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词转动词现象(noun-to-verb conversion,下称“名转动”)在各种语言中普遍存在,已在生成语法、认知语言学等理论框架下得到广泛研究,涉及名转动的手段、名源动词(denominal verb)的语义、分类、在不同语言中的差异及其原因等。其中一个核心问题是原生名词(parent noun)与名源动词之间的语义关系,它涉及为什么有些名词容易转为动词,而有些名词一般不能。以往研究主要从动词语义出发,看原生名词在名源动词的论元结构中担当什么论元角色,名源动词的分类基本上就是格的分类,如处所动词、施事动词、工具动词等(Clark & Clark,1979)。Hale和Keyser(1992、1997)进一步提出名源动词是原生名词从论元位置通过移位和句法合并推导出来的。尽管不少学者(如Clark & Clark,1979;Kiparsky,1997;徐盛桓,2001)都曾提到,动词化受原生名词语义的制约,但因为对名词语义的内部结构缺乏细致描写,到底哪些语义成分在动词化中起作用,一直未有定论。生成词库理论(Generative Lexicon Theory)中的物性结构(qualia structure)提供了名词语义结构的描写框架(Pustejovsky,1991、1995),为这一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新思路。基于这一理论,前人分别对西班牙语(Schroten,1997)、英语(Joh,2001;Nakatani,2003;Baeskow,2006;Jun,2009)、汉语(宋作艳,2013;任荷,2014)和意大利语(Fabrizio,2013)中的名转动现象做了分析,发现名词的物性结构信息是其动词化的语义基础。 物性结构概念的引入使名转动研究正式走向名词视角,此视角与动词视角完全相反,从名词语义出发,看名源动词在原生名词的物性结构中担当什么物性角色。目前相关研究还停留在语言事实描写上,未上升到两种视角的理论层面,更未厘清两种视角的关系。因此,对名词视角研究的优势和理论意义尚未有系统证明,对名词义如何实现为动词义也缺乏解释,这正是本研究的出发点。下文首先介绍研究视角的转变过程,然后证明物性结构在名转动中的语义基础作用及其与论元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之后通过更多语言的实例证明名词视角的普适性,再之后证明名词视角可以对相关问题作出更好的解释,最后进行总结。 2.从动词视角到名词视角 关于名源动词的语义来源,经典的研究是Hale和Keyser(1992、1997)对处所动词(location verb)和放置动词(locatum verb)的分析。处所动词由指示放置地点的名词转化而来,如(1b)中的corral(圈);放置动词由指示被放置物的名词转化而来,如(2b)中的paint(漆)。汉语中的“圈(juān)”和“漆”也分属这两类动词。
Hale和Keyser认为名源动词是原生名词通过中心语移位(head movement)和句法合并(incorporation/conflation)等句法操作推导出来的,其基本假设是意义源于句法推导。如图1所示,指处所和放置物的名词都在
的位置,通过移位依次与介词P、动词
和
结合,分别生成处所动词和放置动词。两种动词涉及两种不同的位置关系,主要是介词P不同造成的,处所动词涉及“中心重合(central coincidence)”(即密切接触),而放置动词涉及“终点重合(terminal coincidence)”。 根据Hale和Keyser的理论,有的名词不能转为动词是因为相关推导违反了句法原则。下面(3)的推导不成立是因为
(horse)与
(put)合并违反了中心语移位的限制条件,即只允许中心语一补足语(head-complement)关系中的合并;(4)的推导不成立是因为违反了“不能将间接宾语合并在动词中”这一句法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