缅怀前辈大师风范,推进经济史学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常旭,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邮箱:hk_chx@163.com,北京 100836;王大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副研究员,邮箱:wangdr@cass.org.cn,北京 100836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02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17年8月4日至5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中国经济史学会联合主办的“经济史理论与研究——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国谊宾馆隆重召开。这次会议是中国经济史学大师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百年诞辰的隆重纪念活动,是中国经济史和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一次学术盛会,同时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以建所90周年为契机举办的“纪念名家大师”系列活动的首场重大活动。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党委书记王立胜,汪敬虞先生之子、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吴承明先生之女、北京邮电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吴洪等先后在开幕式上致辞。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厦门大学、中山大学、云南大学、武汉大学以及日本大阪产业大学、美国奥本大学等共计30余所国内外高校和科研院所的150余位经济史与经济思想史学界的专家学者参加了本次研讨会,其中有许多两位先生所在的经济研究所的同事、学生以及仰慕两位先生学术成就和人品学风的青年学者。40多位特邀嘉宾在研讨会上发言。会议先后由经济研究所副所长朱恒鹏、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魏明孔主持。

      一、开幕式致辞

      在本次学术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蔡昉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高培勇、党委书记王立胜三位领导同志先后致辞,高度评价了以吴承明、汪敬虞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经济史学前辈大家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对推动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殷切希望和宝贵建议。汪同三先生和吴洪女士作为家属代表,在致辞中分别追忆和总结了汪敬虞、吴承明先生在工作、生活等方面的情况。

      蔡昉副院长首先致辞。他高度赞扬了以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为代表的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者的学术成就和治学精神。他指出,吴承明、汪敬虞先生是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荣誉学部委员,两位先生都是蜚声海内外的经济史大家,不但写出了许多传世的金字塔式著作,为中国经济史学科的奠基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留下了光辉的学人精神,在同仁和后辈学人中广泛流传,感人至深,是经济史学界乃至整个经济学界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讲话中,蔡昉副院长充分肯定了经济研究所在学科建设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建所近90年来,经济研究所涌现了许多经济学的名家大师,贡献了一大批具有重大影响的科研成果。其中,经济史学者做出的成就尤为令人瞩目。他指出:“新中国成立后,在经济研究所形成了以严中平先生为首的经济史研究团队,从事以中国近代经济史为中心的资料整理编纂工作,以严谨的学风和卓越的成果闻名中外,一度成为中国史研究的中心之一”。许多重大成果被誉为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扛鼎之作,“浸透了经济史学人的辛勤汗水,闪烁着经济史学人的智慧结晶”。“这些著作的问世,为政治经济学中国化和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素材,具有重大而持久的学术价值。”

      蔡昉副院长强调,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时代赋予了中国经济史学新的使命,即以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为研究落脚点,发挥经济史学以史鉴今的作用,以纵向的历史视野和横向的国际视野解释中国经济中长期发展的历史进程,尤其是对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在经济上所取得的成就进行全面系统的经验总结和理论构建。他认为,传统增长理论从新古典经济学诸多与中国现实不一致的教义出发,不能圆满地解释中国奇迹;而制度经济学虽然旨在解释中国经验所显示的制度变迁,却因预设了特定的制度变迁轨道而不得要领。他希望中国经济史学能够对诸如“李约瑟之谜”“中国奇迹之谜”“中等收入陷阱之谜”等涵盖中国特殊经验的命题进行独创性的理论分析,从而开拓中国经济学研究的新境界。

      高培勇所长在致辞中总结了吴承明、汪敬虞先生的学术贡献,他说,两位先生都是中国经济史学的主要奠基者和领路人,他们长期致力于经济史理论方法和中国经济史研究的开创与探索,著述丰硕,成就卓著,影响深远。两位先生对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科和经济史研究团队的发展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直到今天我们还在为他们曾经做出的这些贡献以及以他们为代表的老一辈经济所人所做出的贡献感到特别自豪,而且是我们进一步前行的一种动力”。要通过缅怀两位老先生的学术成就和道德风范,系统总结经济所90年发展的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基本规律,提炼出经济所人与生俱来、沿袭已久的学术传统,由此激发经济所人的认同感、归属感、荣誉感和使命感。

      高培勇所长指出,作为经济所人,我们对前辈经济史学人的贡献倍感自豪;与此同时,我们也深感任重道远。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许多深层次结构性的难题既需要经济史学的研究成果,同时也为学科的发展提出了新要求。当前中国经济学界有一项必须完成的重要任务,就是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讲好中国经济的故事,特别是把中国改革开放40年、建国将近70年的基本轨迹、基本经验、基本规律梳理清楚,这不仅是当前中国经济史学界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构建的一个基础性的工程。我们必须立足于自身的学术传统,充分挖掘学术资源,积极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推进经济研究所经济史学科新的发展。

      王立胜书记在致辞中从中国经济史研究与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关系角度展示了吴承明、汪敬虞两位先生的学术成就及其对学科建设的重大意义。他认为,“要从经济史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时空规定性”。“吴承明、汪敬虞两位老先生的经济史研究正是把理论的一般性与历史的特殊性进行有机结合的典范”。“要从经济史研究的角度来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核心”。两位先生始终坚持唯物史观的分析范式,既“在经济史的研究中特别强调生产力发展的重要作用”,又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互动出发,研究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问题,为中国近现代史勾勒出了鲜明的主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