唇化的倾向,即[k[,']>h>f,h>f]。此外,粤音分见组声母为一般的[kk[,']](开口和部分合口)和唇化音[kw kw[,']](部分合口)两套。

      (2)韵母方面

      

      

      

      《广韵》的韵类与粤语对应,固然有一对一的关系,但有些韵类在粤语中则分为两三种读音。这种分化与声母有密切的关系。往往是舌、齿音声母字读为一类,唇、牙、喉音字读为一类,而唇音字又每常有自己的读法。这同《广韵》音系中声类以舌齿音与唇牙喉音对举的情况相合。比如“假合口”(带[-u-]介音,主要元音不圆唇)只见于唇牙喉音;某些韵类如微、殷、文、凡、庚三等只有唇牙喉音字;重纽B类字只见于唇牙喉音,等等。总之,唇牙喉音与舌齿音在中古音系中各具特点,其拼合关系多不相同。现代粤语字音的分化也往往以这两类不同的声母字为依归,可以说是继承和发展了中古音系的这一特点。这也说明粤语的韵类系统的结构及其演变,极富于规律性。

      粤语将《广韵》中开合口分韵的“寒一桓”读为不同的元音,而不是以是否带[-u-]介音相区别。《广韵》的前身《切韵》是不分寒、桓的,至《广韵》才分成两个韵部。纵观自中古以后的各地方言,寒、桓是否读不同元音乃南北方言之间一大差异。清人李汝珍《李氏音鉴》说:“至南音于馒蛮、剜弯、官关……之类,分之甚细,北或合而为一。”这表明南音的桓韵字“馒剜官”等与二等的合口“蛮弯关”等不同音,而有一独特的元音。事实上,寒、桓主元音上的差异,在元代周德清《中原音韵》中已有表现,在那里分立寒山、桓欢两韵。明代金尼阁《西儒耳目资》标注“官般贯半”等桓韵字为uon韵,表明其主元音为圆唇元音,而与标作an的寒韵字“干班旦”等不同。《切韵》之混寒、桓为一与《广韵》分立两韵,实为所据方音有异。大概在隋唐以至宋代之时,汉语共同语的读书音中,包容有南音与北音的微小差异;而寒与桓是an-n的对立还是an-uan的对立,正是这种差异的表现之一。粤语区分寒、桓,把它们读为不同的主要元音,近于《广韵》而与《切韵》不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