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与社会:近代中国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与影响

作 者:
关心 

作者简介:
关心(1983- ),女,河南郑州人,历史学博士,郑州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博士后在站人员,郑州大学音乐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外音乐交流史,近代社会文化史研究。河南 郑州 450002

原文出处: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近代中国的学校音乐会肇始于教会学校,兴盛于位于中心城市的高等学校。学校音乐会在中国的逐步发展,是中西文化碰撞与交流的结果,体现了西洋与传统的交融,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学校作为引入西方近代音乐艺术的重要渠道,成为新型音乐人才培养以及音乐文化传播的重镇。学校音乐会在校园内外定期举行,通过表演的形式展示了学生的音乐才艺,传播了高雅的音乐文化,不仅带动了知识阶层中更多的人对高级娱乐文化的审美认同,而且由学校辐射到社会上,引导了民众对高雅艺术生活的审美认知。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与发展反映了近代中国知识阶层及城市上层民众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K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359(2018)01-0124-06

      学校音乐会是随着“西方文明”传入中国而发展起来的新生事物。留学教育的出现、近代学校体系的形成,为中国音乐教育的兴起和学校音乐会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学校音乐会的兴起与逐步兴盛,在高校和社会上产生了重要影响。近代中国音乐会与社会的互动,显示出特有的时代特征和社会意义。

      一、教会学校:音乐课的开设与音乐会的肇兴

      鸦片战争之后,根据《中英南京条约》之规定,外国教会在中国沿海一些开埠口岸城市开始传教布道。为了扩大教会影响,他们又把创办学校作为新的传教手段,教会学校由此产生。后来随着局势的发展,教会学校又逐步蔓延到内陆各地。早期教会学校除了对学生灌输宗教信仰之外,也传授西方文化,音乐教育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

      (一)从开设唱歌课到开设琴科。教会学校按照西方教学方式和内容对中国学生开课施教,课程中普遍设置了唱歌课。据史料记载,20世纪之前,一些教会学校在创办时就开设了音乐课[1]1-7。进入20世纪之后,开设音乐课的教会学校越来越多。在教会学校普遍开设唱歌课的基础上,专设琴科的现象也开始出现。譬如上海经正女学,1898年开办之初就开设了琴科;圣玛丽亚女子中学,1903年增设了琴科[1]11-20。上海中西女塾的音乐课以琴科为主,据该校第二任校长薛正回忆,选琴科的学生比较多,占学生的三分之一以上,教材选取的都是西方古今音乐家的作品[2]104。此外,一些专业的音乐学校出现,如1910年天主教徒创办的北京音乐传习所,就是一所专门传授西方音乐的专业学校。该校以基本乐理、和声、唱歌、器乐为主课,所用的乐理教科书都是外文教本[1]14-34。在教会学校就读的学生,多数都能接受到西方音乐文化的基础知识,受到音乐基本训练。

      随着教会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一些成绩优异的学生还参加社会上的演出活动,在民众中产生了很大影响。1918年5月17日,上海中西女塾的学生曹淑贞、夏路得在学校举办毕业音乐会,有媒体对此作了专题报道和评述:“昨晚,一场精彩的钢琴音乐会在中西女塾举行……通过聆听这场经过高水平训练的中国女孩的音乐会,使西方人知道了迄今为止尚不知道的一点,那就是中国女孩所具有的技术能力,能够演奏出相当有难度的钢琴作品……远远超过了其同龄的西方女孩所能达到的水平。或许是由于演奏曲目灵魂特质认识的不同,或许由于演奏技巧的不同,我们必须承认,这两个年轻女孩在西方人眼中营造了不一样的音乐效果。”[3]厦门鼓浪屿毓德女学开设有音乐课程,除了对学生进行基本的音乐素质的训练外,还将学生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扩展到社会上,“1916年,一部由33名学生和一支小小的管弦乐队伴奏演出的名为《明亮的星》的大合唱,对(鼓浪屿)华人社会乃是一场全新的尝试”[4]7。此后,鼓浪屿寻源书院的音乐教师乔治·库特(Rev.George Kot),也组织起了一个约有20人规模的小乐队。这支乐队在导师严厉的指导下,刻苦训练,技艺水平提高很快,许多教会的庆典和城市公园的音乐会,都请他们前往演奏。厦门鼓浪屿是英美教会在闽南传教的中心,教会学校密集,音乐教育发达,鼓浪屿教会学校的音乐联合演出,曾产生一定影响。如在1921年的圣诞音乐会上,毓德女学、寻源书院的男女学生的合唱曲,为节日活动增添了气氛和光彩[4]9。

      (二)组织多种类型的音乐活动。教会学校经常组织多种多样的音乐活动。如唱诗班的歌唱演练,学生毕业典礼的音乐演出等,继而发展为合唱节。

      基督教教会注重宗教礼仪、宗教仪式,礼拜时要唱赞美诗,歌颂圣主。因为教育要服务于宗教,教会学校将宗教活动作为要事。教会学校教学生歌唱并组织唱诗班,都是重要的教学活动。学生与学校之间也常以唱歌进行联欢活动,联络情感[5]。唱诗班活动有助于音乐教育的发展和音乐会的开展。

      一些条件较好的教会学校,会利用各种时机举办音乐活动,如学生毕业典礼,会组织类似于音乐会的演出活动。上海的清心女中就是一所条件较好的教会学校,时人回忆,学校有钢琴专科,“每年琴课生毕业时,亦举行毕业典礼”[6]。在毕业典礼中加入音乐演出,以展示学生学习成绩,此时器乐演奏一定是主角,这无异于举办了一场学生毕业音乐会。

      随着教会学校的增多,唱诗班也在增多。各个学校的唱诗班都组织歌唱排练,唱诗班的歌曲不仅在宗教仪式上表演,还用于各校学生的交流活动。由此衍生出合唱队、合唱团,并出现了定期举办“合唱节”的新举措。1902年4月,福州教会学校举办第一届合唱节,引起当地民众的极大热情。在仅能容纳2000人的教堂里,由于涌进了太多热情的观众,整个教堂被挤得水泄不通,音乐活动带给人们许多快乐,演出效果让人们极为满意[5]。之后,合唱节固定下来,每年持续不断。合唱节反映出当地学校音乐教育的发展和人们对音乐活动的重视,随着合唱节活动的影响越来越大,喜好歌唱艺术的人也日益增多。

      教会学校在早期音乐教育和音乐文化的推广方面影响很大,培养出一批早期的音乐人才。如1906年创办的厦门女子师范学校,是国内首批女子师范学校之一,课程安排中有音乐。当时岛上有条件上学的女孩子都慕名入该校读书。该校培养了林巧稚、黄萱、黄墨谷等优秀的女学者,也造就出了杰出的音乐英才。如音乐教育家周淑安,1911年毕业于该校,1914年起赴美攻读音乐艺术,1921年学成回国,之后长期从事音乐教育,被誉为中国现代音乐的先驱者[4]5-7。当代老一辈音乐教育家中,多有教会学校学习的经历。声乐教育家潘恩泽1927年出生于重庆,自小学开始就读于教会学校。每当做礼拜、学唱歌的时候,她都感到很有趣,教会学校的歌唱课程对她很有吸引力,“那时我从小学到中学都是在教会学校学习,我的音乐教育(声乐)就是在那个教会学校启蒙的”[7]。

      二、高校:学校音乐会日渐兴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