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律,是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是事物内部的本质联系与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是按照一定原则建立完整知识系统的学问(康德,2003)。一般而言,社会工作的“科学性”取决于执行人员对其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与把握。具体而言,对于审计这样“弱科学性”的管理学科,探究其“科学性”需从管理实践、问题研究与学科发展三个层面出发(黄速建和黄群慧,2004),以从管理实践现状中总结的客观问题为切入点,探索审计发展的客观规律,最终落足于指导实践工作、提高学科发展的科学属性。然而,鉴于上述“弱科学性”的学科特质,对审计的研究仍以“实用主义”为主;学界虽一直致力于为其构建符合我国实情的理论体系,但至今仍存空白。为我国审计体系构建本土化的理论框架,是本文的理论诉求。 审计是由专职机构和人员,对被审单位的财政、财务收支及其他经济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效益性进行审查和评价的独立性经济监督活动(李凤鸣,2004)。所谓价值追求,其实是审计工作人员价值观投射到实务工作的体现。我国现代审计体系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包括国家审计、社会审计与内部审计。发展至今,审计积极承担“免疫系统”功能,在保护国家经济安全与财产完整、维护经济秩序与竞争效率、提升公司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存在工作独立性不足、结果披露信息量不高、外审应有职能缺位、内审工作受重视程度不够等诸多现实问题(李增泉,1999;李爽和吴溪,2002;耿建新等,2006;Yang et al.,2008;赖少娟和杜兴强,2012)。本文认为,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在于审计发展的“不科学”;这既与审计发展脱离了其固有规律有关,又与审计工作屈从于外部环境和要求有关。探究我国审计工作的科学性与价值追求,其本质在于理顺审计在理论上的发展规律,从而创新理论研究体系、指明实际工作路径,更可以在遭遇外部压力与不合理要求时坚定工作原则和方向。为我国审计工作探析现存的问题与解决路径,是本文的现实需求。 无审计,不治理。治理的需求,决定了审计的产生与本质(Jensen and Meckling,1976;Hardman,1991;Adams,1994)。本文延续代理理论(Agency Theory)对审计“治理机制”的认定,将国家、社会与内部审计分别定义为国家、市场与公司治理机制;从审计固有规律及其外部环境规律出发,探究审计“尊重并遵循规律”的科学性以及实现科学工作后所能达到的“创造并提升价值”的价值追求。整体而言,本文的主要贡献在于从规律和价值追求维度拓宽了审计框架,为规正审计发展路径、提升审计工作效率与价值提供可能的方向指导。 二、审计的科学性——尊重并遵循规律 审计规律来源于对审计实践的正确认识,是审计机构主体与工作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必须遵循的、反映审计本质与必然性的客观要求(肖振东,2012)。尊重并遵循审计规律,是保证审计工作科学性的基础。本文探究的审计规律包括两部分:一是审计自身固有规律,由其第三方独立中介的本质决定;二是外部环境规律,由审计业务的委托性和服务性决定。 (一)审计固有规律 审计产生于两权分立,作为典型的第三方独立中介,经历了由传统信息机制向现代治理机制转变的发展过程。传统审计作为信息中介,强调发挥稽核(Examination)、鉴证(Attestation)与监督(Supervision)职能,旨在保证审计对象的资产完整性、信息公允性与经营合法性,即财务审计与合法审计。迄今为止,稽核与监督仍是审计最内核的职能,是审计质量的基石。上述职能的实质是审计师以自身声誉为审计对象背书(Endorsement),但不提供额外增值信息。随着现代审计逐步发展为治理工具,审计开始发挥评价(Assessment)、咨询(Consultation)与信号(Signaling)职能,服务于审计对象的经营管理工作,帮助其实现战略目标、提高运营效率乃至内在价值,即管理审计、绩效审计与经营审计。治理职能的实质是审计师以相对独立并专业的视角和能力,对审计对象各项活动的“3E①”进行分析、找出缺陷并提出改进措施,这既会为组织内部的经营管理者提供额外的决策增值信息,也会为组织外部的投资者以及其他利益相关者提供额外的内在价值信息。由信息中介向治理机制的转变,是审计固有的发展规律。纵观各国、各类审计,均体现出这一科学的发展轨迹。 (二)外部环境规律 现代审计业务的委托性决定了审计的服务特征。审计工作、服务的外部环境的规律同样是审计需要尊重与遵循的科学规律。值得注意的是,与“通用”的固有规律不同,这里的环境规律体现出我国独有的制度与市场特性。本文以我国现行审计体系的国家、社会与内部审计为框架,分别阐述如下。 1.国家审计 国家审计指由国家专设的审计机关进行的审计,包括审计署与特派机构,以及各级审计厅(局)。作为重要的国家治理机制,国家审计不可避免地要服务于政治活动。政治性是国家审计需要遵守的外部环境规律。国家审计最初以查错防弊为主,旨在保证财政资金与国有资产的完整与效率,成为维护国民经济与财产安全的守护人,包括财政预算审计、经济责任审计、金融与国有企业审计等。伴随着现代政府职能的不断拓展,现阶段国家审计在隶属模式、工作内容、职能定位与结果披露等方面越来越多地体现出政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