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阅读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

作 者:

作者简介:
(美)Keiko Koda,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发展、双语阅读、外语教学法,主要研究成果:与Development Associates、Center for Applied Linguistics、Educational Testing Service、American Council on the Teaching of Foreign Languages以及the US Department of Education等机构均有关于第二语言阅读研究及评估的合作项目,曾担任或正在担任以下期刊的编委会成员(Reading Research Quarterly、Reading and Writing、Research in Second Language Learning、TESOL Quarterly以及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柯思慧,美国肯塔基大学(University of Kentucky),助理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第二语言习得、第二语言阅读、外语能力评估与教学,主要研究成果:作为第一作者在Applied Linguistics、The Modern Language Journal以及System等应用语言学期刊发表研究论文多篇。

原文出处:
国际汉语教学研究

内容提要:

元语言意识指的是对抽象语言的具体表征,能帮助学习者分析词语的语音及语素成分。元语言意识反映了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的敏感度,对不同类型语言的阅读发展均有重要意义,且元语言意识能够在不同语言内相互迁移。基于第二语言(二语)阅读的研究表明,二语阅读者只要在一门语言中建立了元语言意识,就能有助于另一门语言的阅读发展。本文首先简要回顾语言共性与特性对阅读能力发展的影响及其与元语言意识发展之间的关系,然后描述第一语言(一语)元语言意识对二语阅读能力发展的促进作用,最后探讨二语语言知识如何改变一语的作用。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1 期

字号:

      在过去三十年里,第二语言(二语)阅读研究的一个重要议题是第一语言(一语)阅读能力及二语语言知识(L2 linguistic knowledge)作为两种不同资源(resources)对二语阅读能力发展的相对影响。本文旨在通过讨论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针对成人及儿童二语阅读的系列实证研究,揭示一语及二语因素在语内(intralingual)及语际(interlingual)两种不同关系中如何影响二语阅读能力习得。本文首先介绍二语阅读的四大前沿研究主题,然后描述卡内基梅隆大学二语阅读小组(CMU Reading Group)如何围绕这四大研究主题开展研究。本文的理论背景主要依托普遍阅读(reading universals)发展中的可预测变量,考量一语及二语资源如何作用于二语阅读能力发展。

      一、第二语言阅读前沿研究、方法及理论背景

      1.1 前沿研究主题、引导性问题及方法

      全美阅读专家组(National Literacy Panel)在2006年就少数语言族裔青少年阅读发展研究提出四大前沿研究主题,并强调对这四大主题进行深入研究的重要性:研究者必须(1)了解阅读过程的复杂性;(2)解释阅读能力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及其根源;(3)捕捉阅读技能发展的动态变化;(4)理解背景因素如何影响一语及二语阅读习得(August & Shanahan,2006)。

      根据以上主题,为了研究二语阅读习得中的跨语言资源共享,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二语阅读小组提出三个引导性问题(Koda,2005,2007;Koda & Zehler,2008):(1)一语阅读能力如何在二语阅读中共享?(2)共享的技能如何促进二语阅读发展?(3)在使用不同语言及书写系统的二语学习者中,二语语言知识如何影响资源共享?我们采用了以下方式回答上述问题:针对阅读的复发性,把“阅读”视为一种复杂的能力,包括大量的次级技能(subskills);针对个体差异性的根源,重点考察学习者一语阅读经验在二语阅读中的作用;在研究二语阅读发展过程中,综合考虑不同阅读次级技能对语言的需求(linguistic demand)及二语学习者本身的二语语言知识;最后,比较二语阅读能力在不同社会背景中的发展规律以及不同因素对二语阅读能力的影响,比如,阅读课程、培养阅读能力的目的以及社区和家庭提供的文字输入支持(print support)等。

      1.2 语言共性与特性的约束作用(Universal and language-specific constraints)

      阅读能力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共性。所有语言的阅读过程都包括三个主要操作:(1)解码(decoding),连接(书写)符号与口语词汇;(2)以书写词汇为基础,构建语篇意义(text-meaning building);(3)结合语篇意义与阅读者个人的知识经验,构建个体意义(personmeaning construction)。尽管这三个操作是普遍存在的,但使用不同语言的阅读者完成这些操作的方式并不一致。卡内基梅隆大学二语阅读小组通过语言需求分析(linguistic demand analysis),建立了一套研究方法,能够系统性预测阅读次级技能的变化、发展。

      在以上三个主要操作中,卡内基梅隆大学阅读小组重点研究解码操作。其中,一个共性原则为语言对书写系统的约束作用(Perfetti,2003)。该原则指出,所有的书写系统都是根据口语编码而成。换言之,在阅读发展过程中,儿童必须摸索出书写符号是如何系统性对应口语词汇的。

      阅读习得早在儿童进入学校前就开始了。三岁左右的儿童已经开始阅读自身环境中的印刷字。例如,在北美,儿童会指着麦当劳的金拱门,整词“读”出麦当劳商标,并没有注意其中的字母。随后,儿童开始学会把熟悉的词的音与对应的书写符号连接起来。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的书写系统(比如图1中的拼音文字和语素音节文字alphabetic and morphosyllabic writing systems)编译口语词汇中语音信息的方式并不一样。在进入学校正式学习的初始几年,儿童开始学习如何解析书写词语中的语音信息,通过运用解码技能把书写词语的形式与意义连接起来。

      

      二语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理解一语解码技能如何影响二语解码技能和阅读理解技能的发展。我们的系列研究重点考察了元语言意识作为一种重要能力如何支持解码技能的发展。

      1.3 元语言意识

      元语言意识指的是对抽象语言的具体表征,包括多个层面,每个层面对应一种语言特征,比如语音(phonology)和词汇形态(morphology)。元语言意识能帮助阅读学习者分析词语的语音与语素成分,帮助儿童及成人建立书写符号与语音的连接,以及书写符号与语素的连接。现有阅读研究表明,元语言意识能够极为有效地预测不同语言学习者的阅读习得。而二语阅读研究进一步表明,语音意识(phonological awareness)和语素意识(morphological awareness)能够跨语言迁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