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侯需求与学术供给:基于墨家思想的再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柴毅,经济学博士,美国三一学院访问学者,云南大学经济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经济思想史,云南 昆明 650500;雷晓霆,上海财经大学财经研究所博士研究生,美国明尼苏达大学访问学者,主要研究方向:劳动经济学和职业资格制度,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先秦时期,诸侯需要处理发展经济和外部争霸的双重关系,形成对“富国强兵”的现实需求,各学派据此构建思想,体现着诸侯与学术的关系。各学派或偏好“富国”或倾向“强兵”,仅有墨家构建了“富国强兵”理论体系。通过对墨家思想的模型重构和全面解读,得出以下结论:墨家思想以“守御”为内核、“节用”为“保护带”构建理论体系,迎合了诸侯“富国强兵”的需求。(1)相对于城破,城内人民在城守时的参与性更高,提升了防御的质量。(2)城守防御物品的提供与诸侯对学派的激励正相关。(3)墨家对“道义”的追求与诸侯对墨家的激励形成“供求错配”。墨家把“富国”目标建立在“节用”而非“生产”上,理论体系的不足导致诸侯对墨家的“若即若离”。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F09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7)11-148-155

      先秦各诸侯国,需要处理两大关系:一是经济问题,其核心是采用何种理论发展本国经济,壮大国力;二是诸侯争霸问题,其核心是防御物品的提供。逻辑上看,两者必然有关系。当一国经济实力强大,则有条件增加防御物品的生产,强盛诸侯国因此会被其他诸侯国视同争霸,这种压力会传导到诸侯增加防御物品的提供。总体而言,从诸侯强盛的视角来看,经济发展是核心;从诸侯间的关系来看,激励防御物品的生产是核心。

      (一)城邑、属地规模是周天子控制诸侯的基础

      史载周族灭商后,共灭国99,服国652。①周天子把土地分给大夫,大夫又把土地分给家臣及后代,形成分封制。都邑某种程度上是诸侯国的代表,按照《礼记·王制》的布局,共有1983个城邑。春秋以前还没有“城市”,因而也自然不会有“城市”的概念,无论多么大的居民区,均可称为邑,邑本身也是城或都的代名词。②

      

      王城、侯城、子男城都有严格的规模约束。王城方九里、长五百四十雉,公城方七里、长四百二十雉,侯伯城方五里、长三百雉,子男城方三里。④《左传》记载“先王之制,大都不过三国之一,中五之一,小九之一。”《逸周书》也标注“大县之城方王城三之一,小县之城方王城九之一”。⑤超出限制则于礼不合,“都城过百雉,国之害也”⑥。城市规模隐含严格的等级,王、公、侯伯、子男所居住的城邑范围也决定了各自所享有的权益。⑦

      分封体制,天子表面上借助“礼仪宗法”实际上通过控制分封国面积实现诸侯永远臣服天子的目的。从规模上来讲,王城的范围要大到诸侯城市无法与之抗衡。采用美国地理学家G·K·兹夫的等级计算规模法则:Pr=P1/RQ其中,Pr表示等级,P1表示首位城市的城市规模、Pr表示相应的城市用地规模、Q代表系数、R代表相应等级,表2列出西周城市等级与用地规模的关系。可以看出侯伯、子男城的Q值大于1,表明王畿的规模、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诸侯的数倍。说明我国早期城市体系中,首位城市(王城)的用地规模占绝对优势地位。⑧王畿规模庞大,本身就是对诸侯的威慑,而诸侯又有派兵协助天子出战的义务,在经济发展缓慢的前提下,诸侯根本无力对抗天子,保持了周王朝的长久统治。公城的Q值小于1,说明公城规模相对较大,对王城存有潜在威胁。

      

      (二)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是礼仪破坏的根本

      王畿具有典型的消费职能和威慑职能。王畿的物品来自居民的赋税和诸侯国的供奉,王畿内的人民负责周天子的劳役和粮食等基础物品,诸侯国供奉本地特产,但物品流入王畿后即停滞,使城市不具有流通性和生产动力性。春秋时期,王畿的没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城市规模小、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动力。王畿没有形成持续发展的经济基础,单纯依靠诸侯与人民的供奉,难以形成长久发展的机制。第二,政治性延续而经济性停滞。作为一个消费场所而非流通场所,物品到达王畿内就停滞。

      各诸侯国,外有军事威胁的生存压力、内有发展经济的动力,使公城逐渐勃兴。伴随兼并战争,诸侯国和城邑的数量逐渐减少。《春秋大事表·都邑》记载,周王有城邑四十,晋七十一,鲁四十、齐三十八、郑三十一、宋二十一、卫十八、莒十三、越十一、徐十、邾九、秦七、吴七、许六、陈四、蔡四、纪四、庸三、虞二、虢二、糜一,以上二十一个诸侯国城邑总数达到351个。从图1可以看出,诸侯的城邑规模突破了等级限制,公城率先发展壮大。洛邑王城的规模为11平方公里,包括灵寿、临淄、安邑、邯郸在内的七个诸侯城邑规模超过王城,规模最大的燕下都则为32平方公里。经济发展促进人口增长,原有的等级规划限制了城邑发展,诸侯国的城邑突破了“礼仪”的限制,形成礼崩乐坏的局面。

      

      图1 战国时期诸侯城等级规模示意图

      根据赵冈:《中国城市发展史论集》,新星出版社2006年版,第54-55页,作者计算得。

      (三)诸侯需求与学术供给的博弈

      对诸侯而言,乱世存活是第一要务,防御理论更受欢迎;对周天子而言,坚守“礼制”维持统治是关键。各学派据此构建理论体系。儒家强调“礼制”,通过礼仪发展诸侯国经济;道家提倡“无为”,主张减少消费增加财富积累实现经济发展;农家通过农业实现经济生产,儒道农学派强调“富国”而忽视“强兵”,缺少保证诸侯国存活的“傍身之术”。兵家注重防御体系(强兵)而忽略经济发展(富国),缺少保证诸侯国存在的“可持续性”。现有史料发现,孔子通过周游列国阐述思想,历经13年而不被重用。公孙侨一方面铸刑书明确不干涉商人的正常行为、采用律法保护土地私有权来发展郑国经济;另一方面面对诸侯争霸,子产(公孙侨)采用“作丘赋”强化军事实力,使小小的郑国也拥有七百乘以上的战车。现实中,各家学说的供给与诸侯国的需求始终在融合中博弈。墨家学说,既注重经济发展(富国)又涉及防御物品(强兵)的提供,⑨但偏偏这个迎合了诸侯治国理政需求的学说,也是消失最快的显学。⑩从图2可以看出,战国初期,尽管战争连年发生,但城池更迭比较少。赵国、秦国公元前389年拥有城邑13座、魏国有10座城邑。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