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强化出版企业内部审计的几点思考

作 者:
郭旭 

作者简介:
郭旭,中国审计学会

原文出处:
中国审计报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8 年 06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日前,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将新闻出版管理职责划入中央宣传部,旨在加强党对新闻舆论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加强对出版活动的管理。近年,我国出版企业改制全面完成,大型出版集团不断涌现,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发展走向深入,包括出版、印刷和发行服务在内的出版行业整体利润稳步增长,显示出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同时,出版企业在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主体之后,置身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提升管理能力、健全体制机制的重要性愈加凸显。内部审计作为现代企业治理的基石和风险管理的第三道防线,如何在出版企业加强管理和创新发展的进程中更好地发挥作用,值得我们思考。

      做好顶层设计,健全完善法规制度

      目前,出版系统与内部审计工作相关的法规制度有待健全完善。自2004年6月《新闻出版系统内部审计工作规定》《新闻出版企业法定代表人离任审计工作规定》废止以来,这一层次的、专门针对出版系统内部审计的法规没有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出版企业据此制定的内部审计制度和办法也存在未能及时更新完善的问题,不利于内部审计工作的创新发展和内部审计作用的充分发挥。

      期间,《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均经过了修订完善,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加之2018年3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审计署关于内部审计工作的规定》(审计署11号令),对4号令进行了全面修订,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内部审计理念,更具前瞻性和科学性。这些法律法规的修订完善都为进一步健全完善出版系统内部审计法规制度提供了重要依据。当前,出版管理部门应当把握契机,结合出版行业特点和发展现状,尽快出台和修订内部审计相关法规;内部审计行业自律组织可以适时制定发布具有可操作性的出版行业内部审计实务指南;出版企业应根据自身发展需要,及时更新完善内部审计制度,并制定较为详细的配套指南。

      更新审计理念,助力管理优化升级

      随着党和国家对出版企业管理的不断加强,内部审计工作越来越受到重视。但也应看到,出版企业对内部审计工作的认识存在不平衡的情况,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和上市出版企业,如中国教育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江苏凤凰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等,在做大做强后,出于外部监管的要求和自身强化管理、防控风险的需求,将内部审计工作放在重要位置,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既注重内部审计的监督和确认职能,也重视服务和咨询职能。而有相当部分出版企业,多为中小型企业,虽然已经完成转制,但尚未形成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没有设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内部审计职能多归属财务部门,或依靠社会审计力量完成审计任务,对内部审计的认识仍停留在“查账”阶段。

      这种认识的不平衡有客观原因,也有主观原因;有外部因素的限制,也有内部因素的制约。应从更新审计理念入手,首先解决思想上的困惑。审计署11号令将内部审计定义为,对本单位及所属单位财政财务收支、经济活动、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实施独立、客观的监督、评价和建议,以促进单位完善治理、实现目标的活动。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和中国内部审计协会始终强调内部审计具有“确认”和“咨询”两项职能,突出内部审计促进组织完善治理、增加价值和实现目标的作用。出版企业的管理者在抓重大选题的同时,可以从改善经营管理的角度,更多地关注内部审计提供的信息,关心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将内部审计真正视为管理的助手,价值的创造者。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更应打破内部审计只是单纯事后监督的陈旧观念,拓展内部审计的业务维度,利用了解出版企业特点和生产流程的优势,更多地渗入出版企业发展规划、战略决策、重大项目等领域,提升内部审计目标层次,在服务出版企业转制升级中实现自身价值。

      探索方式方法,贴合行业发展实际

      出版企业的产品是图书、期刊、电子音像出版物等,生产流程区别于其他工业企业,涉及的部门一般包括编辑、印制、发行等,财务会计制度也有一些特殊的规定和要求。目前,出版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大多开展了本企业及下属企业的财务收支审计、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重大项目招投标审计、领导或主管部门要求的专项审计调查等,有部分企业探索开展了绩效审计、内部控制评估、风险管理评价等业务。总体来看,内部审计工作取得了成效,但贴合出版行业发展实际的内部审计思路尚未形成,进一步发挥作用的空间还很大。

      出版企业的特殊性要求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不仅要熟悉内部审计的技术方法、法规准则,熟知企业财务制度和适用的会计准则,而且要了解出版物的生产流程及其内部控制流程,摸透出版行业的发展规律和出版企业的经营情况。此外,出版信息化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新媒体与传统媒体融合的深入,使出版企业不断形成新的重点领域和新的风险点。内部审计人员应积极思考如何使审计内容更加贴合行业特点,寻找内部控制漏洞和风险点,将出版生产流程中的重点环节,如编辑中的选题计划、印刷过程中的纸张采购、发行过程中的存货管理等,列为重点审计对象。同时,积极探索符合出版信息化建设要求的计算机审计方法,从利用SQL语言选择图书进存销系统、图书出版系统中的信息审核书号使用情况,到利用大数据分析研判企业发展战略和经营规划等,内部审计人员可以做的还有很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