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60年代,英美教育哲学受分析哲学的影响,有了很大的改变。美国的谢弗勒(I.Scheffler,1923-2014)在1954年正式标举分析的教育哲学(analytic philosophy of education),英国的皮德思(R.S.Peters,1919-2011)也在伦敦大学高举“概念分析”之旗帜——时人誉为伦敦路线,近年来众多学者称之为“盎格鲁—撒克逊教育哲学”。两国各自分途发展,分进合击,直接促成了英美世界教育哲学学术地位之提升。诸多因素使然,在1980年代以后,教育分析同时受到方法论及其相关主张过于偏向理性论之批评。有关教育分析哲学的源起、重要人物、相关发展,中文世界的文献很多,本文希望略其所详,而详其所略。笔者将首先提出一般对分析的可能误解,再概览中文世界的引介;接着,本文将检视半个世纪以来英美教育分析哲学主要的具体教育主张,梳理其议题及相关争议,大致划分为前期(1960-1980)及后期(1980以降)之发展重点,尤其梳理近三十年来所受到的质疑;最后提出对华人世界之启示。 部分人士对于教育分析,常会顾名思义,仍循传统学派的方式,直接将分析哲学本身的主张视为教育分析哲学的主张。或许原因是来自维也纳学派学者弗雷格(H.Feigl)在1954年全美教育研究会之论文(Feigl,1955)。该文明白地标举逻辑经验论者对教育目的之反思,受其影响,部分美国教育论著也会以想当然的方式去详述教育分析哲学,直接从分析哲学立场演绎其教育主张。例如,分析哲学在伦理学的主张之一是情绪论(emotive theory),就有人误以为教育分析哲学把教育价值视为一情绪。就笔者所知,似没有任何教育分析学者有此主张。再者,许多学者过度强调教育分析学者只是澄清教育概念,而不提任何教育主张。或许,1960年代的分析学者为了突显“分析”的利器,曾有如此之表达。盖学派开创之初,或与人咄咄逼人之憾,而流于“蔽于辞而不知实”的印象(欧阳教,1988,第38页)。如果我们花点时间深入研究教育分析学者的重要著作,仍可通过分析,形塑出其教育理想,而这些教育理想或主张,也均可在传统教育哲学中觅得理论基础。这样看来,教育分析与传统教育哲学,也不全然泾渭分明。 受篇幅所限,笔者无法全面检视教育分析哲学的所有成果①。本文期许能通过论文标题的提问,直接陈述教育分析哲学处理过的重要议题,而不再拘泥于前述误解,从而更能直入尔后教育哲学论题之反思。笔者也将在篇幅许可的范围内,尽可能列出重要的作品,以方便读者按图索骥。在此之前,先让吾人概览华人世界对教育分析哲学之引介情形。 二、华人世界的引介 (一)台湾地区 二次大战后,台湾与西方世界的联系较为密切。吴俊升在1935年初版的《教育哲学大纲》,在台有了增订本,对1960年代英美教育分析哲学有专章介绍,以“逻辑实证论与教育”称之(吴俊升,1973)。年轻一代的欧阳教自1965-1969年负笈英国,师从皮德思(R.S.Peters)、赫斯特(P.H.Hirst)等大师,与怀特夫妇(J.White,P.White)有同窗之情。他的《教育哲学导论》(欧阳教,1973),影响深远,使台湾得以同步于1960年代以降英美教育分析哲学之发展。欧阳教在台将伦敦路线称为“观念分析学派”。之后,除了欧阳教自己不断的介绍外(欧阳教,1985;1988),邱兆伟(1986)主要介绍谢弗勒《教育的语言》,后由林逢祺译出(1994);陈迺臣(1990)引介索尔蒂斯(J.F.Soltis)之成名作《教育概念分析导论》,也由简成熙译出(参见简成熙译,1996)。继欧阳教之后,20世纪90年代从英国学成返台之但昭伟、李奉儒、苏永明、林逢祺、林建福等都深受伦敦路线之影响。2000年后,仍不断有学者留英归国,如洪如玉、王嘉陵、陈延兴、陈伊琳等。这些老、中、青三代的成果,共同构成了二次大战后台湾教育哲学学术发展最鲜明的学术成果——分析的传统②。 (二)中国大陆 大概是在改革开放后,英美分析的传统才逐渐为大陆学者所重视。不过,瞿菊农在“文革”前的1964年,就已翻译美国学者白恩斯(H.W.Burns)和白劳纳(C.J.Brauner)合编之教育哲学文选(Burns & Brauner,1962)。该书有4篇,共收录29篇鸿文。瞿菊农(1964)取材第3篇,在这本名为《当代资产阶级教育哲学》之译著中,收入谢弗勒1954年《迈向教育分析哲学》一文,这可能是华人世界最早引介美国教育分析哲学之纪录。郭晋华在1970-1980年间完成的《1955-1979年西方教育哲学发展趋势》《欧美教育哲学简介》,都以极大之篇幅介绍教育分析哲学(郭晋华,1996,第276-315页)。虽然没有太多的文证来评估前述文献的影响力,不过,陆有铨(1993,第379-422页)的《现代西方教育哲学》的专章引介,应该算是影响尔后大陆学子最重要之著作。李玢(1991)、石中英(2001;2002)对英美教育哲学有最完整介绍,开创一新视野。之后,一直有学者引介,如李贤智、杨汉麟(2008),宁波、王媛媛(2009),王海涛(2010)等。这些文献相互之间,也共享了相同之概念与文献,大致已达到催生之功能。虽则如此,无论是台湾或大陆,仍有许多引介有前述对教育分析误解之处,未来实可强化分析所引出之具体议题,作更细部之阐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