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B83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407X(2018)01-0124-05 DOI:10.19525/j.issn1008-407x.2018.01.017 当今时代正被冠以“自媒体”“微时代”“互联网+”等极具个性化的称谓,同时也深刻改变有关“意义生成”的方式。我们的身心认知领域,通过技术革新与文化环境互动,被极大程度地拓宽,虚拟网络与现实社会的边界正日益模糊。特别当自媒体颠覆传播主客体、无限降低传播门槛时,不仅因传播行为易操作而实现快速传播的效果,更因营造了“生活审美”、关注人之“当下期待”,为我们在日常生存中绕开精神超越的美学取向提供了另一种“便宜”通道。从审美维度本身看,当人日常“感觉场”被极大规模扩张,审美系统所确立的精神准则也正逐渐被消解,置身业已去除知识界线的审美国度,美学自身亟须重新思考其话语存在方式与新的阐释形式。 一、“自媒体”时代的文化征象 自媒体(We Media),即个人或公民用现代电子技术手段,通过普泛性的方式向大众或特定个体自主传播信息的媒体总称,如微信、微博、网络论坛(BBS)、贴吧,以及国外的Facebook、Twitter等传播媒介。通过这些平台,个人可对外发布亲历亲见亲闻之事,甚至极具个人风格的所感所想,如新浪微博的口号——随时随地分享身边事儿,腾讯微博的口号——不一样的精彩。传播媒介作为社交发布平台,不仅以一种新型文化身份介入传统审美方式,同时也极大程度改变着审美文化的固有形态。当微博把博客内容微缩为人人可发布的140个字符,通过简短内容发送提高了传播率,后增加长微博(一般不超过2000字)类型,希望用户信息传递更符合自然语言的表达。当微信朋友圈中一个个“点赞”符号象征人际交流的情感认同时,我们沉浸于感性、直接的话语表达与人际共享意义生成之中。当以视频APP为代表的流媒体冲破纯文字表达,视频直播这种新的传播形式,模糊了生活本身和审美意义、日常感受和审美经验的差异,对日常感受的撷取演变成娱乐性、消遣性的视听消费,对生存生命的哲学反思,被当下“多重参与”活动的生活功能强大话语所稀释。 “自媒体”时代,文化中的一切现象也与媒体嬗变息息相关,随着移动技术充分运用与互联网信息的海量化、全球化,由技术主导的媒体直接改变了我们的感受方式,人工智能、VR(Virtual Reality)、无人机、车联网,甚至扎克伯格(Mark Zuckerberg)的全球联网计划,最大限度地炮制出有关生活的审美普泛化征象。“美”本身已经由象征着理想升华之境,作为引领人走向永恒追求的意义而存在,泛化为我们在生活现实中的当下体验与感受,消费着一种日常生活形象与投射,呈现为个体审美的当下性与瞬时性。商业本身跳脱固有功能,转单向“兜售”为价值认同构造,今天的很多产品都旨在向客户传达某种生活态度,倡导某种美学精神(如极简美学、生活美学)和价值取向的同时,为产品本身打上艺术与美的光环,通过对客户传递有关“品位”、“阶层”的价值认同,实现最终的商业目的。于是,凡是带有精神烙印的商品,更易让客户买单。文化上则倾向于某种前所未有的“生产性”:数量庞大、直接感性且微化的“审美内容”,为我们快速捕获生活表象打开无数方便之门,移动技术带来的信息生产和获得的便捷性与自由性,彻底消解审美本身的精神特质与小众性,分享无门槛式的草根化生活内容。这样的美学现实,让人的生活反思能力和生命体验进程无需进入形而上的思索,而堕入信息生产和消费的平面化强大网络,直接性、消费性的日常感受成为满足我们当下生活情绪的审美体验。于是,美和审美传统的边界在不断被突破,美学意义的建构模式也在频繁遭到挑战。既往关于审美的深度性与恒久性追求,正在被低密度、平面化、即时性的生活实景所置换。 如果说传统媒体是自上而下的,那么自媒体就是自下而上的。塔勒布在《反脆弱——从不确定性中获益》一书中说道:“一切自上而下的东西都会使我们变得脆弱,并且阻碍反脆弱性和成长,一切自下而上的事物在适量的压力和混乱下反而能够蓬勃发展。”[1]的确如此,当下“自媒体”形势下的网络传播世界已颠覆传统传播的载体与内容,其效力也无孔不入地渗透到我们的生活方式与审美理念之中。如由内容表演建构的“网红”模式,必将以吸引眼球为爆发点形成无所不在的“吸引力”经济,由此诞生的新光“造星”运动,让电视选秀模式的影响力日渐式微。当前,“互联网+向心力”是一种趋势,“互联网+”本身是一种融合,眼下炙手可热的“网红”是一种吸引,商业价值最大化必然是产业者们的追求,但由此表现的文化征象,不只是属于大众文化现象,更值得学术界关注。新技术与新文化内涵双重夹击下,经典或传统视域中的“审美”概念与“审美行为”已然发生异变。由“互联网+”风暴而来的即时性、碎片性文化内涵的表达,固然充实了传播内容与选择途径,实现了信息自主化与互联网人本化,但随即而来的审美过程的真实化、在场性的即时效果,更让审美对象超越了传统美学意义属性,在审美泛化中将审美价值击溃,使持久、严肃的美学意蕴架构轰然崩塌。当前的审美趋势越来越“从众化”、“吐槽化”。前者较易理解,处于信息量无限增长的社会群体中,我们不得不受外在信息的影响,生怕转发、分享慢了,被他人谈论的“话题”所抛弃;后者所谓“吐槽”,带有一定的调侃、戏谑意义和扁平取向,在气氛自由且选择无限的虚拟空间中,真实生活场景下的规则、束缚被逐渐解除,对现实的不满与批判,在调侃和戏谑的虚拟环境下,转化为类似于审美行为发生后的心理安慰与愉悦。 二、“自媒体”时代的美学取向 1.审美具身化视域下的情绪体验 “自媒体”时代,信息受众同时亦是信息生产者,每一个人都可成为传播者,每个人都不再局限于做“单一传声筒”的传播对象,相反,具备了自主言说、交流的深度自由。其间审美具身化的特殊表现及其连锁反应,亦值得我们关注。美国社会学家欧文·戈夫曼在《互动仪式》一书提出,“生活犹如剧场,我们需要装扮的空间”[2],“在面对面的符号互动后面有一个更大的背景社会机构,好比一个舞台”[3]。自媒体是多文本(服务)、多场景(7x24小时)、多终端(屏读)的世界空间,如朋友圈中对名人的哀悼呈现为大众化的仪式,个人感情和情绪已不重要,个人的参与仅需“身体”参与其中。几十年前的纸媒时代,我们通过直接的人际交往或者间接的口口相传,实现信息传播。与戈夫曼时代不同的是,自媒体如此发达的当下,一场场“自我表演”转换到了社交媒体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