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高校正处于由大变强、加强内涵建设的关键期,各大高校都在积极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完善现代大学制度和治理体系。而完善大学治理体系,必须强化内部监督和制约,需要内部审计发挥积极作用。 首批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以下简称高校)综合实力强,治理水平相对较高,其内部审计体现了当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较高水平。通过调查,大致了解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现状。 一、高校内部审计现状分析 (一)内部审计信息公开 所有高校的学校网站上,都设有内部审计页面,公开内部审计相关信息,但公开的程度和内容不同。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向公众公开;部分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只对校园网用户开放,其他用户无法查看;部分高校将内部审计信息分级,有些内容向公众公开,有些内容只向校内人员公开。 高校内部审计信息公开的内容差别较大。一些高校公开内容较少,只是部门概况、机构设置、联系方式、规章制度等内部审计的基本情况;部分高校如复旦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公开内容详细,不仅包括内部审计的基本情况,还包括审计程序及流程、审计计划、审计实施、审计结果等工作动态,让信息使用者及时了解和监督内部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 机构独立设置是内部审计独立开展业务的基础,否则难以客观、公正地提供服务。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独立设置情况非常好,40家高校独立设置审计处,1家高校审计处与纪委合并设置,实际上独立性也不受影响。大多数高校的内部审计在校长的领导下开展工作,组织地位高。内部审计机构内部一般按照业务类型设置综合审计、财务审计、工程审计(基建审计)、管理审计等科室。 高校内部审计人员一般10人左右,最少的5人,最多的17人。内部审计人员主要是审计师、会计师,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团队包含工程师,开始重视其他专业技术人员在内部审计中的作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情况有所改善,但人员结构仍不够合理,这可能影响内部审计职能的充分发挥。 (三)内部审计制度建设 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较全面,不仅制定了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对学校内部审计工作进行全面规范,还针对重要业务单独制定办法进行细化规范,如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实施办法、建设工程审计管理办法等,并及时将相关内部审计规章制度对外公开。有些高校内部审计建设不够全面,单独业务规范制定较少。 虽然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制度建设较全面,但不少高校制度修订不及时,国家相关的法规、制度、准则修订发布后,高校并未随之及时更新内部审计工作规定及相应的业务规范。 (四)内部审计目标 高校内部审计目标定位差异较大。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目标仍定位在查错纠弊,主要监督学校及所属单位财务收支、经济活动是否真实、合法,并对其经济效益进行评价,从而保证学校及所属单位的经济活动合规合法,提高学校资金资源的利用效益。 一些高校根据最新法规、制度、准则的要求,与时俱进地更新内部审计目标,开始重视风险管理,增加学校价值。例如,厦门大学、中央财经大学的内部审计目标已由查错纠弊升级更新为促进学校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学校目标。 (五)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 审计目标不同导致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不同。大部分高校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仍限于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开展监督、评价,如基建审计(工程审计)、经济责任审计、专项资金审计、财务预算执行和财务决算审计等。 有些高校内部审计已经转变工作观念,开始关注增加学校价值,内部审计内容和范围不断扩大,不仅对财务收支及有关经济活动进行监督、评价,还提供咨询服务,提出制定和完善学校有关政策、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措施等建议,如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等。 (六)内部审计方法 内部审计方法是否恰当,影响着审计效率和效果。大部分高校仍采用账项基础内部审计方法,直接查看会计凭证、会计账簿等财务资料,按照会计账务处理的过程,采用顺查或逆查法进行审计,效率低,效果不佳。部分高校采用控制基础内部审计方法,在对学校内部控制评价的基础上,进行有重点的审查,减少实质性测试的工作量,进而节约审计资源,提高审计效率。但如果学校内部控制不完善,据此进行的内部审计效果堪忧。个别高校开始采取风险导向的内部审计方法,对学校的经济业务进行风险评估,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确定审计内容和重点,选择恰当的审计程序实施审计,从而提高审计效率和效果,并提供降低风险的建议。 二、完善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建议 建设世界一流水平的大学,需要一流的大学治理水平,这对大学的内部治理体系提出了更高要求。上述调查分析发现,高校内部审计还存在不少问题,与世界一流大学治理体系的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例如,部分高校内部审计观念滞后,忽略咨询职能,主动参与性较差;审计内容和范围有限;审计方法落后,审计效率较低;规章制度建设不完善等。当前,高校面临着更复杂的环境和日趋激烈的竞争,应积极改进内部审计,不断提升内部审计水平,以适应环境对高校治理不断提高的要求。 (一)建章立制,规范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