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8)03-0026-08 在现代政治中,政党有不少的社会组织作为其侧翼存在,社会组织与政党的意识形态有同质性。事实上,政党及其政治组织都代表特定集团的利益,而利益则是政治团体存在的基础,参与和影响政治过程是它的主要任务。通过影响法律和政策的制定来实现其集团的利益,是政治团体的基本政治性质。政治团体在当代政治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还体现在,它不只是公民政治参与的工具,更是政治社会化的一个有效的媒介。尤其是政治团体与政党统治、政治管理、政治稳定密切相关。 近年来台湾岛内的政治生态有了较大的发展,特别是2014年以来,岛内原先的蓝绿结构有了很大改观,绿营政治势力急剧膨胀。在2016年台湾地区领导人选举中,民进党重返执政,并取得了完全执政的优势地位。民进党不仅掌握台湾地区政治大权,而且在立法机构的席次也首次稳居多数,加上民进党拥有多数地方县市的执政权,绿营在台湾政治生态中的主导优势,客观上对“独”派社会组织的发展有很大的推动作用。随着“独”派社会组织获取政治、经济及社会资源的管道增多,其野心也日渐膨胀。 一、台湾岛内“独”派政治团体的类型划分 在现代政党政治中,政治社会团体的影响非常重要。在西方社会,它又被称为利益集团或压力集团,是指为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获取某种特殊利益而对政府施加影响的政治性组织。由于具有共同利益,因此,利用拥有的资源通过各种途径参与国家政治,并通过各种行为,力图参与政府决策、影响国家政策,使之有利于自身的利益。在当前的台湾政治中,政治团体对台湾政治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尽管台湾岛内的政治团体形形色色,不计其数,但在台湾特有的蓝绿结构下,政治团体也大体有其蓝绿颜色之属性区隔。下面就台湾岛内“独”派属性的政治团体进行类型上的划分: (一)政党 政党是现代选举政治的主角和权力运作的中心。政党作为特殊的政治团体,其与一般性的政治团体有明显的区别。任何政党的产生及其存在,都需要有特定的意识形态为前提。政党的意识形态反映了其政治立场、政治信仰、价值观等政治本质。因此,政党是意识形态的载体,意识形态则是政党的政治灵魂。政党和意识形态之间存在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在现实政治中,人们也常常是以意识形态来判别、选择、支持政党的。政党意识形态之所以重要,关键在于它除了具有对社会公众和社会行为的指导作用之外,还具有社会动员功能,激发成员的信心,甚至使政党的长远目标更具有吸引力、说服力,以获得所有成员的支持。①对于台湾地区政党的统“独”属性之界定,目前学界尚未有统一的标准,但仍然有一些可作为判断的基准。以民进党为例,早年的党纲清楚地代表着其国家认同的方向,它宣示了民进党追求“台湾独立”的理念。②事实上,民进党两岸政策的基本立场,自从“台独党纲”确立以后就没有什么大的改变。③尤其是民进党至今尚未处理“台独党纲”问题。因此,在本文的研究中,将民进党列为“独”派政党之范畴。 当前,台湾“独”派属性的政党可谓众多,但最为活跃的政党主要有:民进党、时代力量党、台湾团结联盟、基进党、“建国党”和自由台湾党等。
(二)政党侧翼 政党侧翼主要是指依附于某主要政党,或者其意识形态与该主要政党一脉相承,并配合该政党进行活动的政治组织。从目前台湾“独”派政治光谱来筛选,“民主维新”和“岛国前进”应视为民进党的政党侧翼。
(三)智库 智库如果从其定义来看,并不算真正意义上的政治组织,但在台湾特殊的政治生态中,多数“独”派背景的智库实质上并不聚焦研究,其作用类似于“独”派政治团体,发挥舆论引导与话语权形塑的功能。因此,“独”派智库在本文研究中也被列为政治团体之列。主要的“独”派智库有“台湾智库”、“正常国家文化基金会”、李登辉基金会、“新台湾国策智库”(凯达格兰基金会)等。
(四)社会组织 在台湾政治生态中,“独”派社会组织的类型非常庞杂,是“台独”势力中最为活跃、意识形态最为激进的部分,政治渗透力非常强。“独”派组织的政治诉求不尽相同,有主张“公投建国”,有主张“正名制宪”,还有主张“加入联合国”等,可谓五花八门,不一而足。但它们万变不离其宗,要在台湾社会推动“台独”分离活动,这是所有“独”派社会组织的共同属性。“独”派组织为获取政治利益的最大化,各司其职,尽情表演。有专注于“台独”理念之宣传,如“908台湾国运动”等;也有聚焦于街头政治抗争行动来凸显“台独”议题,如“台湾独立革命军”等;还有通过学术活动等形式来鼓吹“台独”议题,如“台湾宪政推动联盟”等组织。
二、台湾岛内“独”派团体的功能发挥与运作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