趋势、规范与本土化

作 者:

作者简介:
许向东,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原文出处:
新闻爱好者

内容提要:

近年来,数据新闻在发展中表现出数据采集传感化、呈现方式互动化以及产品分发社交化等新趋势。确立数据新闻实践的基本原则、专业规范,构建数据新闻产品的评价指标体系,有助于保障数据新闻的专业品质和专业价值。根据国情,借鉴欧美经验,探索适合我国的数据新闻本土化发展路径更具现实意义。


期刊代号:G6
分类名称:新闻与传播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数据新闻在国内外传媒界方兴未艾,致使其成为新闻传播实践与研究中的热点。剖析当前数据新闻的发展趋势,构建数据新闻产品的专业标准和生产规范,以及探索我国数据新闻的本土化发展路径,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数据新闻在传媒实践中的新趋势

       数据新闻自兴起以来,在国内外诸多传媒实践中得到快速发展,在数据的采集、处理、发布等方面,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和传媒生态环境的影响,表现出一些新的发展趋势。

       (一)数据采集传感化,拓宽信息来源

       近几年,一些新闻从业者开始尝试用传感器来获取数据信息,并据此撰写新闻报道。这是因为传感器在获取数据信息上“有助于让我们调查无法看到、听到或触摸的事物,这些工具为我们提供了新的感官”。[1]目前,传感器主要应用于调查性数据新闻。从实践看,传感器与新闻生产主要有三种结合方式:一是利用市面上已有的、成熟的商业设备,设计出适合自己的传感系统;二是从已有的传感资源中获得所需数据;三是设计原型传感系统来生产数据。[2]

       美国《太阳哨兵报》的记者萨莉·克丝汀和约翰·梅因斯通过收费公路的电子付费系统(Sunpass),获得了110万条超过250兆的数据资料。通过分析数据,证实了佛罗里达州多个城市的警察存在严重的超速开车行为,该报凭借《超速警察》赢得了2013年普利策公共服务报道奖。美国的新闻聚合网站BuzzFeed News的数据新闻作品《天空中的密探》获得了2016年全球数据新闻奖(DJA)最佳数据可视化奖,该报道旨在向受众展示一个政府监视下的美国。每个工作日,联邦政府都会安排数十架飞机在城市上空盘旋侦察。这些飞机配备了高分辨率的视频摄像机,通过与“增强现实”软件配合,即可将街道和企业乃至个人住宅业主的信息添加到视频图像中。BuzzFeed News通过分析从航班追踪网站Flightradar24上得到的200架联邦飞机的传感数据,不仅用地图展示了变化的时间序列,并同时展现了累积的飞行路线及随时间变化的航班动态,由此形成一幅关于美国政府监视行为的行动规模和范围的图景。

       用于采集数据的传感器,有助于人们突破自身的局限性,从更多领域、更多维度来获得信息。此外,传感数据可以轻易地被计算机软件直接读取、分析,并进行视觉化展示。通过传感系统获取的图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抓取场景、佐证事实,而且其成像还可以以像素为单位进行分析;通过麦克风收集的音波也可以作为分析某个新闻事件的音频数据。传感器的使用表明,具有科技天赋的记者可以使用卫星和无人机,而那些不精通技术的记者则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学会使用负担得起的传感器设备,它们都可以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揭示社会问题。[3]

       (二)呈现方式互动化,增强阅读体验

       互动是一个社会学概念,指各种因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互为因果的作用和关系。托夫勒在《第三次浪潮》中预言,20世纪90年代之后,社会将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更多地强调受众的参与性和体验过程。在信息社会的大背景下,互动已经成为新闻传播的一个发展方向。将互动引入数据新闻报道,目前不仅具备了技术条件,还在于它有助于增强用户的体验感,激发用户的使用兴趣,真正实现用户“赋权”。既能够选择是否消费媒体提供的内容,而且可以决定何时、何地去消费这些内容,更重要的是,用户在互动过程中获得了完全基于自身需求的信息,实现了信息传递的个性化。

       为了警醒世人和深刻体会战争的危害,美国公共国际广播电台在2015年制作了一款数据新闻应用“如果叙利亚内战发生在你的国家会怎样”?制作者以叙利亚战争为参照,将与战争相关联的人口规模,包括总死亡人数、每年死亡人数与常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的对比,以及缺乏安全用水人数、需要健康救助人数、流离失所人数、饥饿人数、难民人数等数据化。按照建立好的数据模型,用户可以选择自己所在的国家,便可以查看如果同等规模的内战发生在自己的国家,将会带来怎样的危害。该应用一经发布,其互动设计所产生的较好体验,成为吸引广大受众的亮点。

       在移动互联网和媒体社交化的传播格局下,媒体做新闻不仅是做给人“看”的,还要能给人“用”。技术把传统的受众变成了用户(一种新型受众),并改变了他们的媒体行为。用户成为新闻内容的消费者、生产者的“合体”,这是传统媒体时代所没有的情况。在移动传播格局中,信息产品高度同质化,用户体验的好坏成为决定胜负的关键因素。只要体验做得好,就会被转发,短时间内成为众所周知的现象级产品,而产品的交互程度和层次,直接影响了用户的阅读体验。

       (三)产品分发社交化,扩大传播范围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社交媒体逐渐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沟通的重要平台。路透社、美联社、《纽约时报》等国外知名媒体纷纷在Facebook和Twitter等社交媒体上建立账号,我国的新华社、中央电视台和《人民日报》等也在微博主账号、微信公众号上进行了发布数据可视化产品的尝试,使得社交媒体成为数据可视化产品的重要传播渠道之一。

       社交是用户利用互联网的目的之一,人们通过信息的相互传递来达到个人的社会化,实现社会地位的获取或更新。传统媒体式微的一个原因就是没有满足受众普遍存在的“交往”需求,没有充分认识到社交属性对于媒体的重要。当下,传统媒体纷纷接入移动社交媒体端口,增强受众的体验感、参与性,促使受众易于和乐于分享所获取的信息,有助于实现新闻信息的二次或多次传播。中外传媒利用社交平台来提升数据新闻产品阅读率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是存在策略上的差别。如《纽约时报》是在不同的时间节点、多次发布以自制为主的数据可视化产品,而我国传媒则偏重于相互转发或发布非原创作品,并且发布的次数和频率较多,相比国外媒体的做法,国内媒体能够更有效地增加发布量、扩大传播范围。通过社交平台可以实现再传播,但是,受众是否接纳该产品的前提是报道题材能否符合受众的信息需求,所承载的信息量是否足够大,呈现样式是否新颖、视觉冲击力是否足够强。另外,数据新闻产品所附加的评论是否与受众心理认知具有相容性,以及受众是否具有成为再传播者的动机,也是影响数据新闻产品再传播的要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