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及其实现路径  

作 者:

作者简介:
吴秋生,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国家审计研究;郭檬楠,山西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博士研究生,从事国企审计研究。

原文出处:
审计与经济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8 年 1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完善各类国有资产管理体制,……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国企的首要职责就是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这是衡量国企工作优劣的关键①。201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对国企的审计监督必须围绕“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确保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来进行。党的十九大报告也进一步提出“改革审计管理体制”“统筹考虑各类机构设置,科学配置党政部门及内设机构权力、明确职责。”为此,2018年3月13日,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提出“优化审计署职责,改革审计管理体制,为整合审计监督力量,减少职责交叉分散,避免重复检查和监督盲区,增强监督效能,将国务院国资委的国企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和国有重点大型企业监事会的职责划入审计署,构建统一高效审计监督体系。”进一步扩大了审计署的国企审计(即国家审计机关对国企的审计)监督职权。审计署作为国企独立的外部监督者,从2010年起每年都会对部分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进行审计。与地方国企相比,央企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是国家控制国民经济关键领域和重要行业的主要形式,作为我国国家利益的代表,央企资产规模、营业收入占央企总体规模的比例不断扩大,经营形式的层次、经济附加值也随着央企经营规模的提升而持续提高。为了证明中央关于审计署的国企审计监督职权配置强化的合理性,构建与新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相适应的国企审计监管体系,也为了寻找审计署充分发挥新职权功能作用的有效途径,充分发挥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确保国企改革顺利进行,应当从理论上论证清楚审计署对央企及其控股上市公司的审计对督促其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有效性以及审计署应当通过什么路径有效实现这种功能作用等问题。

      为此,本文选取2008~2016年商业类央企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采用双重差分法和倾向得分匹配法,实证检验了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功能及其实现路径。研究结果表明国家审计具有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功能,这种功能的发挥主要通过扩大国家审计对象广度、加强国家审计监督权限行使力度和提高国家审计目标实现深度来实现。

      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根据十九大报告关于国企改革和审计体制改革的要求,特别是中央确定的本轮国企改革后国企的首要职责——实现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确定国企审计的首要目标——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不同于已有文献的研究视角,本文不仅具有较强的时代性、新颖性和前瞻性,而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更能体现国企改革及其审计监督发展的方向,有利于得出更加可靠和有指导意义的研究结论。第二,根据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求,从国家审计对国企审计监督对象的广度、监督权力行使的力度和审计目标实现的深度三个维度出发,观察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路径和机理,这对于全面认识国家审计作用发挥路径和机理,有效构建新的国企审计监督机制具有较大的理论价值。第三,根据国企分类改革的要求,以商业类央企控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可以更好地减少因国企类别不同、考核目标不同而造成的样本匹配误差,尽可能地减少影响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干扰因素,而且可以获得更加合理准确的研究样本以及更加科学、可靠的研究结论。

      二、文献回顾

      关于国家审计与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关系的已有文献大多围绕国家审计机关开展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性质与地位进行规范研究,认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审计是在国家经济改革大背景下优化国有资产管理工作局面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改进国有资产管理水平,提高国有资产使用效率,形成有效的鞭策与激励。不能将国家审计与行政监督、党纪监督、法律监督等相混同,在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上,国家审计通过对经济活动的监督实现对经济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从而带动国家政治权力监督效应,促进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国家审计为了保证国有资产的安全完整和保值增值,对国有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损益进行审计监督,以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促进企业管理结构完善与治理能力提高,改善经营管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服务。同时,国家审计监督职能也随着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改革而不断变化,建立起国家审计与国资监管机构和其他监管部门的有效协调机制,以形成对国有资产全方位的“监督网”,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为了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必须加强对国有企业的监管。国家审计发挥对国有企业的监督作用是其重要的职责。国企审计的定位是对国有资本管理机构的监督和国有资本进行再监督,是国资监管的重要治理工具和机制,国家审计经济监督职能在微观层面代表所有权对国企进行审计,主要发挥着强化公司治理功能,不仅能够有效监督和促进国企合理使用国有资产,确保国有资产安全完整,防止国有资产流失,保障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而且还能深化国企改革,推动国家重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已有实证研究表明,国企审计能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会计稳健性、影响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股价波动、提高国企治理效率、提升国企绩效、遏制国企高管超额在职消费、有效缓解国企股价崩盘风险、增强国企的盈余反应系数和会计稳健性,抑制国有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与应计盈余管理、抑制国企过度投资、提高央企控股上市公司的社会审计定价、在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已有文献尚未从本轮国企改革的要求出发研究国家审计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关于国家审计监督国企的路径与机理的研究,已有文献主要集中在监督内容和方式方面,认为国企审计的内容和方式除了财务收支及经营管理活动外,应重点检查国企收入支出的客观真实性、经济活动是否有利于收入提升、财务支出是否符合法律法规的要求、国有资本是否得到有效利用等;应注重国家经济安全审计;应当对国有企业进行财务收支审计、廉政审计、政策落实跟踪审计、专项审计和项目投资审计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应该围绕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和企业重大经济决策进行审计;应当审计国有企业资产安全,审计国有企业负债,审计国有企业资产利用以及保值增值情况;应当向政策执行审计、管理审计、个人责任审计、境外资产审计、信息系统审计、社会责任审计、整改审计、外部发展环境审计等方向变革;应该加强国有资本调整全过程的审计、国企履行国家政策情况的监督、出资人和行业监管机构的审计、行业性综合调查研究;应当以财务收支审计、领导人员任期经济责任审计、专项审计和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审计为主。已有文献除了少数提到国家审计应当督促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外,尚未以此为首要目标研究国家审计督促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和机理问题,且大多为规范分析,鲜有文献提供充分的经验证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