叹词不是语词成分,而是类语言成分(Paralanguage)[①]。叹词的基本作用是表示感叹和呼唤应答。叹词的意义要受到上下文等语境的制约,脱离语境,叹词的意义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从这两方面的特点来看,叹词是典型的语用成分。叹词是个可以列举的类,又是一个用法灵活多变的类。笔者调查200多万字的语料,收集近千条用例,现按其作用分类,详细分析说明叹词的用法。 在交际中,叹词常被用来招呼应答、表明态度、刻划人物、传达感情、烘托环境、渲染气氛。以下分类说明。 1.1 叹词的基本作用之一是招呼对方,引起对方注意,使对方进入交际过程。在日常交际活动中,招呼对方进入交际过程,大致有这样几种方式: (1)使用各种称呼。例如: 何新玲 哥! 何新民 请假回来的? (《苏》,7页) (2)使用叹词。例如: 三儿一看,心里说:“
!修脚的在这儿哪。”走过去说:“喂!上我们那儿修修去。” (《传》,252页) (3)既使用叹词,又使用称呼。例如: 解缙也不理他。这个小学生就叫那个小学生:“
!师哥,你瞧他不念。”(《传》,119页) (4)直接对话。例如: 何贵 (看着严大爷)您买卖好? 严大爷 还行。(从小车上拽出个马扎来)坐会儿。 第四种方式往往辅之以一定的体态语,多是问候或抱歉的话,如例中的“看着严大爷”。 以上四种方式以第一种使用频率最高,第三种次之,第二种和第四种不大常用。因为只使用叹词、或不用称呼也不用叹词招呼对方,往往显得不大礼貌。但在特定环境里,比如打电话,则只使用叹词较多。例如: 甲 ……喂!是我,一切准备都做好了,首长啥时候来呀?…… (《相》,5页) 常用的表示反响的叹词有“喂,
,嗨,嘿,唉”等。汉语语调平直拖长,尾略下降。 1.2 表示应答是叹词的另一个基本交际作用。根据交际的合作原则,交际双方首先必须互相注意。以发音简短的叹词应答,一方面可以不打断对方的谈话,另一方面又可以表示自己在注意倾听。例如打电话时,双方互相看不到,听话的一方往往需要在对方说一、两句话时“嗯”一声,表示自己在注意地听着。否则对方会以为你没有在意听甚或中断了电话,往往会用“喂”再招呼一声。这典型地说明了叹词的联络应答作用。常用的这种叹词有“嗯,呣,嗯,啊,唉,欸,噢,咥,哦”等。语调短促下降。 2.0 叹词在互相联络应答时的同时,还能表明说者对事物或对方所说的话的态度。这种表态作用是叹词的重要交际功能之一。这种表态有一定的含糊性。所以,要明确表态,往往需要追加话语。 2.1 表示同意或赞同。例如: 孔繁星 老太太,您就是不用,这也是个摆设。现在,都奔现代化呢,您还摆不上个洗衣机,人家不说您,说您的儿女没出息。 何新华 (赞同地)嗳! 孔繁星 这不是让您使唤,是为了让您露脸。 何新华 嗳! 上例中,两个叹词不仅表示何新华赞同丈夫的话,和丈夫一唱一和,还表明她得意、夸耀以及爱慕虚荣的性格。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哎,嗳,嗯”等。 2.2 表示否定或不以为然。例如: 井奶奶 三嫂,咱们不能把他们的都吃光了啊! 林三嫂 嗐!老奶奶,我就那么没心眼儿?…… (《老》,245页) 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呣、嗯、嗳、欸、嗐”等。叹词语调拖长,先升后降。 2.3 表示赞同。例如: 甲 我那花园儿有六十多个小白塔,一个比一个高,最小最矮的那个塔,也跟天津百货公司差不多吧。 乙 啊?这是最小的呀? 甲 嚄。 乙 啧! (《传》,271页) 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啊、嚄、啧”等。叹词语调较为短促,从高往下降。 2.4 表示惊讶或诧异。例如: 乙 这戏也好哇! 甲 枪毙了! 乙 噢,这个戏也枪毙了? (《相》,2页) 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啊,欸、咳、嗬、呀、咦、哟、呦、哎、呀、哎哟、喔呀、哎呀嗬”等。叹词语调上扬。 2.5 表示明白或了解、领悟。例如: 李桂珍 也没问他姓什么吗? 王海燕 问啦,他姓王,从前是蹬三轮的,现在是运输工人。 李桂珍 噢…… (《老》,230页) 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啊、噢、哦、喔等”叹词语调拖长缓慢下降。 2.6 表示不明白,有疑问或追问。例如: 甲 到了北京,刚刚住下,叮…… 乙 嗯? (《相》,5页) 甲 ……“首长啥时候来呀?啊?!啥?首长正在吃饭?……” (《相》,5页) 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啊、嗯、呣、唔”等。叹词语调急促升高。 2.7 表示满意或得意。例如:“哈!我猜对了!”“哎,这么做就对了。”常这样用的叹词有“哎、哈、哈哈”等。叹词语调施长,缓慢下降。 2.8 表示不满意。例如: 何新华 (依旧看着报)哼!够窝心的。 (《苏》,2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