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我国教育事业在迎来多元化全方位战略发展机遇期的同时也面临着各种不确定且复杂的风险。内部审计作为高校的重要监管机制之一,不仅是维护高等教育资金安全、提高经费使用效率的重要保障,也是查堵管理漏洞、预防贪腐行为的重要手段,在高校发展中发挥着不容忽视的“免疫”功能。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我国教育部2015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并于2016年先后印发了《教育部经济责任审计规定》、《教育部关于加强直属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审计的意见》,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与时俱进,主动适应新环境的变化。随之,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审计职能、审计范围、审计方式、人才队伍建设、内部审计外部化等不可避免地也需要相应的调整转型,以满足高校发展的新需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发展逐渐呈现以下趋势: 一、独立性和权威性不断提高 独立性是开展审计工作的基本前提,权威性是确保审计结果有效利用的重要保障。在经济新常态下,高校面临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增强,进而对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提出更高水平的要求。由于我国高校属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内部审计只有由校长直接领导,才能真正保证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但我国高校现有的机构设置主要存在以下几种类型:一是附属于财务部门,由财务部门领导;二是与财务部门合署办公;三是与纪检监察部门合署办公;四是由纪检监察部门领导;五是设立独立内部审计机构,由校长领导。其中,由校长直接负责的高校为数不多,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是前四种内部审计机构设置形式,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受到高校其他部门的干预或影响,缺乏客观性。另外,由于领导干部“先离后审”,缺乏明确的责任追究制度,审计意见整改力度不够,审计信息公开程度不足,使得高校内部审计工作结果难以付诸实际。可见,我国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存在严重不足的问题,难以满足经济新常态的新要求。 在新常态下,我国高校需要不断提高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以更好地迎接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提高高校内部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首先需要建立健全由高校校长直接领导、校内其他部门积极配合并贯彻执行整改意见的内部审计机构。2015年教育部发布的《关于加强直属高等学校内部审计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高校内部审计工作应由学校主要负责人直接领导,定期听取审计报告,以作为高校进行相关决策的重要依据之一。同时,在不影响高校内部审计独立性和权威性的前提下,高校内部审计部门也需要加强与纪检监察、人事、财务等部门的协调配合机制,提升高校内部审计的效率。其次,应建立健全经济责任审计和“先审后离”模式,坚持领导干部任中审计和任后审计相结合,并对整改力度不足、屡审屡犯等造成高校严重损失的行为实施严格的责任追究制度。最后,完善审计工作结果公开制度,提高审计工作的透明度,进而增强高校内部审计的权威性和公信度,促进审计结果的有效执行。 二、从传统的“监督”职能向“服务”职能拓展 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机构自1985年设立以来,主要通过审查高校教育经费使用的合法性和有效性、查堵管理漏洞等,来防止权利滥用和贪腐行为的发生,保障教育资金和各项资产的安全完整,其内部审计职能基本停留在监督层面上。这种局限于查错纠弊层面的监督检查职能,缺乏对资产使用率、项目经费投入效益、工程投资收益等更深层次的管理分析,很难为管理者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服务。而随着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我国高校不断深化教育体制改革,紧紧围绕打造双一流高质量的学府建设,推进高等教育迈上新台阶。在此背景下,科研经费的投入使用效益、工程项目的投资效益、高校设备资产的利用率备受高校管理者关注,对内部审计职能的需求已不再仅仅停留在账项合规性的监督层面,开始将其延伸至管理、服务层面。 准确定位内部审计职能是新常态下高校内部审计“免疫功能”得以充分发挥的重要保障。内部审计既要履行查错纠弊的基本监督职能,同时也要履行管理咨询和服务职能,延伸为强化高校管理、提升高校价值增值的有效工具。具体地讲,内部审计部门在对高校经费使用情况和各项业务活动执行情况的合规合法性进行监督检查的基础上,具体分析和评价各项业务活动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经济效益,并根据高校整体的运营成果和效益向管理者提供合理化建议,协助高校领导科学决策,进而促进高校管理水平的提升。内部审计的监督职能和服务职能相辅相成,统一于高校内部审计建设。在社会主义经济新常态新形势下,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从传统的“监督”职能向“管理、服务”职能拓展,以监督促管理、以服务增效益,有利于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价值增值和“免疫系统”的作用,实现高校内部管理机制的优化升级。 三、从传统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移 目前我国高校内部审计总体以事后审计为主。由于事后审计具有滞后性,即使发现了问题,损失往往已经造成,并不能防患于未然,导致内部审计的作用很难真正发挥。在经济新常态要求的影响下,我国高校面临各种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大幅提升,这就要求高校内部审计不仅要发挥事后监督的作用,同时需要引入风险审计理念,进行事前审计、事中审计,降低各类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加强事前审计、事中审计,需要审查高校重大问题决策、重要领导干部任免、重大项目投资决策、大额资金使用等计划实施方案、预算目标制定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实时发现计划执行前后存在的问题,防微杜渐,以便高校领导及时采取防范措施加以纠正,从源头控制高校风险的产生。因此,为应对新常态下高校风险的不确定性和复杂性,需要推进高校内部审计从传统事后审计向事前、事中审计转移。通过事前介入、事中参与、事后揭示的全过程监督,降低高校风险和损失产生的可能性,充分发挥高校内部审计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