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美学研究的学术历程至今不到百年。今日见到关于《庄子》美学研究较早的文字,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宗白华先生的《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其次是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但是,在《美学散步》中,宗白华先生关于《庄子》美学的论述只是画龙点睛或惊鸿一瞥。徐复观先生的《中国艺术精神》虽然1966年在台湾出版,但直到1987年才由春风文艺出版社在大陆刊行。在大陆学界最早全面论述《庄子》美学的论文,始于20世纪80年代之后。其中施东昌、皮朝刚等先生的研究论文可圈可点。① 1984年李泽厚、刘纲纪主编的《中国美学史》第一卷出版(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在学界引起重大关注。书中第七章题为“庄子的美学思想”,作者是陈素蓉。1985年叶朗先生的《中国美学史大纲》出版(上海人民出版社),第五章题为“庄子的美学”。自此之后,《庄子》美学研究呈现奔涌之势。查“中国知网”可知,仅自1991年1月至2017年10月,相关文章就有1748篇之多,真可谓壮观!② 可见,关于《庄子》的美学研究,至少是当下学界中国古代美学研究最热门的话题之一。这些研究开拓了《庄子》美学研究的基础,尤其是宗白华和徐复观先生的研究,仍然是研究《庄子》美学的圭臬。然而,纵观中国当下的《庄子》美学研究领域,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存在着很大的问题和误区。 一、“《庄子》美学”难以成立 美学作为一个学科,是从1750年鲍姆嘉通发表他的代表作《美学》一书开始的。但是,西方哲学家对于美的问题思考,则始于古代希腊的毕达哥拉斯学派甚至更早。③因此,西方美学具有源远流长的历史。鲍姆嘉通之前的美学思想家们,主要讨论美的本体论问题,以及艺术与真理的关系,并由此涉及美在社会生活中的价值和意义。柏拉图特别强调他所探究的不是一般美的事物,例如美的竖琴、美的母马、美的姑娘等,而是“美本身”。按照柏拉图的说法,“美本身”是让美的事物成为美的事物的那个东西。这个“美本身”就是一个理念。西方美学由此展示出它的形而上性质。鲍姆嘉通创造的“美学”一词的拉丁文aesthetica原义是感性学。他规定美学是感性认识的科学,是关于美的科学,也是探讨艺术美的科学。康德在完成了《纯粹理性批判》和《实践理性批判》之后,即在讨论了认识论和伦理学的根本问题之后,又撰写了《判断力批判》即“第三批判”,企图以此将自己的哲学勾连一体,成为一座完整的哲学丰碑。在《判断力批判》上卷,康德提出了“为什么审美判断是普遍的和必然的”问题,并且殚精竭虑为此进行了艰深、晦涩的论证。可见西方的美学问题一直都是一个形而上学的问题,而且一些重要美学家的理论还是他们哲学体系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即他们理论大厦的一个支柱。这种现象在康德、黑格尔、尼采、海德格尔哲学中尤为突出。中国的孔子、孟子、老子、墨子等哲学家的美学思想亦是如此。 然而,从《庄子》的全部哲学来说,“《庄子》美学”这一命题是很难成立的。 首先,从本体论说起。从古代希腊开始,一些哲学家们就试图从本体论层面解释现实中美的事物的原因。最早毕达哥拉斯学派提出“和谐”和“数”的观点,是贯穿西方哲学家思考美的问题始终的意向。而柏拉图认为,人们所有感知到的美的事物,其根源在于一种叫“美本身”的理念。一个明确而完整的美的本体论由此出现。美的本体论是作为一门科学的美学中的主干,可以说是整个西方美学史核心中的核心。此后几乎所有西方的美学理论都没有跳出这个核心。基督教父和中世纪的哲学家们,例如奥古斯丁和托马斯·阿奎那,认为美的最高本体就是上帝本身,一切现实中的美的事物都与上帝的神性相关。直到黑格尔也是认为“美是理念的感性显现”。美的本体论问题在20世纪以来的中国美学话语中转换为“美的本质”问题,也是中国美学研究的最核心的问题。严格地说,只有关于美的本质即“美本身”的问题才与美学相关。而所有关于美的事物的研究,属于各门实用知识的领域,例如园艺学、服装设计学等,以及各种艺术的理论。这些理论在某些方面可能与美学有一定交叉,但绝不是美学的正宗。 然而,在《庄子》中居于本体、本原地位的“道”,却与美丑无关。因为道无所不在,不仅在美的事物之中,也在丑的事物之中。 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稊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知北游篇》) “恶”意即“何处”。《庄子》认为,道不仅存在于灿烂的日月星辰、雄壮的山川、奔腾的河流、还有美丽的鲜花小草、鸟兽鱼虫等人类喜欢的被认为是美事物中,同样也存在于“蚁蝼”“稊稗”“瓦甓”等人类不喜欢的所谓丑的事物之中,甚至还存在于“屎溺”这样令人极其反感厌恶的肮脏事物之中。而且,无论处于美好的还是丑陋肮脏的事物中,道与具体事物没有交集、交际:“物物者与物无际,而物有际者,所谓物际者也”(《知北游篇》)。“物物者”即造物者,就是道。“际”即边界、关系之意。所以,“彼为盈虚非盈虚,彼为衰杀非衰杀,彼为本末非本末,彼为积散非积散也”(《知北游篇》)。“彼”指道。道虽然支配、决定万物的盈虚积散等变化,本身却没有变化。因此,在事物的千变万化之中,道则始终如一: 举莛与楹,厉与西施,恢诡谲怪,道通为一。(《齐物论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