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语义演变造成新词的两种模式 一个语言系统内,词语的语义经常变化,产生新词,并造成词汇的替换,例如:(汪锋、王士元2005)
如上所示,汉语中“树”这个形式自战国时期开始从“种植”义变到“树木”义,跟早先表示“树木”义的“木”产生竞争,这一态势一直持续到东汉,最终“树”获得胜利。② 如果以F表示形式,M表示意义,T表示时间,以上演变模式可以总结为下表:③
还有一种常见的模式是语义变化造成新词,但并不造成词汇的替换,④例如:
汉语中的“听”这个形式在汉魏时期从“听治”义变出“厅堂”义,⑤演变出来的“厅堂”义是语义创新,之前没有一个单独词汇形式来承担该意义,也就是这一语义变化创造了一个新词F1“M2”(听“厅堂”)。 二、词汇借贷造成新词的两种模式 如果一个语言向其他语言借贷词汇,常见的情形也有两种,即替换性借贷和互补性借贷(参见陈保亚1996:83-86)。替换性借贷是指受借语言中的词汇被施借语言中的词汇替代,从形式和意义配合的角度来讲,是指借贷的施受双方在接触之前各自用不同的形式来表达同一词义,接触之后,施借语言借来的新词与受借语言的旧词就产生了竞争,并最终造成词汇替换,例如:
该模式可以概括为:
互补性借贷是指受借语言中的词汇从形式到意义都是从施借语言中借入,在与施借语言接触之前,受借语言中没有该词,就没有竞争的情况出现,例如:(周耀文、罗美珍2001:337)
该模式可以概括为:
对受借语言而言,F1“M1”就是一个新词。从传播角度上来讲,就是从施借语言传递到受借语言。 三、词汇的内部传播与外部传播 新词(形式新或者意义新)既可以源于语言内部,也可以借自语言外部。这一区分的前提是语言内部和外部之间的界限存在。(Wang 2006;汪锋2012)任何语言形式的传播都要依靠使用语言的个体来实现,而语言的个体由于某种共同性形成不同的语言群体。下页图表示一项创新(新词)从语言群体L(I)传播到L(II):
如果在语言群体L(I)(包括个体P1、P2、P3、P4)和L(II)(包括个体Pa、Pb、Pc、Pd)之间没有边界,那么从P3到Pa的传播就和其他内部传播一样了(比如P1和P2,或者Pd和Pb之间的传播)。然而一旦由于某些原因,二者之间的边界得以形成,个体P3和Pa之间的传播就不再与其他传播一样,而变成了所谓的借用(或者说外部传递)。
在承认语言边界的前提下,综合第一节的内部语义演变和第二节的外部借贷,新词的出现至少有四种模式。因此,如果要讨论某语言中某个词的来龙去脉,就要根据各种证据来确定这个新词的传播过程属于以上模式中的哪一种。为了确定某语言中的某个新词的来源,有两个关键问题要考虑:1.传播链条的确立。建立词汇之间的关系需要根据历史比较法,即,建立严格的语音对应和语义关联,通过分析不同的对应模式或者通过语音相似与语音对应的不同来分析联系上的不同。2.时间深度的测算。新词是相对于之前的状态来说的,传播需要时间,先后顺序就与传播方向密切相关。 四、*la“茶”的起源与扩散 茶起源的确切地区和时代目前没有定论,但主要证据都倾向于距今2000年左右,(参见陈宗懋、杨亚军2001:1-9)相对于语言的历史而言,这个年代就比较晚了。在讨论茶的起源和扩散中,语言证据有重要的作用。不同语言之间“茶”的词汇形式在历史上的关联,同源或者借贷,对茶文化的传播路线提供了很重要的依据。(周振鹤、游汝杰1986:129-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