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语言学习中的认同研究进展述评

作 者:
陈默 

作者简介:
陈默,女,山东临沂人,北京语言大学汉语进修学院博士,现为北京语言大学教授,研究方向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习得和教学研究,E-mail:chenmo@blcu.edu.cn北京语言大学(北京 100083)。

原文出处:
语言教学与研究

内容提要:

第二语言学习者的语言系统体现了学习者对二语社团的语言认同、文化认同和族群认同,认同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二语能力的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意识到认同在二语学习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认同成为二语学习研究领域中的新热点。本文基于对语言认同、文化认同以及族群认同内涵的分析,深入阐释了对于第二语言认同的新理解,仔细梳理了认同对二语学习的影响,系统整理了影响认同发展的不同因素,综合探讨了现有认同研究的理论框架,并从教师、教材和教法角度提出了增强认同的教学策略,最后提出了二语认同研究的发展方向。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对认同在二语学习领域中最新研究进展的述评,为在课堂教学中帮助汉语二语学习者构建积极认同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个体的语言、表达、参与、预期和偏好传达着认同信息(Baker 2011:389)。第二语言学习者对目的语社团语言、文化与族群的认知、态度和行为反映了语言、文化以及族群认同。如果学习者建立了对目的语社团的积极认同,就会更好地融入目的语社团,提高二语水平。因此,对于认同内涵的理解、认同对二语学习的影响、影响认同的因素以及理论框架的系统阐述,可以积极推进二语认同研究的发展,也有助于我们构建科学的汉语二语课堂教学策略。

      什么是认同?Freud认为,认同是个人与他人群体或模仿对象在感情及心理上的趋同过程(Freud 1921)。对于认同的认识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建构主义的转变。结构主义认为认同由外部社会环境决定,是一个固定和客观的社会范畴(Tajfel 1978)。建构主义则把认同看作是个体在社会文化历史情境中与外界互动发展出来的多元、动态的身份定位及过程(高一虹等2008),可通过家庭、学校、工作场所和法庭机构进行调节(Norton 1997)。本文基于建构主义观,从二语学习出发,认为学习者通过学习及交际不断与自己协商,根据社会互动以及个人遭遇构建个体对汉语社团的认知、态度以及行为模式,最终建立一个具有竞争性的动态认同结构,这种认同结构还要受到课堂教学内容及教学方式的塑造。需特别指出的是,现有研究通常将二语认同分成不同类别进行考察,包括语言、文化、族群和社会认同,且以前三种研究居多。大部分研究只关注其中一种认同:如从代际差异出发研究移民语言认同和传承语认同(郭熙、李春风2016;Choi 2015);立于文化适应视角考察不同文化距离二语学习者的文化认同(Lybeck 2002);基于政治冲突探讨族群认同(Gatbonton & Trofimovich 2008)。目前有学者意识到应厘清认同的不同层面进行研究(朱雯静、王建勤2012)。因此,本文将评述二语认同研究最新进展,并基于此提出汉语二语课堂教学策略。

      二、对于二语认同的理解

      目前国内认同研究包括:从社会语言学角度探讨农民工的语言认同;从心理学视角考察文化认同对留学生和移民文化适应的影响;从民族和政治学角度探讨族群跟国家认同的关系。然而前人对于各类认同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分歧(周庆生2016):(1)将语言认同等同于文化认同或文化认同即语言认同。但认同一种语言并不表示必然接受那种文化。如受公司委派学习汉语的职员会认同汉语的价值,不一定认同汉语社团文化。反之,也是如此。如学习者对中国文化很认同,但是语言认同较弱(魏岩军等2015a)。(2)语言认同即族群认同。由于同一语言可以被不同族群使用,同一族群可以使用不同语言,因此语言认同不能等同于族群认同(黄行2016)。(3)族群认同包括文化认同或文化认同包括族群认同。然而研究族群如过度强调文化就成为文化分析,而不是研究族群组织(Barth 1998:74)。由于存在上述分歧①,因此本文要厘清各类认同内涵,并提出汉语二语语言、文化和族群认同的定义②。

      2.1 语言认同的内涵

      语言认同是一种语言能否保持下去的关键(李宇明、戴红亮2008)。个体或者群体会通过语言选择与使用来表达对某种语言的认同,使用某种语言越多预示着对该语言的评价越高越认同(Le Page & Tabouret-Keller 1985)。如汉语学习者在不同场所对不同对象使用汉语的范围和频度体现了汉语认同的高低,使用汉语范围越广越频繁表明汉语认同越高。总体来看,语言认同体现了某一群体对一种语言在认知、态度、情感等心理活动的趋同(杨荣华2010)。我们认为,二语语言认同包括:(1)语言认知,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的认识和理解;(2)情感及态度,即学习者如何看待目的语的政治、经济、文化以及职业价值,是否认为目的语亲切、好听等;(3)行为倾向,即学习者的行为选择,即目的语使用的范围和频度。本文将二语汉语认同定义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汉语的认知、情感态度以及使用倾向。

      2.2 文化认同的内涵

      文化认同包含个体对所属群体文化特征的理解、感情及文化影响力的看法(Ferdman & Horenczyk 2000)。文化特征包括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语言文化和文明形态等(Geertz 1973)。文化认同在一定意义上具有选择性,人们可根据社会和自然属性的变化来选择特定的文化理念、道德理想、审美想象、生活方式或行为规范(姜华2012)。雍琳、万明钢(2003)将文化认同定义为个体对本族和主流文化特征的接纳和认可程度,包括个体对两种文化的了解程度、情感上的认可及行为的坚持。二语研究者认为,文化认同是个体对自己原有群体文化及目的语群体文化的归属感以及行为选择(Zea et al 2003)。二语学习者对目标语群体文化适应得越快,表明对该群体的文化认同也越高。我们认为,二语文化认同包括:(1)文化认知,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特征的认识和了解;(2)情感态度,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所持积极或消极的情感态度;(3)文化归属感,即学习者对目的语群体文化的依恋和归属感;(4)行为倾向,即学习者采取的行为选择,如是否以目的语社团成员的生活方式来生活、是否参与传统及文化事件等等。本文将汉语二语文化认同定义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汉语社团文化的认知、情感态度、归属感以及行为选择。

      2.3 族群认同的内涵

      族群认同通常指个体对本民族的信念、态度以及民族身份的承认,包含三个要素:一是自我群体向心性,即个体感觉自己群体成员身份的重要性;二是对群体的积极情感,即成为群体成员的愉悦和自豪感;三是群体内联结,即个体归属于某一群体的强度(Phinney 1992)。因此可以从族群自我认同、族群归属感、族群态度和族群卷入四方面来考察族群认同(万明钢、王舟2007)。从建构论来看,族群的形成无法从文化质料直接导出,必须归结到社会条件上,国家、政党、经济结构或特定社会群体决定了族群认同建构过程(左宏愿2012)。积极族群认同对于促进学业成就、提高自尊、产生积极社会行为及缓冲少数族裔消极情绪具有重要意义(Brown & Chu 2012)。我们认为,二语族群认同包括:(1)族群认知,即学习者对目的语族群社团的兴趣和理解,体现了个体对与目的语群体相关信息的寻求;(2)自我认同,即学习者对自己在目的语族群中身份的认识,如族群标签、是否具有族群归属感;(3)族群情感及态度,即学习者对目的语族群所持的积极或消极情感态度,如对个体族群身份的感觉、对族群政治和经济地位及价值观和信念的评价;(4)行为实践,即学习者采取的行为实践,如与族群成员的关系模式。本文将汉语二语族群认同定义为,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者对目的语汉语社团所属族群(中华民族)的认知、归属感、情感态度以及行为实践。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