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出导向法”与对外汉语教学

作 者:

作者简介:
文秋芳(1950-),女,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二语教学、教师发展和国家语言能力等,E-mail:wenqiufang@bfsu.edu.cn。

原文出处:
世界汉语教学

内容提要:

本文首先介绍创建“产出导向法”(POA)的背景,接着描述POA理论发展的5个阶段,其中重点阐释第5阶段再次修订的POA理论体系,最后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POA需要注意的问题。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10 期

字号:

      一、问题的提出

      “产出导向法”(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下文简称POA)由北京外国语大学中国外语与教育研究中心团队创建,旨在克服中国外语教学中“学用分离”的弊端。POA继承了古代《学记》中优良的教育传统,借鉴了国外外语教学理论,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基本理念,强调学中用,用中学,边学边用,边用边学,学用无缝对接。经过10余载努力,POA理论与实践日臻完善,研究团队在国内外发表了系列论文(文秋芳,2008、2013、2014、2015、2016、2017a、2017b、2017c;Wen,2016、2017),POA多次成为国内外学术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主题,根据POA理念编写的《新一代大学英语》(iEnglish)(王守仁、文秋芳,2015)已在全国多所高校应用,现已取得了初步成效(参见毕争,2017;常小玲,2017;张伶俐,2017;张文娟,2017a),在国外学界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参见Cumming,2017;Ellis,2017;Matsuda,2017;Polio,2017)。

      2017年5月POA团队在北京召开“首届创新外语教育在中国”国际论坛。论坛上,加拿大多伦多大学Alister Cumming教授、美国密西根州立大学Charlene Polio教授等学者建议将POA应用到对外汉语教学中。在这一背景下,笔者从2017年6月开始,与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汉语青年教师团队进行多次集体研讨,改编现行教学材料,设计教学活动,讨论课堂教学实施和教学研究数据收集等问题。2017年9月正式开展教学实验,其结果初步证明了POA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可操作性和有效性(桂靖、季薇,将刊;朱勇、白雪,将刊)。笔者结合他们的教学实践和对POA英语教学实践结果的反思,对POA理论体系进行了完善,使之更适合对外汉语教学。

      我国对外汉语教学与外语教学同属于第二语言教学。逻辑上说,这两种教学应该有共享理论。遗憾的是,我国外语教师与对外汉语教师这两个群体之间无实质性沟通,更无共创理论的学术自觉。这两支队伍孤军奋战,显然不利于提高我国在国际学界的影响力。“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可以看作是两支队伍联合作战的初步尝试。下文将简要说明创建POA的背景,接着介绍POA的发展历程,其中重点解释最新修订的POA理论体系,最后说明POA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二、创建POA的背景

      外语人才的培养为我国40年的改革开放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然而,高校外语教育的质量还远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和学习者的期望,批评声不绝于耳。最常听到的批评是“费时低效”“高投入、低产出”“哑巴英语”等(李岚清,1996;井升华,1999;戴炜栋,2001;蔡基刚,2012:19)。笔者认为,尽管我国外语教学确实存在输入贫乏、交际需求不足的客观不利因素,但外语教育仍旧有许多值得改进的空间。根据POA团队的分析和梳理,我国外语教育存在的根本问题是“学用分离”。如果采用西方术语,就是“输入与输出分离”。①

      目前我国大学外语教学一般是每周4课时,其中综合课3课时,听说课1课时。综合课教学方式大致分为两类:“课文中心”和“任务中心”(Wen,2017)。总体上说,“课文中心”教学更为普遍,其历史长,影响广,可以进一步分为“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两种。这两种课文教学虽路径有异,但有着相似弊端,即重输入、轻输出。

      “自下而上”的课文教学盛行于二十世纪5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目前少数偏远地区仍在使用。所谓“自下而上”,指的是教学从语言形式的小单位到大单位。一般情况下,教师把课文分成若干个小部分,每个小部分包括一个或若干个自然段,段落的数量取决于每个自然段的长短。教学流程大致是:首先让学生逐段朗读课文,然后攻克单词,再解释语法,最后解释难句的意思。根据每个单词的不同用法,教师会给出若干例句。为了让学生记住单词的用法,教师会让学生将中文句子翻译成外文。就语法难点而言,除了处理文中的意思,教师往往给出更多例句,进行拓展。讲解难句最常用的方法是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文中原句意思。用这样的流程处理完整篇课文后,再做课文后面的练习。也有教师将文后练习与段落处理结合在一起。课后学生复习,包括背单词、背课文、做课文后练习等。为了检查上次课堂教学效果,教师通常让学生默写单词、做短文听写、复述课文等。上世纪70年代,笔者当学生时接受的就是这样的训练。毕业后,笔者也采用这样的方法教授自己的学生。这种教学关注的重点是语言知识和记忆知识的能力,至于学生如何能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交际活动中,似乎不是教师的职责。教师常说:“Practice makes perfect”(熟能生巧),目的是要求学生课外多练习。

      “自上而下”的课文教学始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当下使用极其广泛。所谓“自上而下”,就是教学从整篇文章的意义出发,而不是从单词、句子的语言形式出发。笔者通过观察多届全国大学英语教学大赛发现,多数参赛教师的教学流程包括:(1)预热活动(warm-up),旨在激发学生对新课文的兴趣;(2)略读和扫读(skimming and scanning),旨在让学生了解文章的概要;(3)分析课文结构(structure analysis),旨在让学生掌握课文的总体框架;(4)理解课文内容,穿插讲解少量单词和难句,旨在让学生了解作者要表达的内容;(5)做课文后的练习。少数教师会要求学生做与课文结构有关的产出活动。例如,张丹丹(2012:94-99)参赛所教课文的名称是:To lie or not to lie:A doctor's dilemma(撒谎还是不撒谎——医生的两难)。课后要求学生进行创造性写作,具体要求是: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1)To quit or to continue:A smoker's dilemma(戒还是不戒——吸烟者的两难);(2)To run or to stay:A thief's dilemma(跑还是留——小偷的两难);或者根据句式“To ________ or to ________:A ________'s dilemma”自我命题。很显然,这类创造性写作与所学课文中出现的语言项目几乎无关。总体说来,“自上而下”课文教学关注课文内容,对语言形式未给予足够重视。教学中没有循序渐进的活动,学生不能将课文中学到的语言知识转化为表达能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