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2017)09-0137-07 审美作为自由的生存方式和体验方式,本来是超越现实存在的,因此美学理论应该具有超越性。但是由于中国文化的实用理性以及中华哲学的现实化,中华美学也具有了世间性,而超越性则被遮蔽。但是中华美学毕竟是审美经验的反思,因此它也必然显露出审美的超越性,且这种超越性思想的表达是隐含的而非直露的。本文要揭示的就是中华美学的世间性和隐超越性。 一、中华哲学是人生哲学 西方哲学在发生之初就被定义为“爱智”,即探求存在即世界的本源,要获得的是绝对的知识,因此具有彼岸性。西方哲学形成的认识论传统离实际社会人生较远,并不直接规定人生的价值规范。而中华哲学则不是纯粹哲学思辨的产物,而是人生经验的总结。中华哲学探求的是为人之道,要获得的是世间的伦理法则,因此离社会人生很近,而对于彼岸世界不甚关心。中华哲学以道为本体,而道又被规定为伦理道德(儒家)或自然天性(道家),是人生的指南。这意味着道不在彼岸而在此岸,因此中华哲学可以说是人生哲学。儒家要解决伦理的根据,以确立人生之价值及合理的社会秩序,因此它的核心范畴是“仁”,即建立人与人之间的和睦关系。道家哲学要解决如何摆脱社会文化的压抑,趋利避害、获得解脱的问题,以确立一种心灵的法则和生活的态度。总之,中华哲学要解决实际的人生问题,而不是形而上的存在问题,中华哲学的“实用理性”就来源于这里。 西方哲学主张天人两分,有现象(此岸)与本体(彼岸)两个世界,哲学是关于本体的思考,因此具有超越性。中华哲学则蕴含着天人合一的世界观,体用不二,道在伦常日用,因此具有世间性。例如朱熹提出:“体用一原,显微无间。”(《答汪尚书》)王阳明说:“即体而言,用在体;即用而言,体在用:是谓体用一原也。”(《北溪字义》)道家所谓的“大通”世界虽然脱离世俗,但也不是超越现实的另外一个世界,而是心灵和社会都自然化的世界。这意味着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此岸与彼岸都没有分化,只有一个世界即生活世界,因此中华哲学具有世间性。 西方古代哲学是本体论哲学,近代是认识论哲学,它们都基于实体论。西方哲学认为存在是实体性的,实体是独立于人之外的绝对客观物,人只是被支配物或认识的主体。中华哲学认为天道与人道合一,重视人的价值(尽管是集体价值而非个体价值),因而是一种区别于西方哲学的生活哲学、生命哲学。中华哲学认为世界不是外在于人的死寂的实体,而是有活力的、与人息息相关的生命体。例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周易·条辞传》)即主张天人相通,天道即人道,天心即人心。“子曰: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中庸》)荀子讲:“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王制》)道家也有贵生思想,其所谓自然之道,乃是对自然生命的肯定,对伦理压迫的否定。老子说:“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道德经·上篇》)也就是说,人与天地并存,而天地之间人为贵。因此,中国哲学虽然讲天人关系,实际上却是人学,具有古典的人文精神。正是基于这种古典人文精神,中华哲学才不是认识论,而是伦理学。它认为本体——道不是自在之物,而是伦理法则。道揭示天人关系,而天人关系最终归结为人伦关系。以儒家为主的中华哲学,不管有多少学派、多少论述,都是为了阐释人伦法则,为人生服务。道家哲学把道归结为自然天性,这是自然界的法则,也是人世间的法则,而且归根结底是为人生提供价值根据。因此,虽然道家反文明教化,也属于人生哲学。 中华哲学具有知行合一的特性,即所谓的实践理性。西方哲学并不追求实践性,因为它认为哲学追求的存在是彼岸世界,不能直接指导生活实践。中华哲学不是纯粹的思辨哲学,它不仅仅是思想的操作,更是一种实践的指南。儒家哲学认为哲学就是伦理学,不仅要悟道,还要行道。儒家哲学讲求知行合一,内圣外王,哲学要指导“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认为能够有效地实践的学说就是好的学说,社会实践成效成为最高的标准,而哲学体系的自洽性并不重要。道家哲学也与人生态度密切相关,老庄乃至后世的隐士,都实践着道家哲学的人生观。西方哲学一直在存在的概念上展开论争和研究,而中华哲学在秦代以后却很少讨论道的本质问题,似乎道的伦理内涵已经早有定论。它专注于如何悟道、行道等现实问题,各家各派的理论大都从实践需要出发而立论、争论、推进,如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是为了解决如何体察天道以行德政的问题;宋明理学则考察道为气或为理,或在心或在事,也是意图解决如何践行天道的政治问题。 中华哲学的历史也是沿着人生哲学的轨道发展的。先秦诸子哲学包括儒家、道家、墨家、名家等,后来只有儒家成为主流,而道家成为支流,墨家、名家等中绝。之所以如此,并不是儒家哲学更高明,事实上儒家思想的思辨性并不如道家,也不如后来的禅宗,它还没有与伦理学分离开来,因此其哲学属性受到黑格尔等人质疑;但它适应了中国传统社会建立人伦秩序的需要,因此得以留存和发展。中国传统社会是以家族为基本单位的社会,需要家族伦理的维系,而儒家哲学为家族伦理及其扩展提供了论证。道家以及禅宗哲学之所以得以保存,是因为儒家哲学的伦理主义压抑了人的自由天性,需要另一种异质的思想来制衡、补充、解构。道家、禅宗哲学以自然主义解构了伦理中心主义,给人生的自由留下了一定的空间;但另一方面,道家、禅宗哲学也因为缺少实践性而不能成为主流,仅成为儒家哲学的补充。 中华哲学的世间性在本质上有着一定的缺陷,那就是超越性的缺失。哲学不是伦理学,而是超越之学,它具有本真性。因此哲学不是社会人生经验的总结和价值规范,它超越意识形态,而具有反思性、批判性。以儒家为主流的中华哲学限定于伦理领域,这不仅造成认识论的薄弱,更重要的是使中华哲学缺乏反思、批判,从而以道德论说代替了真理的探求。 二、中华美学的现实关怀 在世间性的中华哲学基础上,中华美学也同样具有世间性,成为一种人生美学。西方美学强调审美的超越性,认为美是实体的属性,实体超越现象;审美是灵魂的拯救、精神的升华,是达到自由世界的途径。中华美学不强调审美的超越性,而认为美在日常生活之中,审美是人生的道德化,乐道即审美。儒家把美归属于伦理(理),认为审美是符合道德的生活;道家把美归属于天性,认为审美是回归自然天性的体验,总之,中华美学认为审美不在超越现实,而只需使生活完善化。