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经济时代的马克思主义美学

作 者:
王杰 

作者简介:
王杰,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其中的一个现象是: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为社会结构的基本原则之一。对于文化经济时代所提出的一系列重大问题,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所提出的人类“按照美的规律构造”的思想和理论方法,在文化经济时代具有较早期现代化阶段更为重要的理论意义。作为理论方法,以哲学人类学为基础的审美人类学具有不可替代的当代有效性。在文化经济时代,以大众文化为物质基础,以人民的“感觉共同体”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美学,必然告别精英主义美学,并通过研究文化与社会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而成为改变社会的重要力量。当代艺术批评因为具有在复杂的多重语境下把握具体的审美意义的能力,应该承担起“参与并且唤醒大众的文化解放”的历史责任。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字号:

      DOI:10.13471/j.cnki.jsysusse.2018.02.001

      在1861-1863年撰写的《剩余价值理论》中,马克思曾经提出过“艺术和诗歌等精神生产部门与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相敌对”的著名命题①。这个命题与浪漫主义美学传统有着十分内在的联系。然而,在马克思对现代性问题思考的理论框架中,这个命题具有与浪漫主义美学并不相同的理论内涵。关于诗歌、艺术和审美活动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地位、意义和作用,从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就在马克思主义美学传统中处于理论核心的地位;从雷蒙德·威廉斯开始,这一思维框架又被表述为文化与社会的关系。如果我们了解拉法格、李卜克内西、普列汉诺夫等早期马克思主义美学家的研究工作,了解一直到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和文化理论的各种理论,就可以发现他们始终关注的理论核心是:艺术、诗歌和审美活动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的结构关系。

      随着后工业社会的发展,现代社会在生产、交换、消费和生产的结构性关系方面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一个十分突出的变化是:艺术、诗歌和审美活动与现代社会生产方式在结构性关系上不再是相互敌对性的了。随着休闲经济、体验经济、文化经济的兴起和发展,诗歌、艺术、审美从否定和批判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文化形式,转变成为当代资本的一种形式,成为当代消费型社会进步和发展的一种具有强大推动性的力量。在当代社会,随着创意经济和消费经济的发展,整个社会的生产方式,包括审美关系也随着社会关系的变化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它的基本力量特征是:在社会系统中,审美和艺术从一种异质性的文化存在,转变成为当代社会结构的基本构成原则之一,也就是说,是它的本质规定之一。因此,经济的原则、效率的原则与审美的原则之间的关系,在当代社会结构和生产关系中,与马克思在写作《资本论》和《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时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经济、技术、主体的情感结构等等,都在新的关系和新的规则下重新组合。从美学的角度讲,审美符号、审美资本、审美能力、审美效果、审美意义等等概念和范畴,自然具有了它们在浪漫主义美学理论框架中不同的含义。对于当代马克思主义和当代马克思主义美学而言,文化经济时代,或者说审美资本主义时代所提出的理论问题是必须认真研究并作出理论上的回应的。

      从现象上看,当代中国电影、美术、音乐、网络文学、时尚性的先锋艺术等等新的现象,用既有的美学理论,包括西方分析美学和文化研究,或者身体美学和女性主义的美学理论,都难以作出准确的理论定位和理论分析。例如,侯孝贤的电影《刺客聂隐娘》、吴京导演的电影《战狼2》、冯小刚的电影《芳华》等,在审美评价和审美意义方面都引发了广泛的社会争论就是一个明证。本文试图从理论方法、文化经济时代美学的社会基础、文化经济时代的审美关系的特点以及文化经济时代马克思主义美学的社会功能及其作用等方面作出一个初步的分析。

      一、文化经济时代的美学问题及其方法

      早在二战之前,德国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阿多诺、霍本海默、瓦尔特·本雅明就发现了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以现代传播技术的发展为基础,用于大众直接审美需要的生产和消费的方式出现了。霍本海默和阿多诺将之定义为“文化工业”,也就是文学、艺术和审美活动被有效地纳入整个社会现代化大生产的系统和结构中。文化工业与汽车、服装等工业产品在市场经济格局中具有共同的理论规定,也具有十分不同的产品形式和文化功能。从文化工业的兴起开始,美学结束了它曾经十分辉煌的浪漫主义运动时代,文化工业产品也具有了丰富的想象、独特的个性、对弱者的同情以及对不合理社会的抗议等特性。因此,在阿多诺和本雅明的时代,在马克思主义美学视域中,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就以十分尖锐的形式提出来了: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在机械复制成为基本的艺术生产方式的时代,真正的艺术以什么形式存在?它在形式和内容方面是怎么样的?

      文化工业的社会受众是现代社会的大众,随着电视、电影和各种现代传播手段的发展,大众的审美消费成为一个巨大的消费市场。十分有趣的是,不仅新的艺术形式在大众文化的范畴里不断发展,而且美学和人文学科许多新的理论问题也在“大众文化”这个离市场消费和意识形态支配最近,离纯粹非功利审美活动、纯粹美、终极关怀以及“绝对命令”之类的高雅审美品味相对最远的文化领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创造了20世纪60年代以来的一个又一个文化奇迹。随着大众文化的勃兴,英国伯明翰大学“当代文化研究中心”迅速崛起,大众文化中来自民间、来自底层、来自青年、来自边缘人群的文化创造力及其创造的文化形式,随着“文化研究”的迅速崛起、扩张,催生了自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美学和文学艺术研究最为活跃也最为重要的研究领域和研究理念。从霍加特与雷蒙德·威廉斯开始,英国的文化研究学派在把文学艺术从一种贵族性的特权性文化转变成为一种生活方式,转变成为一种以某种技术和物质性材料为基础的具有不同于“日常生活”庸常性的另外一种生活方式。这种具有审美品质的生活方式以审美经验的获得或者实现为基础。从伯明翰学派开始,大众文化中积极的、建设性的文化力量得到了深入而持续的研究。对于美学和文学艺术理论研究而言,大众文化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深刻的理论问题:什么是艺术作品?艺术作品在整个现代社会的整体结构中处于什么样的位置,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艺术作品真的是与社会生活、经济关系、政治活动以及个体的欲望无关的超验性的精神活动?我们看到,在20世纪下半叶,几乎所有的哲学学派都在这个问题上留下了思考的痕迹,从本雅明、海德格尔、路易·阿尔都塞、雷蒙德·威廉斯一直到詹姆逊、朗西埃和阿兰·巴迪欧,都在这个方面有所论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