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论”(methodology)和“研究方法”(method)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在语言研究中厘清两者的联系和区别,有助于我们更科学地选择恰当的方法论和相应的研究方法,准确定位自己的研究。本文将对两者的联系和区别进行梳理,阐述话语研究方法论的基础定位和四个维度,讨论会话分析、话语分析和批评话语分析这三种话语研究的认识论和研究方法,最后介绍话语研究方法的程序。 2.方法论 本节主要讨论三方面的内容:对方法论这一概念的看法,回顾方法论的历史演变,介绍话语研究的方法论。 2.1 方法论的概念 McGregor和Murnane(2010:419-27)认为,方法论指任何自然的、社会的或人类的科学研究的理论基础和哲学假设,是普遍适用于具体学科的范畴、原则、理论、方法和手段的总和。方法论塑造了整个知识体系的多样性,解决的是新知识产生的普遍原理或公理问题。方法论可分为三个层次:哲学方法论、一般科学方法论、具体科学方法论。哲学方法论指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探索实现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一致的最普遍、最根本的方法理论,是各门科学方法论的概括和总结。一般科学方法论指研究各门具体学科,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适用于众多领域的方法理论。具体科学方法论指研究某一具体学科,涉及某一具体领域的方法理论。 2.2 方法论的历史演变 纵观西方哲学方法论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三个阶段:1)经验主义;2)实证主义;3)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 2.2.1 经验主义 经验主义是逻辑实证主义的前身,认为知识起源于感觉,理论应建立于对事物的观察而非直觉或迷信。经验主义反对理性主义主张的“知识从理智中来”的唯理性论。经验主义先驱与代表人物有Francis Bacon、John Locke、George Berkeley和David Hume等,其中Bacon被誉为经验主义之父。Bacon(1902[1620])提出科学知识基于归纳性推理以及对事物的仔细观察。人类在自然进程中观察和思考的深度决定了其理解自然并付诸实践的程度。Bacon主张用质疑的、系统的方法获取知识,避免自我误导,此方法被称作“培根法”。 2.2.2 实证主义 Auguste Comte在19世纪中叶创立了实证主义,摒弃了形而上学基于抽象范畴与概念去理解世界的方法,认为人的知识多囿于其可直接观察的范围之内。Comte(2009[1848]:34-5)认为人类对事物的思考经历了三个阶段:神学(theology)阶段、玄学(metaphysics)阶段与实证阶段。他坚持认为知识仅源于经验,一切科学知识都须建立在观察和实验所得的事实基础之上,并提出了观测—归纳的方法论。实证主义的方法论推动着哲学学科以及整个人文和社会科学的进步。但是对它的质疑与批评也日益激烈,主要针对以下问题:直接体验是否是科学知识来源的坚实基础?科学研究是否只关注可观察的现象,而排除抽象与假设?如何区分观察的语言与理论的语言?理论的概念与可观察的事实之间是否存在一一对应关系(Blaikie 2007:183)? Kuhn(1996[1962])对逻辑实证主义的批判则是从更宏大的角度展开的,他认为个体理论甚至整个世界观都会时而伴随证据的变化而变化。科学不是通过已有事实与理论的积累而得以发展的。因此,他提出了周期性的模式,依靠科学革命催生新的研究范式。 2.2.3 诠释主义 诠释主义是对实证主义的定量分析法与质性分析法的碰撞、批判、求同与修正的结果。诠释主义的不少观点起源于德国,前身为社会科学学术流派阐释学(hermeneutics)以及现象学(phenomenology)。作为传统实证主义的批评者,诠释主义反对将自然科学中的中立式观测、通用法则应用于社会科学研究。诠释主义主张人类对世界的体验,并非是对外界物质世界的被动感知与接受,而是主动的认识与解释。在诠释主义看来,现实世界是人类对于不同行为与状况解释的产物,即现实世界的真相是由人的思想主观构建出来的,而不是客观且唯一的。 诠释主义认为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应与自然科学不同,坚持社会科学研究者要认识到,人们的概念、想法、语言决定他们对社会世界(social world)的看法。诠释社会科学最早的代表人物有Wilhem Dilthey与Max Weber。Dilthey(1972[1883])坚持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田畦,即:哲学的核心问题是生命,它关注的是人的体验与理解。Weber(1991[1922]:7)指出社会科学是要研究有意义的社会行动,并且提供行动与它引起的影响之间的因果解释。显然,这一方法论强调的是对社会行动的解释、理解和认识,对话语分析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2.3 话语分析的方法论 2.3.1 话语分析方法论的哲学基础 话语分析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很多学者认为,它的出现是当时学界对诠释学的哲学讨论、结构主义发展以及人文社会学科新范式兴起的必然结果(van Dijk 1985;Bondarouk and Ruel 2004)。而诠释主义为话语分析的方法论提供了最直接的哲学基础。在诠释主义看来,解释是无止境的,或者是开放的。解释是在解释者的经验、知识、时空、文化和历史框架内赋予篇章(话语)一个意义。诠释主义认为,解释者(分析者)会从社会事件(话语)中获得意义,解释者在篇章(社会事件)与之前人们建立的各种解释、历史、背景和不同人对事件意义的描述之间建立联系。对社会现实的陈述成为连结这个社会现实和陈述者之间的联系,要理解这些陈述,自然离不开陈述产生的情境和环境(Bondarouk and Ruel 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