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评的敬畏与诚意

作 者:

作者简介:
汪涌豪,复旦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中国文艺评论

内容提要:

面对文艺创作的繁荣及公众审美水平的提升,我们的文艺评论不能不说有些滞后了,有的评论家更是缺位或脱岗太久,以至一头跟不上创作的发展,另一头又落后于大众的需求。为今之计,要在接时代之地气和通大众之声气上多下功夫,尤须保持独立的本位,有职业敬畏与学术操守。只有基于对真理无条件的服从,以及对自己视为志业的评论事业的神圣信仰,才能使批评避免寄生的冗余,真正成为艺术强有力的护法。而要做到这一点,评论家能否知所敬畏、常怀诚意就显得非常重要。为此应鼓励无私于轻重、不偏于憎爱的直言无隐的真批评,并确信只有在这种评论中,批评家才能既提升了别人,又成就了自己。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8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与改革开放之初,人们更关注物质条件的改善不同,今天的中国人更追求生活品质的提升。这里的品质既指向教育、卫生、医疗、环保,更指向精神,譬如内心的安和,感觉世界的丰富,还有审美上的愉悦。虽说后者的实现最终都离不开物质,但它们的自在意义显然不可轻忽。谓予不信,只要看从图书馆、博物馆到音乐厅、大剧院,有越来越旺的人气汇聚和踊跃参与,今天大众对“生活艺术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的渴望有多强烈就可见一斑。

       一、日渐走进生活的文艺

       文艺的价值和美的价值已越来越为公众所认知。当人们在生活中承受着各种各样的压力,感到身心疲累,动辄得咎,并且任何物质都安慰不到自己时,会自觉不自觉地向艺术与美回归,这样的情形之所以总在我们周围发生,是由文艺与美的自身特性所决定的。因为作为人的自由生存的方式,文学艺术能既立足于此岸的现实,又通过审美为导向的特殊转换,让人获得一种内在的超越的快感。我们每个人因受制于外在环境及自身的局限,通常不易成为独立自由的主体,但在文学艺术中却可以。所以,它们被人视为漫漫人生中最诗意的安慰,以至不论快乐、幸福,还是痛苦、绝望,都愿意藉它的管道释放自己,并引它为知己,实在是很自然的事情。

       或许,生活中的事例更具有说服力。以上海为例,近现代以来就一直是各种文学艺术、特别是实验性先锋艺术的策源地。到上世纪9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科技文化的进步,更引来了国内外一流的艺术家和策展人,开始举办旨在反映都市人在营造、融合与拓展当下文化生态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困境与挑战的“上海双年展”。自1996年首展成功后,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如今的双年展已成长为极具影响力的国际性的艺术展示,并被公认为亚洲最重要的双年展之一。而尤为难得的是,在辟出开放的空间,向世界介绍中国当代艺术的同时,它还能以上海城市文化为母体,依托东西方交汇过程中所形成的独特的城市历史和记忆,来思考都市文化的更新、发展与当代艺术的未来走向,从而在全球境遇和本土资源、人文关怀和大众时尚之间,搭建了一座城市与艺术互动与沟通的桥梁,所以,这不仅在视觉映象或艺术史研究层面上向世界展示了中国艺术的最新成果,也为大众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艺术动态与走向的平台。但遗憾的是,尽管主办方投入很多,前来参观的市民也很踊跃,就是没能引起评论界足够的重视,即使本埠评论家的关注也很不够。

       更为切近的例子是,作为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国抽象艺术之都,近几年来,上海的抽象画创作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复苏迹象,不仅有专门的抽象画会成立,在让抽象艺术走进高校与社会,乃至出版研究专著等各方面,都取得了十分明显的进步。至于规模不同的高品质画展,更是举办了多次。今年5月,又有“风流——2018上海抽象艺术大展”隆重揭幕。此次画展汇集了上海老中青三代热衷抽象艺术实验的代表性画家,作品包含油画、水墨、版画、漆画、雕塑、装置、综合材料和影像等,在酝酿时间之久、参展画家之多、绘画形式之丰富多样与学术气氛之浓郁强烈等方面,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规模,引发了媒体与社会各界的强烈关注。开幕式当天即有大量市民自发赶来观展,一直到画展闭幕,仍不断有老人和学生涌入。至于展览期间举办的研讨会与公益讲座,更可称座无虚席。但同样,也未见有专业的艺术评论跟进。这让人感到,面对公众日益高涨的审美需求及业已提高的欣赏趣味,我们的文艺评论有些滞后了,我们的评论家缺位甚至脱岗太久了,以至一头跟不上创作的发展,另一头又落后于大众的需求。

       二、力戒与现实脱节的批评

       就评论跟不上创作而言,我们知道,比之古典时期,今天各个门类的艺术创作,从电影、戏剧到音乐、舞蹈、美术,都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有的变化还可以称是革命性的。而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各种不断崛起的界外艺术样式也越来越占据艺术舞台的中心,成为大众追捧的热点。尤其是,由相对年轻且有海外游学背景的艺术家发起的各门类艺术的跨界实验正方兴未艾,带动了各种艺术样态的竞相登场,简直让人眼花缭乱。譬如三年前,“C3日本动玩博览”在香港开幕。所谓“C3”,突出的是动漫作品中人物(Character)、文化(Culture)与内容(Content)三个要素,这对年轻一代相当有吸引力,所以不但有人从内地赶去参观,有的动漫迷甚至提早三天就等候在展馆门口了。与此相关,随着网络文学、影视与动漫行业全产业链的蓬勃发展,能够被后续开发的知识财产日益增加,导致IP产业强势崛起。尤其相对于真人实景的“三次元”文艺作品,由动漫、游戏、角色扮演及各种衍生品构成的“二次元”,更成为受人欢迎的娱乐门类与样式,相关社交平台也逐渐演变成当今中国网络文艺传播的主力军。甚至那些反映魔法世界、密室逃脱和时间隧道的“异次元”作品如电影、电视剧,也越来越俘获各个年龄段甚至成年人的心。

       当此日新月异的网络文艺新形态大量涌现,如何重视泛娱乐化生产大背景下文化和文艺的正确导向问题,同时更清楚地认识文化产业迥别于其他产业的理念与操守,由此既尊重这个产业的自身特点,又能脱出其先天局限,凸显文化与文艺作为精神生产所特有的超越于资本—技术之上的价值理想,从而在媒介文化与大众文化活跃的当下,为新生的网络文艺发展生态创造可持续发展的良好条件,显然已成为无法回避的问题。至于如何合理处理创新与嫁接、优化与本土化等关系,因不仅是这个产业自身发展的题中应有之义,还涉及对多元文化与文艺资源的合理认知,自然更需要在专业化平台外得到充分的讨论。如此文化与娱乐打通,助成与防范结合,才有可能使IP产业有一个更健康远大的前景,真正成为能拉动文化产业和文艺创作发展的重要引擎。

       故面对类似新起的艺术样态和各种门类艺术的跨界实验,文艺评论不能视若不见,一味拒斥。相反,应克服滞后的惰性,主动作出回应,基于一种深入而充分的理解,给出最精准而深刻的说明。为此,批评家需要提醒自己尽可能地将评论建立在价值理论与交往理论相统一的基础上,并尽可能具备如瑞恰兹所提倡的基于“高度发达的事实感”的敏感,即在诠释创作现象和作品意义时,能始终基于当下的事实,使批评始终保持活跃的“现场感”和“既视感”,而不仅仅做托多洛夫所说的“教条论”或“印象主义”的空谈家。我们说,艺术家的创作动机常常隐藏在作品当中,它在核心处供给人以理想,并平衡作品的内外结构及关系。评论家如不能深入艺术创作的现场,身临其境,多方搜讨,必不能搭准创作的脉搏,获得艺术家的信任,从而达成如托氏所说的真正的“关系平等”的对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