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档案馆和企业档案馆小三线建设藏档的状况与价值

作 者:

作者简介:
徐有威,上海大学历史系教授。

原文出处:
中共历史与理论研究

内容提要:

小三线建设系1960~1980年代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进行建设。时至1985年底,全国小三线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小三线建设研究是中国当代史研究的新课题,本文介绍了收集和整理有关小三线建设的政府和企业档案的近况,以及这些档案的开发和利用在推进当代史学科发展中所发挥的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认为,只有在尽可能完整收集利用相关档案的基础上,同时辅以其他各类史料,才有可能开展对小三线建设全方位和严谨的科学研究,令其得到持续健康的发展,最终拓展为中国当代史学科的重要分支。同时作者呼吁档案管理部门要与时俱进,尽可能地整理公布中国当代史方面的档案资料。


期刊代号:K4
分类名称:中国现代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2 期

字号:

       小三线建设系1960~1980年代全国三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以战备为中心、以地方军工和工业交通设施为主的全国性经济建设战略。小三线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全国一、二线(沿海沿边)28个省区市的腹地,依靠地方自筹资金开展建设。时至1985年底,全国小三线拥有229家企事业单位,职工人数25.65万人,工业总产值17.2亿元,固定资产原值31.5亿元,建筑总面积1377万平方米,国家累计投资29亿元,累计实现利润15.9亿元。①时至1980年代中期,全国小三线建设进入调整阶段,这个工作持续10多年后得以全部完成。

       小三线建设属于三线建设的一部分,在过去几十年中因为其军工企业身份而秘不示人。2011年8月,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主编的《史林》杂志,出版了由笔者访谈的《我在皖南小三线的经历——许汝钟先生访谈录》,将小三线这三个字首次公布于世,从此曾经一度轰轰烈烈的小三线建设开始进入国内外学术界和公众视野。2013年笔者的研究课题“小三线建设资料的整理与研究”荣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资助,由此小三线建设研究成为国家级课题,从各方面为笔者的研究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笔者这个研究团队多年来不断努力,全力以赴地收集和整理小三线企事业单位的档案资料,至今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笔者计划在本文中重点介绍已知的各地小三线档案资料的馆藏情况,以及笔者研究团队依据这些资料进行研究的心得。

       一 政府档案中的小三线

       小三线建设是1960~1980年代全国28个省区市主导下的重大经济建设,因此28个省区市档案馆收藏的政府方面的档案资料,自然成为笔者寻觅的首选对象。

       1965~1988年,在全国各省区市小三线建设中,上海小三线建设是门类最全、人员最多、规模最大的一个以军工生产为主的综合性的后方工业基地。1988年,上海将在皖南和浙西的上海小三线81家企事业单位无偿移交给安徽省和浙江省。上海市档案馆由此收藏了数量巨大的相关档案资料。

       据上海市档案馆编著的《上海市档案馆指南》下卷《上海市档案馆馆藏全宗名册》,上海档案馆馆藏的有关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卷宗按照相关领导机构检索,包括上海市人民政府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B66,1971~1973、1977~1986,794卷),上海市小三线协调办公室(B78,1984~1992,79卷)。按照管理机构检索,包括上海市后方基地管理局(B67,1966~1991,3587卷),上海市后方轻工业公司(B68,1970~1988,2112卷),上海市后方机电工业公司(B69,1969~1991,1531卷),上海市后方仪表电讯工业公司(B70,1966~1992,2082卷),上海市后方化学工业公司(B71,1970~1992,1285卷)。按照具体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检索,包括上海金星化工厂(5305厂)(G1,1971~1988,2105卷),上海卫星化工厂(5355厂)(G2,1970~1988,1919卷),上海红星化工厂(5345厂)(G3,1970~1988,3203卷),上海燎原模具厂(5323厂)(G4,1969~1984,918卷),上海光辉器械厂(5304厂)(G5,1970~1979,377卷),上海万里锻压厂(5313厂)(G6,1970~1986,185卷),上海红光材料厂(5313厂)(G7,1974~1985,73卷),上海光明机械厂(5303厂)(G8,1970~1986,977卷),上海前进机械厂(5317厂)(G9,1960~1969,74卷),上海永红机械厂(5327厂)(G10,1978,10卷),上海胜利机械厂(5303厂)(G11,1960~1969,561卷),上海协作机械厂(9383厂)(G12,1969~1986,22卷),上海红旗机械厂(G13,1971,81卷),上海联合机械厂(526厂)(G14,1962~1980,40卷),上海协同机械厂(9337厂)(G15,1979~1986,218卷),上海五洲电机厂(5337厂)(G16,1971~1978,6卷),上海八五钢厂(G17,1974~1978,8卷)。以上卷宗共计22247卷。②

       目前该馆已开放的上海小三线档案包括B1、B66、B67、B68、B103、B109、B112、B119、B127、B135、B146、B154、B156、B189、B198、B246和B248等卷宗,涉及上海小三线建设的军品生产、配套生产、后勤服务、与当地的互动和调整等方面,具体内容包括各类上级批复文件、单位请示报告、年度总结报告、上级指导文件、情况反映报告、会议总结报告、生产计划及财务报表等。③

       上海小三线81家企事业单位分布在安徽徽州、安庆、宣城三个专区下属的贵池、东至、绩溪、旌德、宁国、泾县、歙县、黟县、祁门、休宁、屯溪和黄山,以及浙江临安境内。作为上海小三线曾经的驻地,这些地区的政府档案资料也是非常重要的。笔者已查阅安徽的宣城、宁国、旌德、泾县、绩溪、安庆、贵池、东至、黄山、屯溪、徽州、祁门、歙县、黟县、休宁及浙江临安等16个县市区的上海小三线档案资料,共计228卷,以及各地的分散资料近1800张。其中宣城市档案馆500余张,宁国市档案馆47卷,旌德县档案馆81卷,安庆市档案馆5卷,池州贵池区档案馆7卷,东至县档案馆12卷,黄山市档案馆39张,屯溪区档案馆5卷,徽州区档案馆300余张,祁门县档案馆9卷,绩溪县档案馆3卷,东至县财政局56卷,贵池招商局600张,东至龙江水厂346张,浙江临安档案馆3卷。

       这些档案中有政府公文、工作会议纪要,有调整改造工作的报告和总结,有领导干部会议发言、视察工作报告,亦有征用土地申请报告、协议书及批复等,还有交接协议书、物资财产移交细目等,有对小三线建设单位的概况介绍,也有小三线建设调整改造的方案和利用情况汇报等。这些档案全方位多层面地展示了上海小三线调整改造的历史细节,为研究上海小三线提供了珍贵的档案资料。但是因为上海小三线建设的主体是上海方面,安徽和浙江的档案资料比较零散,不成系统,集中在上海小三线后期调整问题上的资料较多。④

       小三线建设也是1960~1980年代北京的重大事件,北京市档案馆中也有不少的资料。这部分档案有100多卷,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关于小三线建设基本情况的档案。关于北京市小三线建设基本情况的档案(即以“三线建设”、“三线”、“小三线”等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共有20多卷档案,时间跨度从1964年1月1日至1973年12月31日。这一部分主要是北京市计委、市革委会、市劳动局等单位关于中央在一线地区城市后方开展小三线建设的号召下进行建设规划的文件、通知以及保密规定等,参考价值很大。其他卷多为文字后附计划表格形式的档案,其中涉及小三线建设迁厂问题,有关三线建设的计划、投资,国家计委、经委、华北局计委下达小三线建设三年规划项目和交通战备动员计划、军工生产计划,一机部关于加强三线建设的保密规定,以及其他部门支援三线建设的情况等资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