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组组长:毛子荣 课题组成员:郑灵仙、毛鹏岳、章晓燕(执笔)、陈英姿 创新审计组织方式,提高审计质量和效率,是实行审计全覆盖的重要举措,也是适应信息化发展趋势的必然要求,更是破解审计发展难题、推进人财物管理改革的内在需要。 一、目前主要审计组织方式及其特点 当前浙江省审计机关的组织结构主要依据被审计对象行业属性进行设置,专门对应管辖职责范围内的相关审计事项。审计实践中主要采用“同级审”“上审下”“交叉审”“联合审”等组织方式。 (一)“同级审” “同级审”指审计机关对管辖范围内的本级单位进行审计,如对本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情况进行审计监督。 “同级审”的优势在于:一是当地审计机关主动性强;二是在项目的人员安排和组织实施上统筹性强;三是审计人员熟悉本地经济社会发展和被审计单位情况,便于发现问题并提出相应意见和建议;四是审计成本低、沟通方便顺畅。不足在于:一是审计独立性相对不强,审计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容易打折扣;二是部分基层审计机关力量有限,专业能力不强,影响审计质量;三是部分问题容易屡审屡犯,较难有效整改。 (二)“上审下” “上审下”指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开展审计,如财政决算审计、专项资金审计等。 “上审下”的优势在于:一是审计独立性较强,审计结果相对客观、公正;二是审计力度较大,问题揭示和处理处罚容易到位,且可以借机解决一些当地审计机关较难解决的体制机制性问题;三是整改力度较大,审计效果明显。不足在于上级审计机关对下级有些情况不够熟悉,易导致审计成本偏高、效率偏低。 (三)“交叉审” “交叉审”指同级别的审计机关审计另一审计机关管辖范围内的审计事项,由上级审计机关组织开展,并在某一区域的同级审计机关间相互交叉实施。 “交叉审”的优势在于:一是审计独立性较强,避免地方保护主义和人情关系的干扰;二是弥补上级审计机关力量有限的缺陷,形成审计合力。不足在于:一是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地区间差异和审计人员业务能力水平对审计结果存在一定影响,容易出现交叉地区间审计质量不均衡的问题;二是审计沟通协调管理难度增大,审计人员素质不一,审计廉政风险监督难度加大;三是基层审计机关的压力更大,既要派出人员参加异地审计,又要配合做好当地审计组的保障和协调等工作;四是审计成本较高,且审计人员长期异地出差对家庭生活有较大影响。 (四)“联合审” “联合审”指整合各级审计机关力量,或是聘请外部人员参与审计,共同组成审计组开展审计实施。主要可以分为:上下审计机关之间的联合审计;审计机关不同业务处之间的联合审计;审计机关与内审、社会审计之间的联合联动审计等类型。 “联合审”的优势在于:一是可以较好整合审计资源,合理配置审计组人员的知识结构和能力水平,拓宽审计广度和深度;二是可以集合审计骨干力量对重点事项实行攻关突破,做深做透审计项目,提高审计质量;三是能够形成优势互补,如上下联审,上级审计机关可以发挥其优势带动下级审计机关业务能力提高,下级审计机关可以发挥其地域优势。不足在于:一是管理成本较高,审计组成员间需要一定时间磨合,容易出现分工不合理、职责划分不明确、沟通交流不顺畅的情况;二是抽调县级审计机关骨干力量时,加剧基层审计机关人少事多的矛盾;三是聘请社会中介机构人员成本较高,且内审人员和社会审计人员对国家审计工作方式需要熟悉过程,会影响实际工作成效。 二、进一步改进审计组织方式的建议 (一)强化项目计划统筹 合理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数量。根据审计资源的承载能力,科学合理地安排审计项目计划数量,将更多的审计力量关注风险更高的审计领域和审计对象,使有限的审计资源发挥最大效用。对机关本级的审计项目总量进行综合平衡,既要保证署定、省定统一组织审计项目,上级审计机关或其他部门抽调审计力量任务的完成,也要保证本级服务党委政府中心工作任务、自定审计项目的完成。省厅统一组织审计项目计划数量适当减少,提供更多菜单式选择的审计项目,控制全省各级同步组织实施的必选审计项目数量,以进一步增强基层审计机关项目计划安排的自主性。 明确统一组织审计项目的组织方式。年初计划时对统一组织项目明确各级审计机关组织实施要求、审计力量配置和时间要求等,尤其是重大审计项目更应提前明确,一般不进行更改调整,以利于各级审计机关审计工作的均衡安排,减轻临时抽调基层审计力量的冲击。 完善项目计划分配方式。在年度项目计划分配上,探索采取多种分配方式。对审计项目行业特征明显的项目(如财政同级审、政府投资审计等),主要按照被审计对象所属行业和业务处室主要职能进行分配,由相应业务处直接负责项目审计。对经济责任审计项目,除结合部门预算执行、专项资金审计调查等一起实施项目外,可采用平均分配方式,进行分解落实。对个别综合性较强项目,可探索实行审计项目组长竞聘制,由其在单位内部按照审计人员特长挑选精兵强将,整合人才资源,完成审计精品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