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建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思考

作者简介:
张艺凡,陆军勤务学院学员29队;上官敏娟,原装备发展部第一招待所;李黎明,军委审计署装备审计局

原文出处:
军队审计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V3
分类名称:审计文摘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近年来,随着新形势下全面加强审计监督的重大决策部署,形成了以军委审计署为“指挥部”、派出(驻)审计机构为“战斗队”的新型审计业务机制。军队审计机构的职能使命愈发重要与突显,其自身绩效管理也日益受到关注。因此,研究并建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管理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管理绩效客观直观反映出来,对不断提升新体制下审计监督能力,有效发挥军队审计监督作用意义重大。

      一、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现状

      目前,新调整组建的军队审计机构尚无比较专业、系统的绩效评价体系,但从实际工作来看,已有不少做法蕴含了绩效管理的理念。笔者以全军审计一线工作者为调查对象(共发放151份调查问卷,其中有效问卷141份),分别就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的现状、产生该现状的原因进行问卷调查。

      首先,在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体系现状的调查中显示,有70.92%的调查对象认为所在机构暂无绩效评价制度或不了解详情,表明军队审计机构当前尚未实施绩效评价工作;其次,有高达80.14%的调查对象认为构建绩效评价体系对审计机构发展意义重大,并有72.34%的调查对象认为一个健全、公平的绩效评价体系会对自身开展审计工作产生积极影响,表明在军队审计机构建立绩效评价体系十分必要;最后,根据调查显示认为造成目前我军审计机构绩效评价缺失的原因主要是与之相配套的规章制度不健全所导致,有70.23%的审计人员表示绩效评价的困难之处在于评价指标。因此,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客观、全面、科学的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审计监督力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建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重要意义

      一是加强审计机构绩效管理的需要。“军队能不能打仗、打胜仗,科学管理起着关键作用。”这是习主席高瞻远瞩,着眼改革强军新征程,提出的新时代要求。郭审计长也数次谈到,“离开科学高效的组织管理,我们这支队伍是打不了胜仗,甚至是打不了仗的。”当前,一些财力、物力被不同程度地用于非军事建设领域,未能起到提高战斗力的作用。作为军队经济监督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军队审计机构责无旁贷,但因其自身绩效管理仍停留在片面查处多少问题、移送多少线索等因素,影响制约了军队审计监督职能。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能从多角度为审计机构自身科学管理提供标准参考,从而牢固树立绩效观念,加强科学绩效管理。因此,在强调科学管理的大背景下,建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

      二是提升审计机构审计效能的需要。审计效能事关审计事业的兴衰,新体制下监督范围拓宽了,但人少事多现状仍将在一定时期内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审计全覆盖目标的实现。军队审计本质要求其作为军队的“免疫系统”,有责任准确发现问题,有责任及早预警风险,有责任对用好盘活军事经济资源建言献策,有责任对体制机制存在问题提出改进建议,有责任为国防和军队建设贡献力量。因此,建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体系,能明确组织和个人岗位职责与机构战略愿景之间的联系,明晰实现路径,对促进审计机构管理机制健全、人员各司其职、按岗尽责,缓解人少事多矛盾成效显著,有利于理顺各级组织关系,推进军队审计质量效能的提升。

      三是完善审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的需要。绩效管理的核心是绩效评价,而在任何一个单位中,绩效评价的重难点又在于其评价结果的转化与运用。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在机构运行、发展的过程中,起到导向性作用,这种作用的良好发挥,不仅有利于机构绩效的客观、科学评价,而且是完善审计人员激励约束机制,提升人员工作积极性的内在动力。其作为一把标尺,明确具体要求,落实主体责任,加强成果转化,在具体项目中考评审计质量、考察审计干部,把检查督导结果纳入单位表彰奖励和干部使用管理,促进绩效评价工作落地见效。

      三、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的基本原则

      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是用来衡量和计算效益的标准,是确保评价工作客观、全面、科学的基础和前提。因此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只有在既定原则的指导下,才能保证指标设计方向的准确。从整体上看,指标设计应遵循以下原则。

      1.重要性原则。唯有分清事物的主次矛盾,才能看清事物的本质。在设计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时,应当将军队审计机构的职能使命、核心价值等作为评价制度的核心,发挥杠杆作用。紧紧围绕军队审计机构工作的重要事项,聚焦主责主业,才能把握突出重点内容的主要评价指标,真正实现绩效评价的最终目的与核心内容,确保评价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更好引导和鼓励审计机构、人员向正确的方向和目标发展,带来突破性绩效表现。

      2.层级性原则。经过军队体制编制改革,现已形成了以军委审计署为“指挥部”、派出(驻)审计机构为“战斗队”的两级审计业务机制。那么指挥部与战斗队的绩效目标也因其职能定位不同而有所差异,因此有必要针对不同特点,区分层级设计两套行之有效的绩效评价指标,共同构成新体制下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体系。军委审计署绩效评价重点在于领导指挥管理职能,而其所属派出(驻)机构绩效评价侧重于具体审计任务执行、上级指示精神贯彻落实。

      3.可操作性原则。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的可操作性应包括评价指标的可计量性和评价过程中的可行性。一方面,指标要通俗易懂,便于审计机构管理者与普通审计人员的理解和使用。指标应使用标准语言定义,运用现成工具测量或间接指标反映,通过一定的计量单位进行统计、评估、分析。另一方面,要做到计量数据易于获取、评价流程便于操作。在军队审计机构日常工作管理中,能够方便获得有效信息,才便于管理者做出科学评价。

      4.可持续发展性原则。军队审计事业的长远发展是一项浩大工程,俗话说得好:“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审计机构的绩效改善同样需要一砖一瓦稳步推进。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是以审计机构的战略目标为导向,助力实现强军目标的有力工具。设计军队审计机构绩效评价指标,要着眼于长期服务,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性,满足一定时期使用的需要,切忌杀鸡取卵等短视行为的发生,不能以短期内效益的提升而牺牲军队审计事业的未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