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农民观: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作 者:
李志 

作者简介:
李志,女,博士,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教授。

原文出处:
毛泽东研究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史上,毛泽东与马克思、列宁似乎持有不同的农民观,尤其是毛泽东的农民观似乎很难被纳入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谱系中。但实际上,毛泽东的农民观并没有偏离马克思与列宁在阶级分析方面所坚持的基本原则;相反地,毛泽东以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为原型所提出的农民观,是对马克思阶级理论的补充与拓展,在此意义上可被视为阶级分析法的一种中国式表达。


期刊代号:A2
分类名称:毛泽东思想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在毛泽东研究中,一个始终备受关注的话题是如何理解毛泽东的农民观,即毛泽东如何看待农民在中国近代革命(包括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的贡献、作用及地位。在围绕这一话题的诸多讨论中,列宁的农民观时常被当作一个参考系,而与毛泽东的农民观作一番比较。显而易见的是,毛泽东与列宁在农民观上持有不尽相同的看法,这一点甚至早在毛泽东自身的论述中就已经反映了出来。问题在于,毛泽东与列宁的分歧是如何发生的?这种分歧又意味着什么?在实际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中,这种分歧已经带来以及将带来何种影响?

       不仅如此,几乎所有涉及毛泽东与列宁农民观的研究,都或多或少地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农民观作比较,尤其是与马克思关于农民的那些负面评价作比较。依据马克思理论这一参考系,无论列宁理论还是毛泽东思想,都面对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这些后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是否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这些与东方的社会实践相结合的马克思主义思想,会不会偏离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般理论原则?换言之,在马克思主义民族化的大背景下,毛泽东与列宁的农民观,究竟如何演绎着理论与现实之间的张力?

       此外,由于中国近代革命发生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背景下,并不具备西欧发达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以及相应发达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式,所以,中国农民在这场特殊的革命中所承载的任务不仅仅是社会主义的与共产主义的,还包括将前现代的中国提升到现代社会的水平上,特别是包括将农民自身提升到现代社会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水平上。在这一问题上,毛泽东又将如何对待农民的这种改造与提升呢?农民是否有可能通过自身的力量完成这一历史性的转变呢?

       本文通过回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文本,特别是马克思、列宁与毛泽东关于农民的经典论述,立足于中国近代革命在条件、任务及目标等方面的特殊性,回应上述三个方面的问题,重新理解与反思毛泽东的农民观。

       一、小农:中间等级的一员

       正如恩格斯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所提到的,作为革命家的马克思是以参加推翻资产阶级政权以及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事业、以参加无产阶级的解放事业作为其毕生的真正使命①,换言之,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阶级斗争始终是马克思密切关注的问题。进一步而言,在马克思著名的阶级斗争理论中,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被视为资本主义社会里面的两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的斗争冲突最大程度代表了资本主义社会里的阶级斗争;与之相比,其他社会阶层至多是资本主义社会里面的中间等级,并不与资产阶级有真正意义上的对立关系,因而也无法产生出实质性的阶级斗争。当然,即便是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也并非自资本家与现代产业工人一出现就形成了的,只是当个别的资本家与个别的工人分别开始联合起来、组织有政治意义的对抗活动时,这两大阶级才算真正形成了。

       关于小农为何不是一个阶级的问题,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曾经借用“马铃薯”这一比喻作出过生动的回答:“法国国民的广大群众,便是由一些同名数简单相加而形成的,就像一袋马铃薯是由袋中的一个个马铃薯汇集而成的那样。数百万家庭的经济生活条件使他们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与其他阶级的生活方式、利益和教育程度各不相同并互相敌对,就这一点而言,他们是一个阶级。而各个小农彼此间只存在地域的联系,他们利益的同一性并不使他们彼此间形成共同关系,形成全国性的联系,形成政治组织,就这一点而言,他们又不是一个阶级。”②由这段论述可知,尽管小农在法国人数众多,确实构成一个重要的社会阶层,但就小农在生产方式上的分散性与政治活动上的无组织性而言,小农之间并未因为相同的利益而建立稳固的联系和政治组织。因而只是作为阶层而非阶级发生其社会影响力。

       小农不仅不被马克思视为真正意义上的阶级,在某些情况下还被视为反动的与保守的社会等级。从表面上看,马克思对小农的评价,尚且不及他对于资产阶级的评价,至少后者代表了社会发展的方向。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极度负面的评价呢?

       在回答这一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看马克思是如何理解包括小农在内的中间等级的。根据《共产党宣言》,中间等级主要包括小工业家、小商人、手工业者和农民。一方面,包括小农在内的中间等级是保守的。这表现在,由于中间等级所代表的是旧有的、封建的生产方式,所以该等级对自身利益的维护实质上就是对旧有生产方式的维护,是对过去的捍卫和对未来的抵制。在这一意义上,即使在某些情况下中间等级为了自身的生死存亡不得不与资产阶级作斗争,不得不与无产阶级结盟,但中间等级的这种选择并不代表真正地融入现代生产方式中,不代表拥护共产主义革命的解放事业。另一方面,正因为中间等级是保守的,所以在实际的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中,该等级中的成员有可能改弦易辙而转投到资产阶级麾下。换言之,中间等级与无产阶级之间的结盟只是策略性的,并非是基于共同的阶级利益与革命目标。一旦中间等级与无产阶级反目,就会导致该等级成为反动的一方,正如马克思在《路易·波拿巴的雾月十八日》中所展现的,这在欧洲革命史上真实地上演过。当然,马克思也曾在《共产党宣言》中设想过另外一种可能性,即中间等级真正加入无产阶级的队伍,成为真正革命的一方:“如果说他们是革命的,那是鉴于他们行将转入无产阶级的队伍,这样,他们就不是维护他们目前的利益,而是维护他们将来的利益,他们就离开自己原来的立场,而站到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