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地位的日益突出,从国家到地方各个层面均给予其诸多支持,新兴产业企业进入快速发展机遇期。但由于监管方式和法规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新兴产业对于企业自身风险和行业系统风险缺乏相应的管控措施。因此,提升风险管理水平、开展风险导向审计已成为推动新兴产业企业稳定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新兴产业风险导向审计内容及现状 (一)新兴产业风险导向审计内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有别于传统审计模式,是从根源上分析财务报表错误的动因。即在审计中,不再把被审计单位看成一个孤立的个体去发现和寻找财务报表的错报,而是运用系统思维和战略管理理念,分析企业所处的宏观环境、产业环境,判别企业的战略经营风险,以此来评估重大错报风险。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整个业务流程就是一个对审计风险识别、评估和应对的过程。 新兴产业企业大多涉足的是全新经营领域,面临的市场环境具有更强的不确定性,经营业绩的波动更加明显。在政府的市场监管和相关利益方的压力下,企业管理层可能通过财务报表的舞弊来掩盖企业经营未达到企业战略目标的事实。而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最鲜明特征就是为组织的战略目标实现而服务,以系统、规范的方法测评企业经营和舞弊风险来改善风险管理的效果。由此,新兴产业风险导向审计首先是分析企业所处的产业环境和经营状况,从企业战略目标出发,通过企业内外结合进行事前全面风险评测。其次是要关注企业关键经营环节,对企业战略目标决策及实施过程建立实质性测试节点,进行实时监督的事中审计。最后是在经营周期结束后将运营结果与企业的战略目标进行对比核查,评估二者是否真实一致,进行事后的结果核查审计。 (二)新兴产业风险导向审计的现状 当前,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在国家发展战略的助推下,经营主体的数量迅速增长,但绝大多数尚处于初创阶段,一般为中小企业。新兴产业企业规模较小,组织机构的设置经营导向明显,一般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职能部门,甚至没有专业的风险审计从业人员。新兴产业企业属于技术密集型企业,企业管理者大多是产业技术人才,对于风险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对于风险的防范意识较差。一旦企业面临风险,缺乏风险审计的系统防范机制弊端立刻显现,依靠管理者自身积累的经验作出来的风险应对决策难以达到对风险的有效管控。 虽然有些新兴产业企业发展较早,已经初具规模,组织结构完善,也设立了审计机构,但在审计内容上,仍然只是专注于传统的审计任务,尤其是在财务审计方面,没有系统、全面地依照事前、事中、事后的逻辑结构评估企业的审计风险和经营风险。由此可见,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新兴产业企业中尚未得到有效的应用和推广,这与新兴产业较高的行业风险并不匹配。 二、新兴产业企业审计风险识别及成因分析 (一)新兴产业企业审计风险识别 新兴产业企业基本都处于产业发展的初期阶段,经营领域也不同于传统行业,对审计人员来说是一个新的领域,缺乏对应的审计模型及行业审计经验。从新兴产业特点出发认识企业审计风险十分必要。 1.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较高价格认定风险。新兴产业发展尚处于培育期,核算收入的产品往往缺乏活跃的交易市场,价格变动幅度大,审计人员难以确认可以参考的公允价值。因此,企业的管理者可能出于粉饰财务数据的目的,人为地调整产品交易价格和存货价值,使企业存货的计价分摊认定和营业收入的准确性认定存在较高的审计风险。 2.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较高成本核算风险。新兴产业企业以技术创新为主要特点,研发成本在成本核算中所占比重较大。而研发成本的确认与产业技术密切相关,新兴产业技术领域的专业性形成了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审计人员对区分资本化和费用化问题难度加大。新兴产业的研发成本核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会计估计的专业性,很容易带来研究费用和开发费用区分是否准确、费用的资本化是否合理等会计处理问题,由此也可能发生错报风险。 3.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较高无形资产价值确认风险。新兴产业企业为了谋求在新兴行业的领先,需要不断加大对技术研发、创新或者技术引进的投入。由此形成的无形资产是新兴产业企业利润的源泉,无形资产的市场价值也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在审计中,审计人员对于新兴产业企业的技术先进性、排他性等关键因素只是泛泛了解,难以对无形资产价值进行准确认定,存在错报风险。 4.新兴产业企业存在较高内控机制缺失风险。新兴产业企业多处于培育成长阶段,大都没有建立健全的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具体表现在:一是缺乏风险意识,二是内部审计缺乏独立性,三是内控制度流于形式。没有健全的内部控制机制使得新兴产业企业对于经营过程中的风险和财务运行偏差难以有效控制。由此,内部控制机制的缺失可能会导致财务数据失真,从而引发财务报表层面的错报风险。 (二)新兴产业企业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是新兴产业企业具有较大的融资压力。处于企业生命周期培育期的新兴产业企业需要为产品研发和市场开拓投入大量资金,融资压力大。而在融资过程中,不论是股权融资还是债券融资,出资方都需要评估企业财务报表所呈现出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等。这就成为引发新兴产业企业财务数据造假的动因。虽然政府补贴也是新兴产业企业一项资金的重要来源,但一般政府的补贴与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密切相关,企业为了持续获得政府的扶持资金也有可能对财务报表进行“粉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