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前全球化进程中的农业因素  

作 者:

作者简介:
周红冰(1991- ),男,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农业史、生态环境史,江苏 南京 210095;沈志忠(1968- ),男,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农业考古、中外农业交流,江苏 南京 210095

原文出处:
中国农史

内容提要:

一般认为,工业资本主义是全球化进程的主要推力。然而全球化进程并非始于今日,早在15世纪已经开始。地理大发现之后,新旧大陆之间的交流互动变得频繁而密切,当时工业革命尚未起步,农业因素成为大洲之间相互交往的主要动力。新旧大陆间粮食作物的互相传播,缓解了世界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压力,为全球范围内的交流提供了物质基础;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与贸易,则促进了全球化商业行为的发展,各大洲纷纷成为世界市场的组成部分;农业贸易加速了白银资本的跨洲际流动,成为工业革命前全球范围内资本原始积累的主要方式。因此,在工业革命席卷全球之前,农业应是全球化肇始及早期发展的主要动因。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S-09;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459(2018)03-0060-15

      15世纪开始的地理大发现是人类社会由分散孤立走向整体的开端。在此之前,人类文明分散在各大洲之间。特别是美洲、大洋洲地区与欧亚大陆在地理大发现之前没有发生真正意义上的直接文明交流。正是由于地理大发现所带来一系列的社会影响,“历史也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①。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在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之前,人类文明“只有各民族的相对平行的历史,而没有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②。关于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历史具体产生了何种影响,国内外史学界也对其进行了持久而广泛的讨论③。那么在这一场史无前例的全球范围内交流中,最初是由何种力量推动人类走向整体世界的?在学界以往的探讨中,有学者认为18世纪中后期开展的工业革命使全球化的进程大为加快。工业革命促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把世界紧密连接成为一个整体④。亦有学者从全球经济交流的角度上,认为地理大发现后欧洲的早期征服过程中,经济整合只局限在各殖民帝国内部。一直到19世纪,“一种真正的、大规模的世界经济才正式形成”⑤。

      毋庸置疑,工业革命加快了世界历史走向整体的速度,但其带来的工业化成果只是全球历史走向整体过程中的一个推动力量,并不能代表全球化进程中的所有方面。同样,新旧大陆之间的交往也显然不只是经济上的全球联系。西方已有学者认为工业革命在全球交往中的历史地位以往被刻意拔高⑥。18世纪中后期工业革命爆发前,人类社会其实就已经迈入了相互交流发展的全球化历史时期。15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使人类洲际之间的交往成为可能。随着而来的“哥伦布大交换”(The Columbian Exchange)则使得人类文明的交往更加多元化、立体化。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这场史无前例的文明交流中农业所带来的推动力量。有学者就认为哥伦布大交换所带来的重大意义之一就是新的粮食作物使人类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突破马尔萨斯人口框架的局限⑦。由此可见,农业在地理大发现中的重要意义。因此,正确看待前工业化时代农业因素在历史中的地位和作用,将是解释全球交往动因的关键所在。

      一、食物革命:新旧大陆之间粮食作物的传播与推广

      布罗代尔在讨论资本主义的发展历程时曾指出,“无论何时何地,不限于十五至十八世纪那个时期,每当人口增长超过一定的水平,人们就势必更加地依赖植物”⑧。这实际上揭示了人类发展与食物之间的必然联系——没有充足的食物来源,人类文明的发展根本无从谈起。而从15世纪开始,“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全球范围内农作物的大传播,从而深刻地、永远地影响了人们的物质生活”⑨。并且,随着地理大发现的深入进行,新旧大陆间的粮食作物也在多个维度上引发了一场全球规模的“食物革命”。这其中既包括粮食作物在大洲之间的互相传播,同时也有粮食作物在原本大陆内部的深化交流。

      (一)美洲粮食作物的洲际交换

      美洲粮食作物大规模在欧洲、亚洲、非洲等地区传播,极大改善了旧世界的粮食作物格局,促成17世纪开始出现的世界人口爆炸式的增长。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后,由印第安人栽种的玉米、甘薯、马铃薯、木薯以及各种美洲豆类等农业作物开始传往旧大陆。由于这些高产作物的出现,“红薯、南瓜、蚕豆,尤其是马铃薯和玉米,在欧洲和中国极大地增加了农业收获量和生存可能性”⑩。具体来讲,美洲粮食作物在欧亚大陆及非洲的传播虽然都深远影响了各自地区农业的发展,但在传播种类上则各有偏重。

      在欧洲,传播最为成功的粮食作物当属玉米和马铃薯。玉米和马铃薯等作物自15世纪末16世纪初开始在欧洲传播。16世纪时,玉米在欧洲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粮食种植作物(11)。到17世纪,“玉米传播到了西班牙西北部和葡萄牙北部的更为湿润的山区,彻底改变了那里的农业和膳食”(12)。最终,玉米在伊比利亚半岛获得广泛传播,成为仅次于小麦的第二大粮食作物(13)。从此之后,玉米在中东欧地区逐渐得到大规模推广播种。而直到今天,巴尔干半岛国家和多瑙河谷国家仍是世界上主要的玉米生产地区(14)。马铃薯在欧洲的传播稍晚于玉米,但对欧洲农业与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则更为重大。马铃薯具有产量高、营养成分丰富等特点,且马铃薯播种易成活、对土壤要求较低,在欧洲边远地区迅速为贫穷人所接受。如爱尔兰等地,17世纪时马铃薯就已经在爱尔兰地区广泛种植,并成为人们躲避战火、度过灾荒的主要食物(15)。到18世纪时,“马铃薯已几乎成为(爱尔兰)农民唯一的食物”(16)。而在中东欧地区,由于18世纪数次大饥荒的发生,普鲁士、匈牙利以及俄罗斯均开始大规模推广马铃薯的种植(17)。

      在亚洲,玉米、甘薯等作物得到了广泛传播,并深刻影响到中国、印度等地的农业生产和边远地区的开发。甘薯,亦称番薯,在16世纪后期分多次传入中国,首先在福建、广东一带成为农民躲避荒年的重要食物。徐光启在《农政全书》中介绍番薯时,就曾提及其救荒作用,认为番薯“无患不熟,闽广人赖以救饥”(18)。17世纪后期番薯开始向长江中下游地区传播,到“18世纪中叶遍及南方各省并向黄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扩展”(19)。同时,甘薯凭借其产量高、适应性强等优点,迅速成为贫穷民众的重要口粮。民国《临沂县志》中记载,“甘薯即地瓜,种者极多,贫民以为粮”(20)。而玉米作为高产耐旱的粮食作物,则极大地推动了中国偏远山地地区的开发。如陕西、四川交界的秦岭、大巴山区,在明代还属于尚未完全开发地区,到清代乾隆年间就已经在山区遍植玉米,“其后川楚人多,漫山遍野皆包谷”(21)。在印度等地,玉米、番薯等美洲粮食作物也极大影响到了印度的农业生产与人口增长。有学者认为印度自17世纪开始出现的人口爆炸现象就与美洲作物的引进有关(22)。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