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NTERNET带给我们什么 八十年代初,一部名叫《未来世界》的美国影片在中国观众中引起了极大的反响,那些按照高科技思路描绘的未来图景实在是出神入化。可是在那个未来世界里,人类的文明价值也受到了严峻挑战。随着镜头情节急转直下,人们啧啧称奇的同时,也着实有些心惊肉跳。影片里边男女主角分别为报纸和电视记者,一次说到报纸和电视哪个更重要,俩人不由大吵起来。那位替电视台干活的女记者说:“将来的新闻世界肯定属于电视,报纸成了老掉牙的玩艺儿,只有那些无事可干的老太婆才会看报纸。”笔者身为报纸记者,当时对这种贬低报纸的“狂言”只能一笑了之。电视普及还不知是什么年月的神话,想在新闻界取代报纸充当“老大”,不啻痴人说梦。然而,时到今日,事情确实被那位气冲冲的女记者说中了。如今大多数人正是从电视上获取第一手新闻,而报纸上的报道愈来愈成为电视新闻的补充。尤其当重大事件发生之际,更是如此。比如,海湾战争期间,以文字为媒介的报纸就显露出滞后的特点。在那种瞬息万变的关键时刻,全世界的人们都把眼睛盯在电视屏幕上,接受由图像、声音共同组成的立体化的而且几乎与事件同步的新闻报道。甚至连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也是通过CNN电视网来了解在伊拉克的战况。可以说,海湾战争时期的新闻报道方式完全确立了电视在新闻界的霸主地位。这事情似乎印证了那个预言:报纸终将成为消遣为主、消息为辅的“无事可干的老太婆”看的玩艺儿。可是,正当电视界人士额手庆幸之际,一个叫做INTERNET的幽灵已经在世界各地游荡开了。 INTERNET一词,通常译成互联网络。它是六十年代在美国联邦政府资助下发展起来的大型计算机互联网络,最初在冷战背景下,以某些战略性的科学研究为主题,八十年代后逐渐扩展到文化乃至商业领域。目前,全球已有一百五十多个国家的近四千万用户在网上漫游。1994年美国纽约《世界日报》刊登余怡青的文章介绍说,INTERNET也就是信息高速公路,是一种将各种高科技信息手段结合在一起的网络,可以传送文字、声音、影像或者是三者的组合。目前经由不同管道进入家庭的电话、无线和有线电视、报纸杂志等文字资料,未来可由一条光导纤维线路,传送进类似今天的电视机里。而这种新的电视机与现在的大不相同,它结合了电话、电视以及电脑的功能,而且可以阅读网上的报纸和杂志,通过远程访问“借”阅图书馆里的图书,并把它拷贝下来……。总之它是一个多媒体,也是一个多元化的视听娱乐工具,使你有更多的选择。信息高速公路最大的革命来自它无与伦比的传送容量和速度。从理论上讲,目前全美国的广播、电话的信息总量加起来,一条光纤就可以传输了,一整本大英百科全书的信息一秒钟就可以传输完。与目前传统的报纸、电视、广播、期刊的单向传播不同,信息高速公路服务的最大特点是双向传播、互动沟通和个人化服务。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索取信息,而不是被动地接受信息。信息高速公路“通车”后,可以使现在的和过去的文字、声音、影像,经过数字压缩技术处理后,保存在网络资料库里,并加以分类,编制检索系统,可以随时调用。这种资料库种类非常繁多,早在1993年,盖尔公司(Gal Directory data bases)就列出了5210种资料库,五花八门,应有尽有。它是一种巨大的、没有围墙的没有馆员的图书馆。按照美国目前竞争信息高速公路工程的大富豪埃利森的设想,多媒体数据库将成为全球商业和学习的中心,它们将成为信息高速公路上的重要目的地。90年代初,一般大众还没弄清信息高速公路是怎么回事的时候,传播业的巨头们已经忙不迭地合并结盟,抢占市场。美国政府也全力支持建设高速公路。在1992年总统大选期间,克林顿和戈尔都打出信息高速公路的旗号,作为振兴美国经济的主要途径之一。1993年美国大西洋贝尔公司发表了以320亿美元的空前巨款收买最大的有线公司TCI的计划,一举掀起了全美信息高速公路热。在美国,目前光纤已经铺设到全国各地。几大电信传播公司就在最近这一两年内推出了好几项为INTERNET网络服务的尖端技术,使用户不仅可通过这个覆盖全球的国际网收听和收看广播和电视,跟远在万里之外的亲友互通音讯,而且还可以设置个人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此外,有些公司还开发出十分诱人的多媒体通信技术,如美国VDOnet公司推出的一项名为VDOnet的新技术,就用于INTERNET网上传送活动电视图像。该公司的首席执行官称,这项技术可使每一位上网的用户都能够拥有自己的电视台。大名鼎鼎的美国微软公司总裁比尔·盖茨在他所写的《未来之路》中信心十足地告诉我们,未来的时代是信息高速公路的时代,这场“革命”带给我们的影响目前尚难估量,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它将整个地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也许有人会对他的“口出狂言”不以为然。但比尔冷静地让我们去看一下几个带有讽刺意味的历史例证——1878年,牛津大学的一位教授把电灯看作骗人的玩艺儿;1899年美国专利局的某位委员下令拆毁他的办公室,原因是“天底下发明得出来的东西都已经发明完了”。 其实盖茨写完这本书的时候,我们站在大洋此岸已经看见INTERNET的眩人光芒了,所以我们不怀疑那些电脑网络专家们预言的现实性,作为报纸新闻工作者,我们关注的是INTERNET将在多大程度上改变我们延续了150年的新闻传播和接受方式?我们能否继续为社会工作下去,或者说将以怎样的方式来从事新闻工作? TO BE OR NOT TO BE…… 这样的时刻,《汉姆雷特》那句著名的台词便幽灵般地萦绕在我们的耳际——To be or not to be……。这句话有人译作“活着还是死去”,有的翻成“是或不是”。此刻对我们来说,意义是一样的。八十年代初,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预言,农业革命和工业革命之后是一场信息革命,而信息产业将大有可为。新闻亦属信息行业,因而在它的身份证上便多了一个第四产业的名称,被冠以“朝阳工业”的美称。可是,一向以新闻界老大自居的报纸,怎么突然成了奄奄欲坠的夕阳了呢? 追溯历史,报纸是有些年头了。上个世纪中叶,两位美国人先后发明了高效率滚筒印刷机和印报用的卷筒纸张。到1868年,《伦敦时报》已用卷筒纸双面印刷,每小时可印1.2万张报纸。信息载体的大量复制保证了新闻传播的覆盖率,所以直到广播出现之前,报纸一直高枕无忧,起着沟通社会信息的核心作用。可是,当出现不同媒体竞争的局面时,表面的覆盖率就不能说明公众的接受程度了,因为无线电发射技术也能使广播的覆盖率达到饱和程度。至于后来电视能够加入竞争,显然不仅仅是微波通道或卫星传送装置的功劳。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既然任何大众传媒都具有大面积传播的技术保证,真正的竞争就不会简单体现在传播的空间范围,而是信息的传输方式、速率以及与之相关的公众接受兴趣。最初,广播对报纸形成挑战的时候,收音机的普及程度还很底,日后这种媒体的迅猛发展正是由于它传输的信息来得快。不用说,电视传播的即时性也是它胜于报纸的地方,而且它提供的声音和图像更使得公众的接受兴趣大增。从报纸、广播、电视三大媒体的竞争态势来看,市场的原动力无非在于这样两点:一是信息传输速率,一是传播媒介的多样化——对受众来说,那就是更加合理地调用了接受感官。可见,新闻媒体的发展历程本身就孕含着多媒体的要求。其实,相对报纸、广播而言,电视也可以算是一种“多媒体”了。那么,我们现在谈论的INTERNET,是否还是电视那一路玩意儿,只是扩大了信息容量和覆盖面,又添了某些新花样而已?当然不是。如果仅仅从传播者的传统立场上考虑问题,大概还看不出这种新兴媒体将给新闻和大众传播带来多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