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即人学,人类的共同经验以语言艺术的形式凝成文学经典并得以代代相传。对于前现代和现代的人们来说,“文学经典”的具体内涵和存在价值是相对明确、具有共识性的,即:文学经典是文化和文学传承的核心,是文学传统延续的中心,反映了某一个时代人类精神的面貌和文明程度,体现了文学家在特定文化背景下的生命体验和想象生成。文学经典的共同特征是:思想的穿透力、情感的深刻性、语言与体裁的独创性、想象的延展性。善读文学经典,在反复精读中领悟其中积淀的深厚内涵,能够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必叫人得自由。① 在一个深受后现代思潮影响的多元化时代与新媒体时代,文学经典“存在与否”、“属于谁”以及“是何种层次上的”等反思性问题日益突出②,在相当程度上使“经典”出现了“地动山摇”,为文学经典的重构以及文学史的重写开启了新空间。即便不是否定经典、拓宽经典或更替经典而依旧按照权威认定、继续认同传统,文学经典的辐射范围也与以往不同了,它们不仅要在本民族内部传承,还要进入一个更为广阔的跨文化场域。文学的跨文化交流是经典的传承与变迁的重要方面,不但可以使经典本身焕发出新的生命、折射出新的光彩,还可以帮助我们推进本民族文化的解构和建构,20世纪初期中国的“新文学运动”的发生和20世纪后期“拉美风暴”的引发就是这个问题的最好注脚。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意识到文学经典在消费时代的弱势格局。在如今文学越来越被边缘化、文学典律的概念日趋淡漠的形势下,文学研究学者应该向学生和广大读者传授些什么?面对世界性的人文教育滑坡、文学教育碎片化的现实,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反思。③ 文学经典有没有永恒性?这在前现代和现代文明时期,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经典是不容置疑的,特别是每个民族自身的文化典籍和文学名著,如中国古代的《诗经》和唐诗宋词、基督教的《圣经》、伊斯兰教的《古兰经》、古希腊的《荷马史诗》、英国的莎士比亚戏剧等。但是随着文化研究、新历史主义、女权主义、生态主义等各种后现代思潮的到来,一些民族原有的经典不断受到冲击,另一些不见经传的作品则开始登上经典的殿堂,文学经典日渐出现多元化面貌。事实上,尽管经典受到了冲击,但是,一些真正意义的文学经典依然散发着永恒的、不朽的艺术魅力,向当代灵魂迷失的人类昭示生命的本真和终极的意义、提供丰沛的精神滋养。譬如《诗经》中的《关雎》,当我们今天重新阅读的时候,依然为诗中所展现的人性之美、情感之美、意象之美、音乐之美感动不已。从这个意义上说,经典是永恒的。④ 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看,文学经典既是人生的滋养,也是了解异域文化的重要手段。在网络虚拟性破坏了经典标准的今天,作为民族团结的核心因素和情感纽带的文化经典传承变得尤为重要,而传承的根本方式就是不断地研究经典,在“价值重估”的平台上做出与时代相符的文化阐释。⑤当下的互联网化社会是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它不是以往媒介功能的扩大。新媒体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信息的生产与传播方式,而且日益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提高着人们的思维与变革的能力。正如作家莫言所说:人一上网,马上就变得厚颜无耻,马上就变得胆大包天。网络是个被文人雅士吹唬得神乎其神的地方,也是个被同样的文人雅士贬斥得一文不值的地方。网上的文学比网下的文学,更加随意、更加大胆。以互联网为代表的网络新生力量正改变着当下中国社会格局,也在深刻影响着现实社会的媒介文化。互联网时代的传播方式在当下发生了重大改变,从人际传播、大众传播、分众传播、交互传播、沉浸传播的发展过程推动了传播学理论的思考与创新。此外,互联网等新技术变革支撑的传播实践,也在潜移默地改变着人们生活的基本逻辑,各种领域的社会关系进入一个持续的重塑过程。“互联网+”的核心是以共生、共享的空间和共创、共赢的平台来实现用户的参与,简言之,就是通过数据识别用户实现精准服务。 一、大数据时代的利弊与网络空间的文明 人类进入互联网时代后,网络空间在经济发展、文化传播和国际关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急剧增长,社交媒体、即时通讯和视频网站的普及,信息数据以几何级数的方式产生和累积,数据开始作为一种现实的力量发挥作用和影响。⑥2011年6月,美国的麦肯锡咨询公司发布了《大数据:下一个竞争、创新和生产力的前沿领域》的研究报告,“大数据”(Big Data)这一概念成为互联网、通讯等相关业界竞相解读的对象;2012年,牛津大学教授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Viktor Mayer-Sch
nberger,1966-)与《经济学人》数据编辑肯尼斯·库克耶(Kenneth Cukier,1967-)合著的《大数据时代》⑦一书出版,顿时掀起一股大数据风潮,宣告了“大数据时代”的来临。被公认的“大数据”特征是:“海量的数据规模、快速的数据流转和动态的数据体系、多样的数据类型、巨大的数据价值”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