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社会认同的历史变迁与现实建构

作 者:

作者简介:
尹茂祥,男,中国社会科学院台湾研究所副研究员。

原文出处:
台湾研究

内容提要:

从历史上看,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经历了由一体化到多元化、由“中国化”到“台湾化”、“现状化”的异化演变过程,观念(文化、制度、价值)、利益(物质、权力、治理)、身份等多种因素在不同时期对民众的认同产生了不同的影响。为此,本文从现实建构主义的视角出发,探讨观念、身份、利益与认同之间的互动关系,提出“观念建构身份与利益,社会事实决定认同走向”的认同观,认为培育两岸共有观念、塑造两岸集体身份、厚植两岸共同利益对建构台湾社会认同具有重要作用,进而指出台湾社会认同的未来发展,脱离不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


期刊代号:D424
分类名称:台、港、澳研究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683(2017)05-0037-08

      一、台湾社会认同的历史变迁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但由于历史原因,台湾被荷兰、日本殖民占领,1949年国民党退据台湾后,两岸又长期分隔,民众的认同也经历了一个由一体化到多元化、由“中国化”到“台湾化”的异化演变过程:由华夏、中国认同演变到“中华民国”甚至是“台湾共和国”认同;由追求“大一统”退化到主张“台独”或维持现状;由中华民族核心意识异化到“台湾主体意识”和分离意识。

      (一)1945年前:以血缘、地域、民族为核心的华夏认同

      台湾与大陆的历史文化渊源深厚,历史研究表明,“台湾早期住民的一部分是由大陆东南沿海直接渡过海峡,进入台湾,使他们成为泰雅、塞夏、布农等族的祖先”。①史料记载自三国时期开始,大陆民众开始移居台湾,自此历代均有大陆民众入居台湾。汉人的迁入,使中华文化成为台湾社会文化的主体,并被一代代传承下来。历史学家称“台湾历史文化的基层是中国大陆的文化,此种文化曾分数次波及台湾”。②历史上台湾多次遭受侵略,先后沦为荷兰、日本的殖民地,虽有民众对祖国产生历史上疏离感,但大部分台湾同胞在内心深处还是认同中国和中华民族。“他们对中国仍有一种无限的孺慕、敬意亲切感乃至希望。隔离的事实,更使他们对祖国兴起了一股近乎宗教的虔诚与期待”。③

      (二)1945年-20世纪60、70年代:中国认同占据主导地位

      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史料记载,当时岛内万人空巷,迎接“祖国来的部队”。然而,接管的国民党当局垄断了岛内的政经资源,贪赃枉法,军纪败坏,官民矛盾日益激化,最终酿成了1947年的“二二八事件”,极大加深了本省人和外省人的隔阂与矛盾。1949年国民政府退台后,尽管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宣扬“反共意识”,但在政治层面极力维持“中华民国”图腾,文化领域推行“中华文化复兴运动”,教育领域形塑“中国意识”。尽管这一时期岛内存在各种官民矛盾、社会矛盾,但在政府的严密控制下,民众对中国认同仍占据主导地位。

      (三)20世纪70-90年代:中国认同的弱化

      20世纪70年代,国际政经形势发生巨大变化。台湾被驱逐出联合国,中日、中美先后建交,一中原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地位获得国际社会广泛承认,台湾当局合法性地位受到空前质疑,民众“亚细亚孤儿”的悲情意识凸显。再加上国民党当局长期的反共、仇共教育,民众开始对大陆产生强烈排斥。同时,伴随岛内经济的飞速发展,中产阶级和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党外运动风起云涌。内外交困下,台湾当局不得不进行“政治革新”,解除戒严,开放党禁,走所谓“本土化”和“民主化”路线。民进党等“台独”势力歪曲利用台湾民众自主、自治、当家做主的愿望,民众认同开始出现混乱,“文化上我认同大大的中国,政治上我认同小小的台湾”。④

      (四)20世纪90年代至2008年:“去中趋台”进程加快

      1988年,具有强烈“皇民化”和“台独”倾向的李登辉继任“总统”,随即以“民主化”和“本土化”改革为幌子,大搞两岸分裂分治,逐步实现行政区划的“台湾化”。1999年更提出“两国论”,从宪政体制上一步步瓦解民众的中国认同。同时,李还大搞“文教台独”活动,异化“台湾意识”,鼓吹“新台湾人”、“台湾生命共同体”。2000年陈水扁上台后,更抛出“一边一国”,推行一系列“去中国化”和“台湾正名”活动,从文化、历史、语言、教育等方面全力推动“文教台独”。受李、扁20多年“台独”施政影响,台湾民众的国家认同发生重大变化,中国认同持续下降,台湾人认同不断上升,“去中趋台”进程加快。

      (五)2008年以来:维持现状成为主流

      2008年国民党重新上台,两岸在“九二共识”的基础上进入和平发展的新阶段,两会恢复协商,“三通”全面实现,两岸经济、文化、社会等领域的交流往来不断密切,两岸民众的敌意和误解一定程度上有所缓解。不过,马英九当局在两岸政策上奉行“不统、不独、不武”的“三不”政策,刻意迎合“台湾主体意识”,民众在国家认同和统“独”立场上的偏差一直未能得到有效纠正。2014年的“反服贸运动”,可谓是台湾民众“反中”的高峰。2016年民进党上台执政,拒不承认“九二共识”,在维持现状的名义下不断推动“柔性台独”,岛内民意继续向分离方向发展,“台湾主体意识”已经成为社会主流话语,主张维持现状的比例不断增加。

      二、台湾社会认同的内涵与特点

      第一,当前台湾社会认同趋向“台湾化”和“本土化”。一是中国认同异化错位。岛内民众在国家认同上趋向两极,认同台湾与认同中国二元对立。近年来,岛内台湾人认同持续升高,中国人认同逐年下降。越年轻、教育程度越高者,认为“两岸是国与国”关系的比率也越高。据台湾政治大学选研中心长期进行的民调显示,1992-2016年的20多年间,自认为是台湾人的比例从17.6%增加到58.2%,自认为是中国人的从25.5%降到3.4%,自认为两者皆是的从46.4%降到34.3%,并且这一趋势还在持续。二是趋“独”去统倾向明显。2008年以来的10年间,岛内整体上倾“独”和趋统的比例未有大幅波动,赞成“独立”者一直维持近30%左右,赞成统一的不到10%,大多数民众主张广义的维持现状。也即是说,台湾民众在统“独”立场上仍然保持着“两头小、中间大”的橄榄形分布格局。三是两岸认知上求稳惧变。一方面希望加强两岸经贸、文化交流。如《联合报》2016年针对20-39岁年轻人做的民调显示,台湾年轻人对大陆“印象偏好”的占46.5%,认为“大陆是进步的”占82%,超4成愿意来大陆工作。另一方面对大陆的恐惧和焦虑仍较为强烈,对大陆的信任与认同不升反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