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

作 者:

作者简介:
党圣元,中国社会科学院 外国文学研究所,北京 100732 党圣元,男,陕西榆林人,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文论、文艺学、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研究。

原文出处: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先秦阴阳五行文化,系上古先民建构的一种关于宇宙万物普遍性法则的系统结构理论,并且逐渐成为阐发宇宙三才之道、建构整体意义世界的解释框架。当古人以阴阳五行解释框架来认知审美实践活动时,便形成了先秦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文化底蕴的“和合”美学观念。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文化及其“和合”美学观念,对于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理论、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创作和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传统文艺思想对于美与善、文与质、乐与悲、物与欲、音与心、礼与乐等关系的认识,都集中体现了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美学观念。


期刊代号:B7
分类名称:美学
复印期号:2018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0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152/j.cnki.xdxbsk.2017-06-06

       五行学说起源于原始宗教中的自然崇拜观念,所谓“五行”即为构成世界的金木水火土五种基本物质性元素;阴阳观念始见于八卦,形成于殷周之际,在古人的观念中阴阳二气是万物生成、发展和运动的动力因素。先秦时期,阴阳五行思想逐渐相互影响、相互渗透,甚至出现合流现象,则是我国上古先民生存、生产斗争和生活实践经验总结概括的必然。先秦阴阳五行文化形成了关于宇宙万物普遍性法则的系统结构理论,当古人以此来解释世界时,便成为一个阐发宇宙三才之道、建构整体意义世界的解释框架。当古人以阴阳五行解释框架来认知审美实践活动,用朴素的对立统一观点总结审美经验,并且逐步拓展延伸,便形成了先秦时期以阴阳五行学说为文化底蕴的“和合”美学观念。阴阳五行文化的哲学核心是强调多样性、对立面之间的统一和谐,“和合”美学观念则超越了形式、结构间的对立,发展为天与人、心与物、性与情、文与质之间的“相成”“相济”,而传统文艺思想和美学观念对于诸如美与善、文与质、乐与悲、物与欲、音与心、礼与乐问题的关系认识,都集中体现了先秦阴阳五行文化中的“和合”思想观念。先秦时期的阴阳五行文化及其“和合”美学观念,对于我国古代的美学思想、文学理论、艺术创作,尤其是音乐理论批评,产生了深刻的影响。本文就阴阳五行学说的产生及其哲学意蕴,以及其中所包含的“和合”美学观念,谈谈自己的一得之见,浅陋之处祈请方家指正。

       一、五行与阴阳

       五行观是华夏民族独创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文化标识性特征的思想学说,体现在中华文化的方方面面,而尤于哲学、中医学、占卜与风水等等方面表现的最为突出。五行学说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数千年的传承发展过程中,经不断的拓展和吸纳、依附,形成了一个异常庞大而错综杂混的话语系统,精义与糟粕并陈,就复杂性而言,确实无出其右者。原始五行思想学说产生于上古时期先民们与洪水灾难斗争的过程中,属于广义上的自然崇拜性质的原始宗教系统。古代先民认为,天下万物皆由五类元素组成,分别是木、火、土、金、水,这五者彼此之间存在相生相克的关系,并且始终处于运动变化之中,因而所谓“五行”学说即意在揭示木、火、土、金、水五种构成宇宙世界万事万物的元素之间的相生相克、相成相济的矛盾运动变化关系。所以,在中国,“五行”有悠久的历史渊源。古人从形形色色的自然物象中抽象出五种基本的物质,即木、火、土、金、水,认为世界就是以这五种物质为元素而构成的。这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自然的本原、性质和结构的理解。但是,另一方面,由于受万物有灵论的影响,古人又认为每一种自然物都有一个主宰着它的神灵,遂把五行列为国家的祀典,并且设置了专门的神职人员去祀奉,如《左传》的昭公廿九年记载:

       夫物,物有其官,官修其方,朝夕思之。一日失职,则死及之。失官不食。官宿其业,其物乃至。若泯弃之,物乃坻伏,郁湮不育。故有五行之官,是谓五官,实列受氏姓,封为上公,祀为贵神。社稷五祀,是尊是奉。木正曰句芒,火正曰祝融,金正曰蓐收,水正曰玄冥,土正曰后土。[1](P1502)

       所以,我们说原始的五行思想还属于自然崇拜的宗教系统。到了春秋时期,随着理性的觉醒,人们也逐渐开始剔除其中所包含的超自然的因素,五行思想遂得到了改造,变成了一种从哲学角度出发对世界起源和事物矛盾关系等问题加以解说的学说。例如:

       晋郤缺言于赵宣子曰:“九功之德皆可歌也,谓之《九歌》。六府、三事,谓之九功。水、火、金、木、土、谷,谓之六府;正德、利用、厚生,谓之三事。义而行之,谓之德、礼。无礼不乐,所有叛也。”[2](P564)

       子罕曰:“天生五材,民并用之,废一不可,谁能去兵?兵之设久矣,所以威不轨而昭文德也。”[3](P1136)

       (史墨)对曰:“物生有两、有三、有五、有陪贰。故天有三辰,地有五行,体有左右,各有妃耦。王有公,诸侯有卿,皆有贰也。”[1](P1519)

       (史伯)对曰:“故先王以土与金木水火杂,以成百物,是以和五味以调口,刚四支以卫体,和六律以聪耳,正七体以役心,平八索以成人,建九纪以立纯德,合十数以训百体。出千品,具万方,计亿事,材兆物,收经入,行姟极。”[4](P347)

       襄公有疾,召顷公而告之,曰:“天六地五,数之常也。经之以天,纬之以地,经纬不爽,文之象也。文王质文,故天胙之以天下。”[4](P64)五行说认为构成和滋生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金、木、水、火、土五种物质元素,这反映了古人试图从五种物质元素的相互关系上去把握一切有形物体的特征,想对所有事物的内在结构加以分析和把握的意向。五行说还认为金木水火土这五种宇宙万物的基本元素,始终处于一种相胜相生的过程之中。“相生”就是互相催生、互相促进,如“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胜”就是“相克”,即互相对立互相排斥、如“水胜火,火胜金,金胜木,木胜土,土胜水”,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按照按这样的五行结构展开的大系统,时间、空间和万物都在这个系统中运动变化,万事万物依照五行法则彼此发生一定的联系,在永恒的周而复始的运动过程里,呈现出相对平衡的状态。

       阴阳观念最早见于八卦,八卦传说最先由伏羲氏创造,现一般认为其形成约在殷周之际。阴阳的原义,“阴”为云覆日,“阳”为日出;引申为暗和明、暖和寒、北和南、表和里等一切对待或相反相成的事象。在自然界,天为阳,地为阴;在人类,男为阳,女为阴;在性情,刚为阳,柔为阴,等等。后来抽象化了,把阴阳看作推动宇宙万物生成变化的两种基本元气,因而支配着一切的事物。在《易》中,阴阳各用符号“——”和“--”表示,八卦的名称为乾、兑、离、震、巽、坎、艮、坤,它们代表着八种自然现象,即天、泽、火、雷、风、水、山、地;它们也被用以代表八种情性事物,即健、说(悦)、丽、动、入、陷、止、顺等。它的根本原理还是阴阳,所以《系辞下》说:“乾,阳物也;坤,阴物也。阴阳合德而刚柔有体,以体天地之撰,以通神明之德,其称名也,杂而不越,于稽其类,其衰世之意邪?”根据阴阳八卦的思想,阴阳的相互结合和相互作用是万物生成和运动的最原初的因素和力量。世界万物的变化生灭,都可以用八卦的形象来表示和推算。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