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峨眉”语源考

作 者:
汤洪 

作者简介:
汤洪,四川师范大学国际教育学院教授、巴蜀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成都 610068)。

原文出处:
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峨眉”二字的语义来源,历来史志与文士异说纷纭,附会者众。“峨眉”既不与牙门山相关,山形如“蛾眉”之说亦是牵强附会,又非因“涐水”而成“峨眉”。“峨眉”二字在原初阶段,非关山水风月,而是牵连着早期佛教的流播与融合。本文系统梳理旧传史志,参核南丝路早期佛教考古成果以及语音调查材料,试对“峨眉”语源进行考证辨析,以图还原“峨眉”语音本为“阿弥陀佛”之“阿弥”,当汉字进入峨眉地区后,“阿弥”之音记为“峨眉”之形的本来面目。


期刊代号:H1
分类名称:语言文字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5 期

字号:

      峨眉山为西蜀名山,也是北传汉语系佛教圣地。对于“峨眉”二字的语义来源,历来异说纷纭,附会者众。现拟清理旧传史志,参核考古成果以及语音调查材料,试作考证辨析,以图还原“峨眉”本来面目。

      一、“峨眉”非“蛾眉”,亦非“牙门山”,更与“涐水”无关

      典籍中最早记载“峨眉”,为西汉末年扬雄《蜀都赋》:“蜀都之地,古曰梁州……南则有犍潜夷,昆明峩眉。”①扬雄《蜀都赋》,最早见于《古文苑》,然《汉书·扬雄传》、《文选》皆不载。《古文苑》所录作品,均为史传与《文选》所不录,据传为唐人旧藏,然《隋书,经籍志》《新唐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均未见此书著录,清人钱熙祚《守山阁丛书》认为《古文苑》是宋人伪托唐人之作。如果诚如钱熙祚所言,那么,扬雄《蜀都赋》亦为伪托。但是,熊良智《扬雄〈蜀都赋〉释疑》②一文,已从多方面论证《蜀都赋》为扬雄所作。此外,《文选》所录左思《蜀都赋》刘渊林注中即出现“扬雄《蜀都赋》”③。刘渊林与左思同一时代,因此,至少在西晋刘渊林时代,扬雄《蜀都赋》即为人所熟知。此外,《蜀都赋》创作年代对本论所涉问题至关紧要,笔者于此也稍加说明。刘跃进《秦汉文学编年史》认为:“汉元帝刘奭建昭五年(前34)丁亥,扬雄此前在蜀中作《蜀都赋》、《蜀王本纪》、《逐贫赋》。时年二十岁。”④而汤炳正《汉代语言文字学家扬雄年谱》认为《蜀王本纪》于永始四年(公元前13年)撰成,扬雄时年四十一岁。⑤与刘跃进考订的年代有些出入,但我们可以肯定的是,扬雄《蜀都赋》创作年代也即是“峨眉”出现于典籍的最早年代,大致于西汉成、哀之际是没有多大问题的。

      北宋乐史《太平寰宇记》载:“峩眉山,按《益州记》云:‘峩眉山在南安县界,两山相对,状似峨眉。’张华《博物志》以为牙门山。”⑥这条材料并不载于今本《博物志》,而最早出现于南朝梁刘昭为西晋司马彪《续汉志·郡国》犍为郡“南安有鱼涪津”所作的注释,刘昭曰:“《蜀都赋》注曰:‘鱼符津数百步……昔唐蒙所造。’《博物记》:‘县西百里有牙门山。’《华阳国志》曰:‘县西有熊耳峡,南有峨眉山,去县八十余里。’”⑦刘昭引张华《博物记》和常璩《华阳国志》皆是为了说明(南安)县周边的山川风物。南安县(今乐山)西有牙门山,南安县西还有熊耳峡,南安县南有峨眉山,由此记载,牙门山和峨眉山应为完全不同方位的两座大山。南朝梁人刘昭去西晋张华和东晋常璩不远,又亲见其著述,刘昭的说法较宋代的乐史应更为可信。在刘昭为南安县作补充注解时,如果张华明言峨眉山就是牙门山,他定不会犯牙门山在县西而峨眉山在县南的低级错误。《太平寰宇记》此一失误,影响甚大。清雍正年间黄廷桂监修的《四川通志》“峨眉县”亦沿袭了《太平寰宇记》的此一说法:“峩眉山,在县西南。《博物记》‘南安县西百里有牙门山’,即此。”⑧自此,峨眉山又名牙门山的说法几乎成为峨眉名称来源的又一通论,后来不少学者盲目因袭此说,以讹传讹,为峨眉语源的探寻徒增迷雾。刘琳认为:“《续汉志》犍为郡刘昭注引张华《博物志》云:‘南安县西百里有牙门山’。按牙门山即峨眉山,牙与峨,门与眉,古音俱相近。”⑨田家乐认为:“西晋著名文学家张华,在他所著《博物志》中,称峨眉山为牙门山。‘峨眉’是牙门二字语言之转。据说当时羌人的语言,牙门就是我们。”⑩熊锋认为:“峨眉山在古代又名牙门山。《续汉志》犍为郡刘昭注引张华《博物志》:‘南安县西百里有牙门山。’’(11)《太平寰宇记》以及《四川通志》的这一失误,为刘琳、田家乐、熊锋诸家所遵从,究其缘由,或许皆因没能亲自翻检《续汉志》所致。

      “峨眉”作为山名在两晋时期的典籍中亦有出现。西晋左思《蜀都赋》:“夫蜀都者,盖兆基于上世,开国于中古,廓灵关以为门,包玉垒而为宇,带二江之双流,抗峨眉之重阻。”(12)由此可知,“峨眉”当为险峻的大山。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后有王曰杜宇,教民务农,一号杜主……自以功德高诸王,乃以褒斜为前门,熊耳、灵关为后户,玉垒、峨眉为城郭,江、潜、绵、洛为池泽,以汶山为畜牧,南中为园苑。”(13)此“峨眉”当为辖域边界之大山。《华阳国志·蜀志》还有一处记载:“南安县,西有熊耳峡,南有峨眉山,山去县八十里。”(14)此“峨眉”在南安县(今乐山)南。

      从扬雄到常璩,皆用“峨眉”其名来描摹蜀地山川,然直至公元6世纪的梁代,皆没有人解释“峨眉”其名的涵义与由来。最早对“峨眉”二字作出解释的是晋人任豫的《益州记》。《益州记》至宋已佚,这条材料保存于宋初李昉《太平御览》卷四○“地部五”之“峨眉山”:“《益州记》曰‘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当县南八十里,两山首相望如娥眉。”(15)同时,《太平御览》卷一六六“州郡部一二”之“嘉州”也有相同记载:“《益州记》曰‘峨眉山,两山相对,望之如峨眉。’”(16)

      《益州记》此说为北朝郦道元《水经注》(成书于孝昌元年公元525年与孝昌三年公元527年间(17))所吸收:“青衣水径平乡,谓之平乡江。《益州记》曰:‘平乡江东径峨眉山,在南安县界,去成都南千里。然秋日清澄,望见两山相峙,如蛾眉焉。’”(18)

      任、郦二氏从峨眉山的外形来推定“峨眉”二字的语源语义来历,几乎成为后世定论。然考索图籍,我们却找不到“峨眉”为“蛾眉”的文献证据。李白诗谓“蜀中有仙山,峨眉邈难匹”,这恰是峨眉山所处地理地貌的真实写照。峨眉山顶峰海拔三千多米,独立无匹,周围并无一山与它相互媲美、竞秀争雄,真可谓横空出世,故此所谓“两山相对如蛾眉”之说纯属望文而生义。笔者认为,这或许是任豫对“峨眉”(本是记音汉字)二字所生发的“中国式”汉字释义,无疑皆因望文生义而来。此外,历来典籍皆言“峨眉”有三山,“大峨山”、“中峨山”与“小峨山”,这也不符合“两山相对”之说。追根溯源,任豫或以《诗经·卫风·硕人》“螓首蛾眉”为文献根据,然后对“峨眉”作了如此形象的比附,此一比附,反为“峨眉”增添不少秀色,从而也乐为世人所认同。然实况是否真是如此却颇值得怀疑。依据刘师培的考证,在魏晋以前,“蛾眉”一词,原义亦并非指“女子之修眉”,而是指女子“体态之美好”。(19)因而在此前语境之中,“蛾眉”一词并无“眉目”之含义,则亦可说明以“峨眉”隐指“蛾眉”,进一步赋以“相对如蛾眉”之意义,完全是魏晋以后的事情了。对于这种注疏阐释流变过程中望文生义、因文附会的做法,笔者《历代注疏对〈楚辞〉地名解说的讹变——以“三危”为例》(20)一文多有论述。文人们涵养而成的“中国式”注疏精神,极易催生在经典文献中去找寻当下语境的远古渊源,任豫此说,正符合此一文化特征。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