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4.0时代的物质叙事与空间融合

作 者:

作者简介:
林少雄(1962- ),男,甘肃陇西人,博士,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艺术学理论、视觉文化与中国美学研究。上海 200444

原文出处:
美育学刊

内容提要:

从世界博物馆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其视觉呈现来看,目前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形态。1.0博物馆的展示空间主要呈现为“集装箱式”的空间特征;2.0博物馆不仅较多地考虑到展示空间,而且也为藏品定制设计专属空间,将博物馆建筑物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设计;3.0博物馆除了将建筑物作为一件艺术品,更重要的是其空间成为重要的展示内容。4.0博物馆基于未来时态的融合体验空间创造,超越现有博物馆侧重于历史空间、文化空间、物理空间、现实空间的观念,更加注重历史空间与当下空间、现实空间与虚拟空间、物理空间与心理空间、展示空间与研发空间、教育空间与娱乐空间的有机融合,最终以具有生命表征与体温特质、具有浓郁情趣及其亲和力、具有空间独特叙事能力、具有自生长功能的融合场域的建构为目标。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0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2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012(2018)04-0018-06

       一、博物馆空间的三个发展阶段

       从世界博物馆空间观念的发展及其视觉呈现来看,目前主要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或形态。第一个阶段笔者姑且将它称之为博物馆的1.0时代,主要以法国卢浮宫博物馆、英国大英博物馆、俄罗斯艾尔米塔什(冬宫)博物馆,以及中国故宫博物院为标志。它们的空间基本特征主要是利用现成的建筑,比如皇宫、军火库(如位于斯德哥尔摩的瑞典远东文物博物馆)等。在其展示空间上,主要呈现为“集装箱式的空间”特征。所谓“集装箱式”的空间呈现,主要指它按照原有建筑来将所有的因素拼装进去,所以在其空间上,一般都显得比较拥挤。而且在一般博物馆空间功能的收藏、展示、研究及其教育的四个功能划分中,它主要更多地体现出一种收藏的功能,或者说其收藏功能远远地超过了其展示、研究与教育的功能,所以笔者以“集装箱式”来概括它的空间功能特征。具体的数字也许可以更好地说明这个问题。比如说卢浮宫,它的总体展示面积大概约5.5万多平方米,藏品却有40余万件,如果这些藏品全部都被展示出来,那么卢浮宫的可展示空间中每平方米就需要摆放7件多的藏品,所以它的展示空间是非常拥挤和狭窄的。正因为展示空间的拥挤狭窄,所以在展示空间上呈现为“集装箱式的空间”特征,也就是将藏品或按国别,或按地域,或按类型进行集中的存放或者展示,这是第一代博物馆或者说博物馆1.0时代的空间特征。

       第一代博物馆,实现了其展示建筑空间功能的“位移”,即由浮华奢靡的皇宫或破旧无用的库房,转变为聚集人类文明精华的殿堂。卢浮宫本为“上演权力的悲喜剧的场所,阴谋、操纵、妒忌、阴暗的猜忌、恶毒的动作的聚集处,产生皇家荣耀与苦难的地方,弄臣和宫女寻欢作乐的热闹场所,美德的墓地,粗俗的中心,制造病态的怪想、贪婪的野心、黑暗的狂热、进攻外国的战争计划或针对异教徒或者附属臣民的屠杀的大工厂”,然而经过博物馆的功能转化,“它已经变成了为数众多主要是艺术的物品的宁静而又华丽的庇护地……我们在那儿至少看到了所有文明残骸的一鳞半爪”①。如果说1.0时代的第一代博物馆有效地利用现成的建筑物的既有空间,为各种文物及艺术品提供了一个专门的栖息地,那么问题也就随之而来,即各种既成的建筑空间,在其最初的空间设计中,没有专门考虑到其空间分割及其采光等功能方面的问题,这就需要去解决,于是第二代博物馆应运而生,或者说博物馆的2.0时代正式到来。

       2.0博物馆不仅比较多地考虑到了其展示空间,而且也为藏品定制设计专属空间,它的标志性建筑就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赖特设计,建于1937年,1959年开始正式对外开放的美国古根海姆艺术博物馆,成为博物馆2.0时代最重要的标志。以纽约的古根海姆博物馆总部为先导,先后在西班牙的毕尔巴鄂、意大利的威尼斯、德国的柏林、美国的拉斯维加斯、阿联酋的阿布扎比等地建成了古根海姆博物馆群。第二代博物馆,与第一代博物馆的以收藏文物为主不同,不仅以收藏与展示现代艺术作品为其主要内容,同时将博物馆建筑物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设计。除此之外,还有德累斯顿德国电影博物馆、悉尼歌剧院、上海歌剧院等。最典型的案例是位于澳大利亚墨尔本的伊恩·波特美术馆,无论是它的外立面或者是内部装修,全部当作一件艺术作品来做的。其外立面是用不规则的塑料片悬挂黏贴,进入一楼大厅以后,正前方的售票处上方,是斜条纹和视频装饰的窗饰。当观众沿着自动扶梯上去的时候,不规则三边或四边立方体的吊顶就开始营构出博物馆的现代景观,整座美术馆的内部空间,都以一个个不规则立方体来呈现,所有的窗户,没有一扇是方形或者是正方形的,都是不等边菱形的或者三角形的。这一件作品很典型地体现了2.0时代艺术博物馆的特征。

       2.0时代的博物馆虽然在博物馆建筑物外形及其内部空间设计中融入精心的艺术创意,但其相对固定的空间功能划分及其形态展示,逐渐会让生活节奏日益加快的现代人感受到一些束缚、繁琐,并产生新的审美疲劳,所以渴望博物馆空间新形态的出现,于是第三代博物馆由此出现。

       博物馆3.0时代,除了将建筑物作为一件艺术品,最重要的是空间成为重要的展示内容,这方面以日本濑户内海的丰岛美术馆最为典型。该馆是建筑商、建筑设计师和艺术家一起共同参与设计建造的,美术馆的整个建筑就是一件艺术品,因为它彻底打破了传统建筑的立面、廊柱、穹顶、门窗等要素,全部建筑只剩下一个壳,而这个壳和周围的环境建立了一种非常密切的融合关系,外面的风能吹进来,外面的青草气息能扑进来,外面鸟叫的声音能传进来,外面的阳光能够照进来,外面下的雨更能落进来。这里面所有的艺术品只有一件,就是这里面的水滴,它们从布置不均匀、筷子头粗细的小孔里头不断地渗出来,然后不断地流入微凹的地中间,接着顺着小孔又流下去。喜欢这里的人待三四个小时都觉得不够,不喜欢的人待三分钟都太多了。更重要的一点,该美术馆不仅展示艺术作品,也使我们对艺术作品的本质属性有了全新的拓展与认知:其一,对艺术作品的流动性及不确定性进行了理念的探索与形式的呈现。因为在一般传统的观念中,艺术作品一旦创作完成以后,它相对成为固定的、封闭的存在,即使是一件音乐作品,它也有一定长度的。但在该美术馆中,作为艺术作品重要内容的水滴,由于受到计算机的控制,所以其形状是处于不停变化中并富有流动性的。其二,艺术作品既处于相对完成形态,却又处于永远未完成状态,因为这里的艺术作品不仅处于随时开放的流动状态,它还可以使受众真正“进入”艺术作品。因为不同方位不同光线的不同反射效果,你不小心一脚就踩到水里面了(该馆需要脱鞋进入参观),它表征着人可以“进入”一件艺术作品,而这个“进入”并非心理与想象的进入,而是身体的、物理空间的进入,这是它非常重要的特点。由此可见,在3.0博物馆中,艺术不再是静态的、封闭的、停滞的概念,而是一种动态的、开放的、流动的范畴,这是艺术观念上的一个重大突破。由于艺术品和博物馆的同步创意、同时创作、共同设计建构,所以两者成为融为一体的相互有机组成部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