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审计署副审计长、民建中央副主席秦博勇就所带来的关于加快发展绿色建筑的提案接受了《中国审计报》记者的采访。 秦博勇委员表示,针对绿色建筑,我国目前在政策制度、评价标准、创新技术研究上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截至2016年底,全国推广绿色建筑面积超过10亿平方米,累计有7640个项目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建筑面积超过了7.5亿平方米。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绿色建筑正迎来一个发展的黄金时期。” 绿色建筑是指在建筑的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约资源(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 根据住房与城乡建设部办公厅关于2016年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工作进展专项检查情况的通报显示,截至2016年底,城镇绿色建筑占新建建筑比例31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平均值为28.5%,全国获得绿色建筑评价标识的建筑项目仅占建筑项目总量的5%左右,地域分布也不均衡。“所以尽管我国绿色建筑发展势头良好,但总体上处于起步阶段。” 秦博勇委员认为,当前存在着束缚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些问题,比如,消耗了大量水泥和钢材的建筑有时会患上“短命症”,有的建筑仅仅持续二三十年时间就被大修、大拆、大建,不仅造成社会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产生了大量粉尘和废弃物,造成巨大的环境威胁;另一方面,在没有多少政策优惠,市场受众对绿色建筑了解不深的大环境下,多数企业没有主动开发绿色建筑的动力。 既有主观因素,也有配套设施跟不上、绿色建筑标准体系不完善等客观因素制约着绿色建筑行业的发展。“就目前的情况来看,绿色建筑上下游产业、相关技术产业支撑基础薄弱,市场推广力度不够,土地供应、建筑设计、绿色建材提供、后期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等环节的配套措施也不够完善。” 秦博勇委员建议,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首先要理念先行。各级政府要起到更好的引领和示范作用,对满足条件的政府投资建筑要求符合绿色建筑标准,有条件的地方应扩大绿色建筑标准的强制执行范围。 其次,要在科技投入和政策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一方面,加大科研创新力度,通过示范工程建设,积极推广绿色低碳技术,形成可复制能推广的经验。另一方面,以政策激励带动市场活跃,如建立绿色建筑审批报件环节的‘绿色通道’,研究制定支持绿色建材发展、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建筑工业化、基础能力建设等工作的政策措施。” 秦博勇委员还提出,要学习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大力推广被动式住宅和装配式住宅。被动式住宅的建筑节能标准可以达到90%以上,远高于我国目前普遍执行的65%和75%标准。在我国大力推广被动式住宅和装配式住宅,将带动规划设计、建筑材料、施工管理、质量监管等领域的全面升级,推动建筑业转型升级,创造上万亿的市场空间。 在秦博勇委员看来,推广绿色建筑是一件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情,也是贯彻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的一项重要举措。因此,她建议应将绿色建筑行动执行情况纳入各级政府监督检查内容,开展绿色建筑行动专项督查,将绿色建筑纳入规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以及运行维护等工程全过程管理程序,推动绿色建筑政策切实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