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中期,欧洲人发明了一种凸镜投影装置,最初被用来展示“幻像”与“神迹”,以使人类能通过自身视觉去感知肉眼难见的超越性存在。曾经有观众把它称为“让人害怕的灯笼”(lanterne de peur)。①很快,这种投影装置便随着学者、游方艺人、工匠、耶稣会士、光学家们的足迹在欧洲迅速流行起来,成为巴洛克时代传教士和魔术师们热衷的道具。也许是因为与以幻术展示神迹的“魔术”表演发生了密切的联系,“Magic lantern”又开始成为它较为固定的名称。②不久,“魔灯”经由来华耶稣会士与海外贸易进入中国,被带进皇帝的宫廷和一些教堂,成为一种新奇的光学玩具。③自那时起,中文文献中便渐渐出现了一些不同的名称,指称这种源自“欧罗巴”的“黑屋奇景”。与此同时,传教士为了学习中国语言而编纂的各种官话与方言字书辞典也开始收录相关的器物名词。19世纪60年代前后,英华词典也急剧增加,器物名称的对应关系在其中亦有反映,不过在20世纪初来自日语汉字词的新名词“幻灯”流行之前,中文世界对于magic lantern的指称始终不太统一。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苏州和南京等地已经有了比较成熟的光学加工作坊,“魔灯”开始出现在这些地区的某些民众节庆活动中。④19世纪初,新教传教士来华,他们开始在中国各地使用透镜投影宣教、娱乐民众及开展天文、地理等科学教育,“魔灯”逐渐成为新教传教士在中国内地城乡宣教的重要辅助工具,遍及各地。随着德贞(John Dudgeon,1837-1901)等医学传教士在华活动的深入,它又成为西医教学的主要教具,以演示人体照片、解剖图像和讲解血液循环等。 17世纪末“魔灯”进入中国以后,它从具有宗教含义的光学玩具渐渐变成承载与展示西方科学及其实证主义精神的教具,并成为大众传播媒介,向中国广大民众展示之前无法通过“亲见”去体验的那部分世界。观察魔灯在中西文明接触互动背景下,于不同阶层、区域及社会文化中所经历的角色变化和由此产生的影响,对于讨论中国“现代性”的兴起,应能提供特别的切入点。只是,以往学界的相关研究尚显不足,有待于进一步的史实爬梳、细节重建及社会文化分析。⑤ 本文尝试从梳理魔灯在中文世界获得的各种指称入手,初步重建它与中国社会发生互动的各种具体场景,并描述“魔灯”与“镜影”是如何被制作、放映与传播的。在此基础上,讨论由此而来的近代知识生产、传播及消费模式的转变,以及知识分子的结社模式与发言位置变化等问题,希望能对近代中国特殊现代性的兴起作一些具体探索。由于文中主要处理自18世纪进入中国后至20世纪日语借词“幻灯”流行前magic lantern的情况,这个阶段的“幻灯”与现代幻灯技术在投影光源、幻片形态、播放模式、具体指称等方面都有很大不同,因此试以“早期幻灯”来统称,以彰其别。 一、Magic Lantern的早期中文指称 1671年至1672年左右,意大利耶稣会士闵明我(Claudio Filippo Grimaldi,1638-1712)⑥将魔灯带到了好奇并好学的康熙皇帝面前。⑦自此,从宫廷到民间,从北京到传教士足迹所至的内地城镇乡村,以及1841年后口岸城市中的华、洋社会,这种凸镜投影装置开始了它的中国历程,并发生了本土化改变,也由此获得了各种不同的中文指称。 揆诸文献,大致有两类涉及到Magic Lantern的中文名称:一为本土汉文记录,如贸易志书、光学制器著述、方志笔记、报刊文章等;二为各类在不同语言间建立“可译性”的字书词典。在梳理上述名物问题时,这两种文献记载既有联系又存在明显的区别。前者记录与体现了人们在器物与语言文字间尝试建立的各种认识与指称关系,后者则是通过观察各地语言现象而概括总结与固定下来的,时间上应稍为滞后。 在《现代汉语词典》2016年第7版中,“幻”字条下收录了“幻灯”一词,大致有两层词义,同时涵盖了幻灯机与幻灯片。⑧从17世纪中叶该装置发明至今,其涉及的具体技术虽然有过很大变化,但“透镜”“强光”“正像”“投影”等基本要素仍是相对固定的。因此下文就以这些要素为基准,检诸前述两类文献,以考索名物。而20世纪后,来自日语词“幻燈げんとぅ”的汉字借词“幻灯”在中文记载中大量出现,渐有统一之前的各种名称之势,并一直沿用至今。因此在讨论名物时,亦将“幻灯”一名的流行作为讨论相关问题的大致分界。 (一)译名“幻灯”通行前 早在18世纪,中文记载中已经开始出现了利用强光和凸镜投影成像的装置,来源应该是耶稣会传教士带来的光学玩具——当时欧洲发明的魔灯。在一个多世纪中,中文世界对这种装置有过各种不同的指称,反映了人们对于这种奇异光学器具的早期认知。目前关于中国早期摄影史的研究对“幻灯”这一部分的梳理过于简略,基本没有涉及名物。⑨ 1.照字镜、火字镜、放字镜和玻璃影画箱 检诸18世纪至20世纪的中文文献,海外贸易记录里很早就有关于魔灯的记载,指称各异。1751年出版的《澳门纪略》中提到的“照字镜”和“火字镜”就是欧洲人几十年前做出来的魔灯。后来郑复光在他1846年出版的光学名著《镜镜
痴》中,详细描述绘制了“放字镜”。他应该就是沿用了《澳门纪略》时代的提法。而1838年《粤海关志》则将其记载为“玻璃影画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